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训练活动单(四)学习目标:1. 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方法;2. 了解筛选最佳论点的原则学习重点: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方法课前知识准备: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辨析材料的异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材料蕴含的意义,准确把握命题意图材料间的关系大致有三种:1、同义关系:指材料的性质、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相同2、类义关系:指材料表面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深入内里,却能发现,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具有相类似之处3、反义关系:指材料的性质、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作文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对立点,深刻剖析这种不同所反映的问题实质课堂活动过程:活动一:求同法,提供的几项材料在形式、内容上虽不相同,但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要找出材料间的共同点运用求同法提炼观点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审题原则:逐则分析 ----对比分析----综合分析逐则分析要做到:是叙述描写的材料要注意抒情议论的文字,是议论文字则要找到表明观点的内容,明确主旨请逐则分析材料,写在方框内:材料一中是一种社会现象――笑容缺失材料二中是外国记者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不解材料三中是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探讨对比分析要做到:多则材料之间关系是互补关系还是对立关系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是一种互补关系综合分析要做到:在以上两点分析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找出多则材料的相通之处,最后确定自己的论点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微笑的缺失得出论点:让笑容回归,生活需要微笑,呼唤微笑也可以更深入一层来立论:打开你尘封的心灵,沟通从微笑开始,活动二: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形成立意运用求异法提炼观点(1)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最近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2)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逐则分析:分析两则材料,写在方框内材料一中认为重复可耻材料二中认为重复走向成功对比分析:请找出对立点并分析: 材料一“重复” 相对“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中“重复”是满足现状、停滞不前、无所作为等缺乏艺术使命感的代名词,属于摒弃范畴 材料二“重复” 相对“成功而言”,且附有“达·芬奇画蛋”的例示,其中“重复”指在既定目标下的反复实践、悉心探索、锲而不舍、挫而弥坚,属于肯定范畴综合分析:似对立,实统一“重复”,实为通向成功的阶梯和过程,绝非简单机械的往复,二是螺旋式的递升,暗含操练——探索——总结——渐进的过程两个“重复”聚在“艺术追求”一个焦点一曰“重复可耻”,是高位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和人生境界,当以“摒弃重复”、超越出新为目标使命和自觉责任二曰“重复”,特指践行目标所必须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通过材料二所言的“重复”,实现材料一不“重复”的目标得出论点:课堂巩固:活动三: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求异同法提炼观点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就着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材料中的相同点: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材料中的不同点: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异同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求异同法提炼观点A.近来者赤,近墨者黑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则材料的观点是对立的材料A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品质,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材料B说明人即使处在污浊的环境,也能不受污染,形成并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找它们的“关联点”时两方都要注意到如果仔细分析,就会看出,这两则材料虽然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即都是说人或事物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总结:多则材料作文是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要求综合这些材料立意作文多则材料,不管是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不管是漫画材料,还是文字材料,首先都必须先将各则材料进行对照分析,或者求同综合,即把几则材料共同的论题或共同的观点提炼出来;或者求异比较,即看这几则材料有哪些不同点,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不管求同还是求异,所提出的论点都要覆盖几则材料,如果只涉及部分而舍弃其他,那是不符合要求的试用公式说明如下:第①则材料可提炼出A、B、C几个论点,第②则材料可提炼出B、D两个论点,第③则材料可提炼出C、D、E几个论点,如果第①②两则材料组合为一个材料作文题,就只能用B论点来写作;如果第①③两则材料组合为作文题,就只能用C论点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