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高中语文 2.6琵琶行并序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02KB
约3页
文档ID:483407942
2022年高中语文 2.6琵琶行并序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3

2022年高中语文 2.6琵琶行并序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迁谪/牵挂 商贾/辜负 赠送/铮铮然B.漂沦/腈纶 憔悴/渔樵 英俊/九江郡C.衣裳/霓裳 幽咽/呜咽 行伍/琵琶行D.船舷/管弦 真谛/啼血 鱼虾/虾蟆陵解析:A项,分别读qiān/qiān,gǔ/gū,zèng/zhēng;B项,分别读lún/lún,qiáo/qiáo,jùn/jùn;C项,分别读shɑng/cháng,yè/yè,háng/xíng;D项,分别读xián/xián,dì/tí,xiā/há答案:B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使快弹数曲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B.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C.①轻拢慢捻抹复挑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D.①满座重闻皆掩泣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解析:B项,“始”都是副词,才A项,“数”,①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②名词,数量C项,“轻”,①形容词,轻轻地;②动词,轻视D项,“泣”,①动词,哭泣;②名词,眼泪答案:B3.下列加点的词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解析:A、B、C三项均是借代;D项是比喻,用“冰下难”来比喻琵琶的声音。

答案:D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1)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2)       ,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3)       ,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更待菊黄家酿熟,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6)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1)春来江水绿如蓝 (2)文章合为时而著 (3)试玉要烧三日满 (4)浅草才能没马蹄 (5)与君一醉一陶然 (6)此时无声胜有声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5.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事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解析:这首诗的前六行描写音乐,把虚无缥缈的音乐写成“昵昵儿女语”“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喧啾百鸟群”等,既有听觉的,也有视觉的;有比喻,有想象。

抓住描写的内容与特点简答即可答案:诗歌化无形为有形,利用比喻、联想和通感等手法,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准确传达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6.请用简明的文字,赏析“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两句诗的意境解析:这两句化听觉感受为视觉形象,结合诗人想象的图景和要表现的音乐效果分析鉴赏即可答案: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却又逗人情思这两句给人高远阔大、婉转悠扬之意境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第7~8题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月 [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7.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此题考查对比鉴赏的能力两首诗的情感都有比较明显的语句体现出来,白诗“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表现了诗人的思乡、孤苦之情;苏诗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表现了美景不长、人生难料之情。

答案:白诗,抒发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苦(抑郁、惆怅、失落)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途未卜的感叹8.《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试做简要分析解析:从诗歌的前四句不难看出,主要采用的是对比手法结合对比的内容分析即可答案:诗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将昔年与今年进行对比具体表现为:①地点对比昔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②情景对比昔年是欢乐之景,今年是冷清之景③情感对比昔年是喜悦之情,今年是愁苦之情三、语言表达9.根据文意,补写出相关内容舌尖”即舌之尖端,味觉细胞多集中在舌尖《舌尖上的中国》用味觉来体验一个国家,新颖而独特这里的“舌尖上”指美食或品味美食例如:“舌尖上的快乐”,指   ①   ;“舌尖上的浪费”,是指责浪费食物的现象随着使用频率的提升,“舌尖上”指代的意义范围扩大,有时会由食物转向语言、言论,如“别让调节收入分配成为‘舌尖上的方案’”,说的是   ②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动态含义①处要结合前文“美食或品味美食”理解,②处要结合“由食物转向语言、言论”理解。

答案:①品味美食的乐趣 ②不要让调节收入成为言论上的空话10.阅读下面图表,完成题目某报就当下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除通讯外主要用途(单选)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小说、听歌浏览新闻搜索38.6%35.7%14.1%11.6%长时间使用的危害(多选)影响视力产生铃声幻听现实交流能力差思考能力差47.1%36.8%45.7%41.1%请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表格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从“除通讯外主要用途”表格中可以看出“娱乐”的主导性,而从“长时间使用的危害”这一表格来看,用“身心俱损”概括最为全面答案:娱乐已成除通讯外的主要功能;人们长时间使用导致身心俱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