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原诗翻译及赏析 【原诗】: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解释】: ①云沙:云海②山家:山那边 【翻译】: 白云飘来,山势迷蒙,景物更佳白云飘去,山*晴明,美如图画山因云来云去忽明忽暗,云因山势的高低忽上忽下我倚着手仗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回头看见了山那边的风景:野鹿在山草丛中安眠,山猿在野花中玩耍我爱这变幻迷人的云霞,爱这秀丽的山峰,它的富贵无法估计我边走边看,那云山对我也充满爱意 【赏析】 这四句由文描写山高云深的景*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因云*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这种在自然赋予的奇特景*,在笔下得到了生动表现四句中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但因为在组合、安排上有变化,所以句式并不呆板,反而由于“云”“山”两字的反复出现,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 【阅读训练】: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3分)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3.前四句描绘子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5分) 4.简要说说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
全曲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6分) 5.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5分) 6.简要说说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全曲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6分) 【参考*】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3分)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4分) 3.描绘了一幅云山飘渺变化的优美画面3分)最突出的手法是衬托(云山互衬)2分) 4.“眠”写野鹿在山草中悠闲卧睡的神态;“戏”写出猿在野花中欢跳嬉戏的状态2分)构成了一幅恬静、平和、有动有静的画面2分)表现了陶醉云山,恬然自得的隐后生活情趣2分) 5.描绘了一幅云山飘渺变化的优美画面2分)最突出的手法是衬托云山互衬:山*因云*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3分) 6.“眠”指睡觉,写出了野鹿在山草中悠闲卧睡的情形;“戏”指嬉戏,写出了猿在野花中欢跳嬉戏的状态2分)构成了一幅恬静、平和、有动有静的画面。
2分)表现了陶醉云山,恬然自得的隐居后的生活情趣2分)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