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美国在索马里的行动( 详细介绍)2009-03-22 12:3619 名美军阵亡士兵:CWD Donovan Briley[ 转自铁血社区 ]Staff Sgt. Daniel BuschSpec. James CavacoStaff Sgt. William ClevelandStaff Sgt. Thomas FieldSgt. First Class Earl FillmoreCWD Raymond Frank[ 转自铁血社区 ]Master Sgt. Gary Gordon(电影中阵亡的三角洲狙击手加里戈登军士长)Sgt. Gornell HoustonSgt. Casey JoycePfc. Richard KowalewskiPfc. James MartinMaster Sgt. Tim‘Griz’Martin[ 转自铁血社区 ]Sgt. Dominick PillaSgt. First Class Matt RiersonSgt. Lorenzo RuizSgt. First Class Randy Shughart(电影中阵亡的三角洲狙击手兰迪舒哈特中士)Cpl. Jamie SmithCWD Cliff ‘Elvis’Wolcott[ 转自铁血社区 ]其中上面的两名以括号标出的士兵是因拯救第二坠机地点中的 Mike Durant 而阵亡.虽 Gary Gordon(终年 33 岁)及 Randy Shughart(终年 35 岁)舍身成仁的拯救行动,只能救回 Mike Durant 一人;两人终在 1994 年 5 月 23 日,获克林顿颁授美军最高荣誉的国会荣誉勋章。
笔者曾经拜读 Mc 拉出机身 Knight 上校(1993 年时为中校)的遗篇访问,表示电影情节是经过修饰的(真实的麦上校并不抽烟) 笔者在参考过有关史实以及克林顿总统颁授二人国会荣誉勋章之演讲词后发现,电影中两人的死亡顺序与史实并不相同,以下是笔者所了解的真实故事1993 年 10 月 3 日,美军三角洲部队以及游骑兵所组成的特谴队(Task Force Ranger),强行捉拿军阀 Aidid 及干部的日间作战行动,在索马里民兵强大火力(他们有很多 RPG)下,两架黑鹰直升机被民兵的 RPG 所击落,第一架被击落的黑鹰很快被游骑兵所设立的防线所保护第二架被击落黑鹰代号超级 64(Super 64) ,由于其坠机位置在摩加迪沙市中部,地面部队未能前往掩护,超级 64 的机长准尉长麦克.杜兰( Chief Warrant Officer CWO Micheal Durant) ,连同4名受伤机员只靠其他黑鹰上的三角洲狙击手所掩护这时候,在 Super 62黑鹰即上的三角洲狙击小组.戈顿军士长(MSGT.Gary Gordon)以及队员兰迪.舒哈特一级军士(SFC.Randy Shughart),自愿从地面步行至杜兰准尉坠机位置,为 Super 64 的机组人员提供保护及救助;指挥中心因高度危险性曾再三拒绝其请求。
两人提出第二次要求后上级才答应由于民兵炮火猛烈,Super 62 只能在 Super 64 坠机地点外 100 米放下两人虽然自知成功机会渺茫,依然继续徒步前往戈顿二人到达 Super 64 坠机处后,迅速的把杜兰等四位机员拉出机身并组成防线加以保护虽然二人枪法神准,只凭每人一支步枪及手枪便狙杀很多进袭的民兵舒哈特因弹尽中弹阵亡(电影中戈顿先阵亡) ,戈顿为取得更多弹药唯有再次回到机舱中收集余下的弹药和枪支再返回防线当戈顿回到防线后再将一支尚有 5 发子弹的步枪交给杜兰并简单说了一句: “祝好运(Good Lock)!” ,便继续杀敌至弹尽中枪身亡为止当两名应用果敢的狙击手阵亡之后民兵才一涌而上;最终杜兰被民兵俘虏,其他阵亡士兵则惨遭鞭尸并游街示众,较为幸运的杜兰在被扣 11 天后,经中情局秘密谈判后,终被释放(连同舒哈特和戈顿遗体) [ 转自铁血社区 ]虽戈顿(终年 33 岁)及舒哈特(终年 35 岁)舍身成仁的拯救行动,只能救回杜兰一人;两人终在 1994 年 5 月 23 日,获克林顿颁授美军最高荣誉的国会荣誉勋章该行动的情况:索马里的灾难成因很复杂,真正要分析起来恐怕可以写一本书,欧洲殖民帝国瓜分非洲地区导致日后的部落矛盾是其根源之一,然后在冷战时间,美国和前苏联为了互相抗衡也需要负上一部分责任。
