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简介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文学成就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屈原投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传播者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