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洱源县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q****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9.50KB
约17页
文档ID:76010526
洱源县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7

精选高中模拟试卷洱源县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已知集合,,全集,则( )(A) ( B ) (C) (D) 2. 已知数列{}满足().若数列{}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为和,则( )A. B. C. D.3. 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则函数的部分图象可以为( )A. B. C. D.4. 集合,是的一个子集,当时,若有,则称为的一个“孤立元素”.集合是的一个子集, 中含4个元素且中无“孤立元素”,这样的集合共有个A.4 B. 5 C.6 D.75. 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C. D.6. 在△ABC中,,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7. 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属于( ) A. B. C. 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程序框图、分段函数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运算能力和转化思想的运用.8. 已知条件p:x2+x﹣2>0,条件q:x>a,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A.a≥1 B.a≤1 C.a≥﹣1 D.a≤﹣39. 已知M={(x,y)|y=2x},N={(x,y)|y=a},若M∩N=∅,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1) B.(﹣∞,1] C.(﹣∞,0) D.(﹣∞,0]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11.已知函数y=f(x)的周期为2,当x∈[﹣1,1]时 f(x)=x2,那么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lgx|的图象的交点共有( ) A.10个 B.9个 C.8个 D.1个    12.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13.已知,,则的值为 .14.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行(n≥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15.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且时,则的值为 ▲ .16.设直线系M:xcosθ+(y﹣2)sinθ=1(0≤θ≤2π),对于下列四个命题:A.M中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B.存在定点P不在M中的任一条直线上C.对于任意整数n(n≥3),存在正n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中的直线上D.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面积都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代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17.圆上的点(2,1)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仍在圆上,且圆与直线x﹣y+1=0相交所得的弦长为,则圆的方程为      .18.若数列{an}满足:存在正整数T,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n+T=an成立,则称数列{an}为周期为T的周期数列.已知数列{an}满足:a1>=m (m>a ),an+1=,现给出以下三个命题:①若 m=,则a5=2;②若 a3=3,则m可以取3个不同的值;③若 m=,则数列{an}是周期为5的周期数列.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19.设函数f(x)=mx2﹣mx﹣1. (1)若对一切实数x,f(x)<0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2)对于x∈[1,3],f(x)<﹣m+5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20.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AA1=AD=4,点E为AB中点.(1)求证:BD1∥平面A1DE;(2)求证:A1D⊥平面ABD1.21.(本题满分15分) 已知函数,当时,恒成立.(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当时,求的最大值.【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函数单调性与最值,分段函数,不等式性质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设函数f(x)=lg(ax﹣bx),且f(1)=lg2,f(2)=lg12 (1)求a,b的值. (2)当x∈[1,2]时,求f(x)的最大值. (3)m为何值时,函数g(x)=ax的图象与h(x)=bx﹣m的图象恒有两个交点.     23.已知函数f(x)=|2x+1|+|2x﹣3|.(Ⅰ)求不等式f(x)≤6的解集;(Ⅱ)若关于x的不等式f(x)﹣log2(a2﹣3a)>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4.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平面BCD,BC⊥CD,E,F,G分别是AC,AD,BC的中点.求证: (I)AB∥平面EFG; (II)平面EFG⊥平面ABC. 洱源县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 ,,故选C.2.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数列,,,当时,,即;当时,,即.因此数列先增后减,为最大项,,,最小项为,的值为.故选D.考点:数列的函数特性.3.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为奇函数,排除B,D,令时,故选A. 1考点:1、函数的图象及性质;2、选择题“特殊值”法.4.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孤立元素”定义可知,若集合B中不含孤立元素,则必须没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存在,所有B的可能情况为:,,,,,共6个。