总之,当 1990 年索马里开始军阀混战后,由于战火和天灾,加上社会经济已经崩溃,导致在索马里出现大饥荒,两年内已经有 30 万人死于饥饿(另一说法是 50万)1992 年,全世界都在电视中看到了骨瘦如柴的索马里人,其实在非洲许多其他地方的灾难都差不多,但如果记者的摄像机没有拍到,世人就觉得没有责任国际社会认为应该为索马里人做点什么,于是救济物资开始到达索马里但军阀们并不关心平民百姓的生死,他们只想养活自己的战士去夺取更多的地盘,于是救援人员被枪击,粮食被抢走,志愿人士不得不撤出了索马里由于冷战已经结束,索马里既非战略重地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因此一开始美国对此并不感兴趣当联合国主动要求美国提供协助时,老布什接下了这个形象工程,派遣军队运送救援物资但索马里情况持续恶化,迫使联合国通过新决议,用武力来维持索马里治安和救济行动,强制实行和平此时,比尔·克林顿新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让全世界看到美军采取行动使索马里人民得到和平和温饱,会有很大的公关效应,于是他决定把这项形象工程继续搞下去1992 年底,3.8 万人的联合国部队(其中 2.8 万人为美军 )开始进入索马里,带着枪向灾民派发救济物资。
当时联合国部队在索马里很受平民百姓的欢迎,但军阀们不喜欢他们,尤其是占据摩加迪沙的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有意思的是,这位法拉赫·艾迪德(farah aideed)的儿子侯赛因 ·艾迪德(hussein aidid)早些年曾在美国读书,然后又在美国参军,当时他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兵也在索马里,担任联合国部队与法拉赫·艾迪德的联络人[ 转自铁血社区 ]法拉赫·艾迪德领导的派别叫做“索马里民族联盟” ,简称 sna法拉赫·艾迪德的儿子侯赛因·艾迪德,1996 年法拉赫·艾迪德被刺身亡后,侯赛因·艾迪德离开美国返回索马里,现在他已经继承父业领导 sna由于行动进展顺利,1993 年 3 月份美国按原定计划撤走 2.5 万名美军士兵,把工作重心交给其他联合国部队,然后局势又开始变化联合国通过外交斡旋,使大多数军阀都同意进行和谈,除了艾迪德,他感到自己控制的势力范围被削减,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撤走后,他的部队就开始骚扰联合国部队1993 年 6 月 5 日,索马里民兵伏击了一支巴基斯坦部队,打死 24 人,并把他们的尸体剁碎,此事震惊了世界联合国又一次改变对索马里的行动,原本是为了消除饥荒和维持治安,现在又变成了对艾迪德的大搜捕。
艾迪德控制着摩加迪沙电台,他通过电台诡称联合国部队要推翻他,让民心尽失的前总统巴雷回来当政索马里人并不能够理解殖民时期的外国军队和现在的外国维和部队的区别,所以艾迪德的煽动性宣传非常有效再加上搜捕艾迪德的行动相当扰民,慢慢地,外国军队在索马里平民心目中的地位来了个 180 度转变,他们甚至为艾迪德的民兵当活挡箭牌,让民兵混在人群当中袭击联合国部队,并掩护他们离去为了搜捕艾迪德,美国人制订了一项名为“哥特蛇”行动的计划,并组成游骑兵特遣队(task force ranger)去执行此计划这是一支 450 人的混合部队,在美国国内组建再部署到摩加迪沙,由威廉·加里森上将(william f.garrison)指挥,主要的构成为三个陆军单位:三角洲部队的 c 中队、第 75 游骑兵团的 b 连及被称为“夜间猎人”的第 160 特种作战航空团的一个分拆部分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正式名称为美国陆军第一特种部队 d 作战分遣队(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delta),简写 sfod-d, “delta force”其实就是“d 部队”的意思。
