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动画电影观后感7篇 天气之子动画电影观后感1 新海诚已经成为日本最有分量的动画监督之一,最近他很喜欢看《三体》,他还发推说期待三体的第二部赶快翻译出来所以这么优秀的作品我们要让肥水先流自己田才是不过我倒是希望新海诚能导演三体的剧场版,制作水准和画面特效都会对得起这部作品 回归主题,这部《天气之子》和他的前作一样的风格,把生活中琐碎的画面凑成一幅幅绝美的艺术品,就是他擅长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这部电影的情节上也是这样,故事本身简单像一个加入现代生活元素的童话 男主是个离家出走的十六岁少年,孤身来到大城市谋生女主阳菜也是和弟弟相依为命,她没有了父母,她在快餐店兼职给过男主一个汉堡这也是他出来唯一一次感受到陌生的温暖,而且对阳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一家工作室安家,和这家的大姐姐去找晴女的消息,晴女是对着天空祈祷就能化雨为晴的特异女 而女主就是他们要找的晴女于是男主就和阳菜为那些需要晴天的客户提供服务最有趣且温馨的一段就是男主为阳菜准备了一把伞,一打开就看到伞边缘挂了一圈晴天娃娃女主还不满意,于是他说还有惊喜,就是让她的弟弟穿上斗篷成了一大个晴天娃娃那副三人打着伞跟着个大晴天娃娃走在雨过天晴的草坪上真是和谐温馨的画面。
他不知道的是女主阳菜每次祈祷天空,身体就会变透明一部分她曾对他说这是她最后一次做晴女虽然她很喜欢这份工作,男主也没勉强她继续只是这最后一次是非常恶劣的天气,突发降雪她这次祈求天晴之后就被一股强风带上了天空 于是男主为了再见到她,就穿过城市某废弃楼顶的鸟居也飞上了云层,原来云上的景色真的隐藏了太多奇景,如白色的鲸鱼翻滚在天空女主就沉睡在一片云中的草地上被男主叫醒了,男主拉起她要回去,她说一旦下去天气又会恢复恶劣男主已经把她拉离了云层,两人往下落,他对她说‘‘这一次请为你自己许愿吧!‘‘女主真的双手捂住胸口许愿了这副画面很唯美,女主泪珠往上滚飞就差男主变成白龙了,可惜他不是赈早见 回到地上那场大雨落下真是干净利落,他说只要有她在,就无论什么天气都是晴天,结尾就是雨中的景色笔者写完这些片段也觉得心里被洗过一样明澈 天气之子动画电影观后感2 《你的名字》距离发行至今已经三年了新海诚导演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仍在持续最新作品《天气之子》,和前作一样,写实地描绘了东京的街道,但无论在那里发生多不现实,只要是动画就能实现的大胆,告诉我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也有奇迹我喜欢《天气之子》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唯美近乎苛求的刻画 也有贬义把这称为炫技的,你难道是为看那些云雨水滴上影院的?但我对日常细节的温馨描写的确是招架不住感动的,东京特有的各处城市景观,以动画画面呈现出来,代入感非常微妙而我眼里那些写实却又美得丧心病狂的画面,换一个人来看可能无动于衷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点本来就不同,经历太多麻木、经历太少不解、不论经历与否仍然相信感触,我是后一种 2、并不华丽的男主女主设定 五官端正清秀、不夸张触目,邻家小哥哥小姐姐的日常感人设符合细腻情感的展开路线,在唯美的背景光影云雨中也不显抢镜,调和均衡在触发观众对花季怀恋的共鸣上,男女主的出演声优都是未满20岁的新人,纯粹的小清新本色致青春 反而,配角各有亮点要是把阳菜和夏美放一起站,差距不是一点点,夏美角色设定上明显多是男画师的笔触,满满对胸的执念,夏美女大学生谁信呢,都是套路哈再说阳菜那相依为命的小学生弟弟,撩妹小能手加女装小正太,戏码不少连路上捡来的流浪小猫都浑身是戏,说起来新海诚的大部分作品都有猫出没,简直无猫不欢,这回还被做成了周边 3、故事情节上弱一点也无伤大雅 猜不出,会有多少影评人,为剧情争议而大书特写。
