文档详情

5.2土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p****u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5.43MB
约22页
文档ID:615384539
5.2土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1页
1/22

大,小,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人教版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必修,1,第二节 土 壤,一、观察土壤,1,、土壤的概念,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矿物质,:,45%,;土壤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骼”,有机质,:,5%,;有机质含量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空气,:,20%-30%,;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和肥力因素,存在于土壤孔隙中,水分,:土壤孔隙中存在的水溶液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有很大的流动性,2,、土壤观察的内容,01,颜色,02,质地,03,剖面构造,黑土,紫色土,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颜色,红壤,黄土,腐殖质和矿物质是影响土壤颜色的主要物质通常,土壤黑色的深浅与腐殖质的含量呈正相关;,土壤因含有大量氧化铁呈红色或黄色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腐殖质具有适度的黏结性,能够使黏土疏松,砂土黏结,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土壤,100%,土壤矿物质颗粒,粒径小,粒径大,石砾,砂砾,粉粒,黏粒,质地,概念:,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质地,概念:,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分类:,砂土,黏土,壤土,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性能,:,通,气、透水性,,保水、蓄水性能,,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但易耕作强,弱,弱,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性能,:,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是农业生,产,的,土壤质地强,以黏粒占优势性能,:,通,气、透水性,,保水、蓄水性能,,,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质地黏重,不易耕作差,好,强,理想,判断:,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自然土壤剖面,耕作土壤剖面,溶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森林土壤剖面,剖面构造,自然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物为主,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坚硬的岩石,又称亚表土层,土质紧实,颜色较浅,保肥保水作用,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剖面构造,自然土壤剖面,耕作土壤剖面,耕作层,犁底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自然土层,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生物,地貌,气候,时间,成土母质,1,、成土母质,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影响,土壤质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促使“土”成为“土壤”,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生物残体,腐殖质,植物,选择性吸收营养元素,提供有机质,2,、,生物,(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提供有机质,形成腐殖质,富集营养元素,湿热地区砖红壤,干冷地区荒漠土,3,、气候,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温度高,+,降水多,=,风化强度大、速度快,气候的分布规律,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湿热环境,干冷环境,湿冷环境,干热环境,土壤形成速度快,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土壤形成速度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肥力低4,、地貌,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山顶和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土壤发育不同。

山顶到低洼地,由于成土母质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规律,依次分布,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5,、时间,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1001000,年,合理改造:水稻土,不合理改造:土地盐碱化、土壤板结,6,、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亚马孙平原先民用生物炭改良土壤,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降水,土壤,地下水,风化壳,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1),土壤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1),土壤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土壤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2),土壤是很多,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3),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1),土壤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土壤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2),土壤是很多,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

土壤水,人类生存必须发展农业,以取得食物动物以植物为饲料,(4),土壤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可利用的珍贵,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耕作土壤的耕作层(厚度,15-30cm,)尤其需要呵护,5,、,井排井灌,4,、,土体脱盐,2,、,咸水淡化,北丘洼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基本方法,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B,E,F,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巩固水盐,调节效果,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抽取盐水,补充淡水,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营造防,护,林带,果、椿、,棉,间,作等,C,D,1,、引淡淋盐,A,6,、,覆盖,3,、农业生,物措施,1,2,5,6,3,4,盐,碱地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地下水位偏高以脱盐为关键,以治水为中心的第一步是有,“,灌,”,引淡水灌溉,降低土壤表层的含盐量,有,“,排,”,将下淋到土壤下层的咸水排走,并降低地下水位,这需要大量的井渠的配套使用,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营,造防护林带,大力植树造林可以调节气候,减少旱涝灾害,对于抑制土壤的盐渍化起着很好的生态作,用2),优良土壤的保养:,注重,种养结合,,保持土壤的生产力,2,养护,1,功能,(1),对劣质土壤进行,改造、改良,休耕,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种植绿肥,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作物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绿肥作物,指一类主要当作肥料种植的作物这类作物养分含量丰富,翻入土壤中,具有丰富土壤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等作用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占世界黑土总面积的,12%,,肥沃广阔的黑土地成就了,“,东北大粮仓,”,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东北地区黑土肥力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黑土形成、变化的最活跃因素是(,),A,气候,B,成土母质,C,生物,D,海拔,2,东北地区黑土肥力下降,主要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土壤的(,),A,有机层和腐殖质层,B,腐殖质层和淋溶层,C,淀积层和母质层,D,淋溶层和淀积层,对点练习,41,(,12,分)上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期到浙江某地开展红壤和植被野外观察活动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在野外考察时,调查小组发现当地林木个体高大,四季常绿,林冠整齐一致,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下图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红壤中各主要成分比重统计图1),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发现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土壤中的赤铁矿主要来自于土壤分层中的,A,有机层,B,淋溶层,C,淀积层,D,母质层,(2),从土壤中各成分的比重看,浙江红壤的肥力相对较,,判断理由是,。

3),与理想状态下发育完整的土壤剖面对照,,“,红壤剖面,”,腐殖质层缺失(或发育不明显)是因为当地气候夏季,,,作用强,不易积累4),从材料中关于植被特点的描述可以看出,该地的天然植被类型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