故选C考点:1.集合间关系;2.新定义问题 5. 【答案】D【解析】考点:1、导数;2、单调性;3、函数与不等式. 6. 【答案】A【解析】解:∵,又∵cosC=,∴=,整理可得:b2=c2,∴解得:b=c.即三角形一定为等腰三角形.故选:A. 7. 【答案】B8. 【答案】A【解析】解:∵条件p:x2+x﹣2>0,∴条件q:x<﹣2或x>1∵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1 故选A. 9. 【答案】D【解析】解:如图,M={(x,y)|y=2x},N={(x,y)|y=a},若M∩N=∅,则a≤0.∴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交集及其运算,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基础题. 10.【答案】 B【解析】解: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一个半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它们的底面直径均为2,故底面半径为1,圆柱的高为1,半圆锥的高为2,故圆柱的体积为:π×12×1=π,半圆锥的体积为:×=,故该几何体的体积V=π+=,故选:B 11.【答案】A 【解析】解: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上 ∵函数y=f(x)的周期为2,在[﹣1,0]上为减函数,在[0,1]上为增函数 ∴函数y=f(x)在区间[0,10]上有5次周期性变化, 在[0,1]、[2,3]、[4,5]、[6,7]、[8,9]上为增函数, 在[1,2]、[3,4]、[5,6]、[7,8]、[9,10]上为减函数, 且函数在每个单调区间的取值都为[0,1], 再看函数y=|lgx|,在区间(0,1]上为减函数,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 且当x=1时y=0; x=10时y=1, 再结合两个函数的草图,可得两图象的交点一共有10个, 故选:A.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作法,以及函数图象的周期性,属于基本题.   1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故选D考点: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二、填空题13.【答案】【解析】, , 故答案为.考点:1、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2、两角和的正弦公式.14.【答案】 3+ . 【解析】解:本小题考查归纳推理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前n﹣1行共有正整数1+2+…+(n﹣1)个,即个,因此第n行第3个数是全体正整数中第3+个,即为3+.故答案为:3+. 15.【答案】【解析】1111]试题分析:,所以考点:利用函数性质求值16.【答案】BC【解析】【分析】验证发现,直线系M:xcosθ+(y﹣2)sinθ=1(0≤θ≤2π)表示圆x2+(y﹣2)2=1的切线的集合,A.M中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0,2)是不对,可由圆的切线中存在平行线得出,B.存在定点P不在M中的任一条直线上,观察直线的方程即可得到点的坐标.C.对于任意整数n(n≥3),存在正n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中的直线上,由直线系的几何意义可判断,D.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由它们是同一个圆的外切正三角形可判断出.【解答】解:因为点(0,2)到直线系M:xcosθ+(y﹣2)sinθ=1(0≤θ≤2π)中每条直线的距离d==1,直线系M:xcosθ+(y﹣2)sinθ=1(0≤θ≤2π)表示圆x2+(y﹣2)2=1的切线的集合,A.由于直线系表示圆x2+(y﹣2)2=1的所有切线,其中存在两条切线平行,M中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0,2)不可能,故A不正确;B.存在定点P不在M中的任一条直线上,观察知点M(0,2)即符合条件,故B正确;C.由于圆的所有外切正多边形的边都是圆的切线,所以对于任意整数n(n≥3),存在正n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中的直线上,故C正确;D.如下图,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有两类,其一是如△ABB′型,是圆的外切三角形,此类面积都相等,另一类是在圆同一侧,如△BDC型,此一类面积相等,但两类之间面积不等,所以面积大小不一定相等,故本命题不正确.故答案为:BC.17.【答案】 (x﹣1)2+(y+1)2=5 . 【解析】解:设所求圆的圆心为(a,b),半径为r,∵点A(2,1)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A′仍在这个圆上,∴圆心(a,b)在直线x+y=0上,∴a+b=0,①且(2﹣a)2+(1﹣b)2=r2;②又直线x﹣y+1=0截圆所得的弦长为,且圆心(a,b)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d==,根据垂径定理得:r2﹣d2=,即r2﹣()2=③;由方程①②③组成方程组,解得;∴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1)2=5.故答案为:(x﹣1)2+(y+1)2=5. 18.【答案】 ①② . 【解析】解:对于①由an+1=,且a1=m=<1,所以,>1,,,∴a5=2 故①正确;对于②由a3=3,若a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