虽说走的文艺向,但毕竟是商业片一部珠玉在前,不能超越前作的话就请导演你不要拉新片出来溜,这总说不过去数部前作中,多有剧情无法饱满飞跃的遗憾存在,是粉的,大致能宽容这一点不然何以从《云之彼端》熬上十几年才一夜翻红要说换一个编剧达人来讲故事吧,那就不是新海诚style了不是粉的,单以《你的名字》的影响力为起点和标杆,评判结果估计不理想 天气之子动画电影观后感3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正值雨季,江南的小雨连绵也不知几时能止在这种天气下进行观影,即使我是看枪版,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完以后,我确实觉得很感动,也有很多体会日本的动漫确实不愧是世界顶级的新海诚导演确实在《你的名字》大火之后,也拿出了一部很优秀的作品 我看完以后虽然看到豆瓣上面有很多负面评价,最终它的评分是7.1分在我心中确实有很多的疑惑但我本人觉得可以给8分左右唯一我认为电影没有做好的就是对于人物感情色彩的具体描绘,让人很难接受为什么帆高和阳菜突然之间怎么就成为了恋人的关系我看的时候确实很自然,但事后一想确实不太习惯当然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出色的就是它的音乐和精致的画面 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结尾的时候那首《大丈夫》的响起,整个人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也许这就是少年应该有的疯狂,男主角的中二生活和女主对自己解脱造就这样一个故事。
实在是太妙了,我也想在某家麦当劳里遇见某个100%晴天女孩,的确如果抱着对君名的期待来看这部电影是挺让人失望的,这一部电影没有君名那样让人一看特别的揪心,而是仿佛在预料之中,完全就是一种自然的感觉但是它依旧有很多感动之处 我作为一个不是对电影有很深研究的人,但我认为对于大部分人的青春都渴望能有一个这么疯狂的故事吧这种说上就上,敢爱就爱的勇气,任性的自我主张,面对心爱之人不顾一切的男主,正是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正如我看到影片短评中有羡慕男主的遭遇的,离家出走之后就能遇到漂亮的双马尾美少女,就能有一个抠脚大叔安排一份工作,还能有漂亮的御姐相助,包括最后拯救女主这一段里,男主几乎被所有其他配角帮助过,这一幕幕的剧情确实我们已经看过了很多但我看到这一幕内心还是很有触动的哪一个男生不希望自己能够拯救一个漂亮的女孩子,然后你懂得 这种英雄救美的情怀,这种舍弃晴天拥抱爱情的冲动,谁能说不去试一试呢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其实更多还是羡慕的,是因为在现实的生活里面我们遇不到这样巧合的事情,我们也碰不到阳菜这样的女孩才会寄托于电影中的实现,满足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表现形式,确实具有打动人心的能力,这样一部青春的日式电影带给每一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天气之子》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男女主角高空中跳落长达两分钟紧密相连在一起的画面,很唯美,中二的男主说这每一个青春期男孩都想说出的告白话语女主被打动最后安全和男主一起生活了下去这里的歌曲非常好听,叫做《逃离地面》非常推荐总而言之,天气之子我给它8分我很期待新海诚接下来的作品,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天气之子动画电影观后感4 《天气之子》可以说是新海诚在商业片道路上的大成之作了,叙事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114分钟的电影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感觉整个故事情节也讲究的是“短平快”,基本没有在不相干的地方多花功夫在电影院的时候真是沉浸其中了,感觉时间过了很久讲了很多事情,看完的一刻又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画面仍是新海诚一贯的风格,每一帧都可以拿来做壁纸在本作中,场景相对固定——东京,不同天气下的画面烘托出了不同的氛围例如前半部分的阴雨让人感觉十分压抑,但最后延绵不绝的暴雨却十分舒畅题外话,作为一个风光摄影爱好者真是看画面都能感动了)音乐也延续了君名的水准,RADWIMPS的音乐一如既往的好听但个人感觉有些呛头了,在高潮处一曲接一曲,有些透不过气 故事或者说主题是本作的最大优势,也是本作的最大短板。