这支特种部队由美国陆军上校查尔斯·贝克韦斯(charles beckwith,我国曾翻译出版过此人写的自传)在 1977 年组建,建制形式、训练方式和基本战术都深受英国 sas 的影响,这是因为贝克韦斯于 1962-1963 年期间曾在 sas 参加训练并随 sas 在马来亚参与实战三角洲部队驻扎在北卡罗莱那州的布拉格堡,由 a、b、c 三个行动中队组成,其成员来自游骑兵、绿色贝雷帽及其他陆军部队有意思的是,尽管有许多非官方资料如退役队员的回忆(包括查尔斯·贝克韦斯本人写的自传,我国 1980 年代曾翻译出版过)指称有这支部队的存在,但美国陆军从来没有直接承认(或否认) 这支部队的存在,在马克 ·鲍顿的原著中,游骑兵都把三角洲的队员称为“d-boys” [ 转自铁血社区 ]1990 年在巴拿马的三角洲队员,注意看他们的头盔原著中描述的三角洲队员头戴轻便的塑料盔,虽然不防弹,但防撞功能好这种头盔被特种作战司令部取名为“高效抗冲击头盔” ,国内军品站的商品目录中一般称为“伞盔” 图中这个镜头在原著第 19 章也有记载,游骑兵队员尤瑞克 (yurek)贴在墙边移动时,一名三角洲队员警告他不要贴着墙,因为墙壁会跳弹,有时子弹会沿着墙边飞出很远。
要在弹雨横飞的情况下站在街道中央需要极大的勇气克服恐惧,贴着墙实际上比站在街道中危险,但却安心得多,能够克服感觉而依从理性也是三角洲队员与游骑兵队员的差别之一第 75 游骑兵团(75th ranger regiment)1974 年组建时只有两个营, 1984 年建立第 3 营,现今总部和 3 营驻在乔治亚州的本宁堡, 1 营驻在乔治亚州的亨特陆军机场, 2 营驻在华盛顿路易斯堡严格意义上说,第 75 游骑兵团还不算是真正的特种部队,而是属于精锐的轻步兵单位,但第 75 游骑兵团受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专门负责支援特种部队的行动,正如其口号“游骑兵,做先锋”一样,有时甚至行动主角的特种部队还没出场,游骑兵就已经先行出发第 75 游骑兵团的建制与常规部队类似,每个营由 3 个步枪连及营部连组成,每个步枪连由一个连部排、三个步枪排和一个武器排组成1993 年参与“游骑兵特遣队”任务的为 3 营 b 连及一个指挥控制小组 在 1980 年美军联合特种部队营救伊朗大使馆人质的行动失败后,美国陆军就开始组建一支专门用于支援特种作战部队的航空部队,这个单位最初是由第 229 航空营和第 159 航空营组成,在 1981 年 10 月 16 日正式组建为第 160 航空营,由于这支部队经常被分拆出来参与其他单位的联合行动,因此被称为 160 特遣队,再加上他们的专长是夜间的作战任务,因此绰号叫做“夜间猎人”(night stalker),其标志是一个骑着飞马在夜空中游猎的死神。
160 航空营在 1990 年 5 月 16 日改组,重新定名为第 160 特种作战航空团(160th special operations aviation regiment (airborne)),简称 160th soar(a),受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第 160 特种作战航空团的总部、1 营( 飞 ah-6、mh-6、mh-60k 和 mh-60l)、2 营(飞 mh-47e)和 4 营(特种作战航空支援营)都驻在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3 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