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课外阅读讲解一、 知识点汇总(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地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方法1:顾名思义,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七)、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八)、选择恰当的字词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九)、标点符号的作用1.破折号的作用①解释说明 ②话题的转换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2.省略号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3.引号的作用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 ④特定称谓(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比较保险)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1.时间先后顺序2.地点变换的顺序3.事情发展的顺序4.按总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顺序(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并列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2.递进 不仅……而且…… 不但……还…… 连……也……3.选择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4.转折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5.假设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6.条件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7.因果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二、 习题演练现代文阅读认真阅读下而的文章,再完成后面的问题迎着风走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了一个岩洞,兴冲冲地赶去探险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难以形容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天然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景,不知不觉越走越深虽然岔路很多他们却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不知过了多久,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他们还没有走到岩洞的尽头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走来走去,才发现迷了路每一个会路口都有标记,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
他们有些惊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他们终于,他们的手电筒全熄灭了,周国一片黑暗一开始,他们还想寻觅洞口微弱的光亮,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尽的漆黑,他们相互牵着的手上已经沁出汗水夜光手表显示已是下午6时,外面应该暗下来了,靠光源找洞口的希望破灭了而且,他们被饥饿包围着,原以为洞不会很深,所以,他们没有准备食物决望渐渐爬上他们的心头沉默了一会儿,领队忽然间问誰有打火机,有人将打火机递给他他点燃打火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簇火苗,忽然,火苗微微地傾斜了一下领队看了一下,熄灭打火机,带着大家向与火苗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每到一个岔道口,他都用打火机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丝微风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了下去领队忽然脱光上衣,站在岔道口,静静地感觉那极微弱的风,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就这样,他们又走了许久风渐渐大了起来终于,他们找到了出口,人们纷纷赞叹領队的智慧与冷静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挫折与磨难中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可是那样会让路越走越艰难人生际遇就像故事中黑暗的岩洞,只有迎向生活的风雨,我们才会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找到光明的出路。
1.把下列内容按短文叙述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只写序号)A.用打火机的火苗测风向B.找到出口C.领队脱光上衣,感受风D.被困岩洞之中 E.没有光源,找不到洞口2.文中的领队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句话中感悟到的?________3.读短文最后一段话,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________4.读了短文后,请你提一个问题,并回答出来阅读理解我在春天等你①带女儿去了一趟乡下,几天的时间,她便和邻居家的孩子玩在了一起每天,两个人一起去后面的小山坡上玩小小的山坡上,像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场②那时正值春天,山坡上到处开放着不知名的小花每次从外面回来,女儿的身上、头上便会插满花,再看她的同伴,身上、头上也都插满了花有的时候,两个人还会编花环,并戴在头上和脖子上看着原本内向的女儿居然玩得如此尽兴,我真是打心眼里感激这个女孩儿③我们走的时候,邻家姐姐一直牵着女儿的手,走了许久最后看我们要上车了,她站在车下喊:“明年春天,你还要来啊,我等着你!”女儿笑着说:“一定,我一定会回来找你!”④在那之后,女儿一天天(盼望 希望)着夏天、秋天、冬天,每过一季,她便会说:“我就要去见姐姐了,好想她啊⑤终于又到了春天,女儿开始吵着要回乡下。
由于工作原因我一时走不开便说:“人家姐姐只是随便说说,你就当真你们小孩子说的话,不能算数的女儿低下头,许久,她哭着说:“妈妈,我要见姐姐,我们说好了,春天来了,就见面了我仍然没有当真⑥当我接到母亲的时候,为之一惊原来,那个邻家小女孩每天都要去(查问 询问)我女儿回来了没有她说,她摘了好多漂亮的花,等着和女儿一起编花环⑦而女儿开始很少和我说话,她似乎以(沉默 寂寞)来对抗我当我准备再度带女儿回去时,母亲打来了,说邻家女孩儿全家去了外地,走的那天,她又去了母亲家,将自己编好的花环留了下来⑧我不知如何去对女儿说这一切,我只知道,我伤了孩子的心⑨从此,我不再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事情孩子,往往一诺千金5.请从文中括号里的词语中各选一个合适的画上“√”6.“游乐场”在短文中指______想象一下,女孩和邻家姐姐可以在这儿______,在这儿______,在这儿______7.认真读短文,想想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何,再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上文的主要内容8.“每次从外面回来,女儿的身上、头上便会插满花再看她的同伴,身上、头上也都插满了花我们从中可看出______9.那个邻家小女孩失约了吗?先回答问题,再用“______”在文中画出能证明邻家小女孩的相关语句。
至少画两处)10.认真阅读短文最后一段,从不同角度思考,多提几个问题,然后筛选出一个你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写下来,并作答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先生,您认错人了”有一家很大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前往应聘的都是具有高学历的人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人了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 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11.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12.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13.在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14.这次招聘考试的第一关考的是________,第二关考的是_________15.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章,探究问题傲骨徐悲鸿是中国现代最为知名的画家之一。
他有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者这句话徐悲鸿的这句话铿锵有力,应该积累下来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1919年,徐悲鸿留学发过,曾碰到一个洋人的挑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国家,那么好,从现在开始,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到毕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从此,徐悲鸿刻苦努力,勤奋练习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徐悲鸿曾画过一幅《双鹫图》一个外国人很想得到这幅画,于是就向蒋介石索要蒋介石一想,这还不容易,就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蒋介石就派他的秘书去买这张画徐悲鸿一向蔑视卖国求荣、阴险奸诈的蒋介石,见来人说是蒋介石要买画,他便冷冷地说:“此画是非卖品,恕不出售蒋介石听说徐悲鸿不肯出售,觉得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又派一个官员去买画,并让他转告徐悲鸿:“这是蒋委员长要买下送给外国友人的,不论多少钱都要买徐悲鸿非常厌恶蒋介石的蛮横,有对来人冷冷地说:“我说过了,这画是非卖品,多少钱也不卖。
来人无奈只好回去复命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有些担忧,因为惹怒了蒋介石,他什么事都会干出来的徐悲鸿断然说道:“任他天上玉皇大帝来也不卖!”第三天,蒋介石果然又派人来买画,那人趾高气扬的说:“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徐悲鸿毫无惧色,心平气和地说:“这《双鹫图》实在是非卖品,上面已提有爱妻静文惠存,怎么能出售呢?”说着,他郑重地把画打开让来人看蒋介石三次派人买画,都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原来,徐悲鸿夫妇想出了一条妙计,在图上提字,这样终于让蒋介石放弃了买画的打算,又使他不能记恨16.本文讲了徐悲鸿的两件事,请你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