抛开奇幻的背景,精良的制作,天气之子讲述的其实很简单,即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由于一系列“偶遇”产生了“不可分离”的羁绊,在羁绊变得越来越深时遭遇了“难以抵御”的分离,最终经过不懈努力,甚至还放弃了很多东西(比如毁灭世界)重新走到了一起所有的设定都是为此服务的,这就导致了看电影时觉得主题很饱满,细细回味时却感觉不够 当然,简单的主题并不一定不好,要在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商业电影里讲清楚、讲好深刻的道理,很难天启之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取舍,很多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方向并没有深入下去(例如个人的选择,人与自然等)舒畅的观影节奏和这些取舍是分不开的简单的主题没有错,还能吸引更多普通观众,但有些商业片的“特质”也在本片出现了,这就让人很难接受了多处不合时宜直接的卖肉,虽然能让观众会心一笑,但笑了之后恐怕会心寒,这不是我要的新海诚关键之处用力过猛的情节让人难免有些尴尬,直抒胸臆式的情感表达也过于直接,自然一点、平淡一些会更好 至于人物塑造,我细细回想了一下,似乎没有感受到片中人物各自的特质有一瞬间觉得森岛帆高和立花泷没有什么区别,天野阳菜和宫水三叶除了各自的特性设定之外好像也没有很大的区别。
须贺圭介应该能塑造得更立体一点的人物毕竟是为了主题服务的,这种塑造方式我持保留意见 总结,一部非常好的商业电影,一部非常美的新海诚代表作,主题拿捏得很准,表现得很好,细节之处还待完美你问我喜不喜欢这部电影?当然喜欢!真是美的享受你问我支不支持这部电影?当然支持!商业片就该这么拍,毕竟有句话: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天气之子动画电影观后感5 业界一流的作画与分镜、RADWIMPS质量上乘的音乐、令人振奋的声优演技,我本以为新海诚能为我再现《朝花夕誓》的感动,结果他却把这一切都搞砸了肤浅如小时代的故事注定无法支撑起那应接不暇的绝景,突兀的音乐插入总会使人游离于电影之外,单薄的人物塑造导致我走不进任何角色的内心 在豆瓣上,我看见不少人为《天气之子》贴上了超现实、青春与叛逆及个人的弱伦理等等抽象、高大上的标签,然而这样的解读无疑是在哗众取宠与其说《天气之子》是超现实,倒不如说是新海诚控制不住剧中的现实,导致一部写实的半成品电影不得已地成为了童话故事,哪怕它是为了艺术性舍弃逻辑也在我的接受能力之下,可事实上整个故事的逻辑缺失竟然单单是为了那一文不值的戏剧性 另一方面,新海诚对于青春与叛逆的理解让我一度觉得是郭敬明在编导,年轻成为了青春的唯一主人,成长后背负的责任反而成了无聊的代名词,这样的刻板印象让每个在生活中挣扎的成人感到心寒。
让我们回忆一下,为什么太宰治的文学被称为青春文学吧,因为叛逆始终是青春唯一的特性青春不是某个年龄段专属的所有物,而是叛逆的人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那么叛逆的又应该通往哪里?我想,那一定不是免责的贪欲,更不是踩在无数个现实尸体上的只有自己能够幸福的布尔乔亚式嘴脸,这仿佛在嘲弄每个曾经热爱新海诚的观众,这是在开倒车的肤浅青春青春与叛逆不是疯狂的代言人,更不是一则童话故事的主题,真正的青春是在叛逆中痛苦地成长,并在失去中得到尤物,在责任与尊严中徘徊的物语新海诚竟然什么都没有触碰到,他对于青春的理解从《秒速五厘米》一直在走下坡路,而爱情是他青春里唯一美好的制服,可是爱情根本不是青春的特征,爱情甚至可能成为落俗的罪魁祸首 那些强社会与弱伦理的解读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仿佛在告诉我也是光明正道说到底,新海诚的野心继《云之彼端》又一次失败了,而这一次所构建的日本并不是架空式的历史,而是在写实世界展开的童话但是,你不能把你控制不住的东西说成是艺术,你也不能把你自己的贪欲说成是世界的疯狂,你更不能玷污青春与叛逆把它们说成是抛弃责任的免罪金牌帆高和阳莱在叛逆中没有得到任何的成长,也没有改变世界,他们只不过是在肤浅的青春下做着黄粱一梦,并在责任与生活面前落俗下坠。
如果不是新海诚,我也不会为了一部垃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