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ISO9001验收要点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16KB
约44页
文档ID:286749266
(最新)ISO9001验收要点_第1页
1/44

ISO9001验收要点第一篇:ISO9001验收要点 ISO9001审核验收要点 1.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三阶文件等文件的审批、发放管理, 文件发放记录 2. 知道各部门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从2022.1-7月 3. 知道质量方针 4. 人事档案,如人员花名册、入职登记表、毕业证、职称、焊工证等特殊工种等 5. 编制2022年1-7月度培训计划,已经到期的培训记录 6. 设备清单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生产计划、生产日报表 7. 检测设备仪器清单、仪器检定、校准,如游标卡尺送检、万用表 8. 客户咨询、意见、投诉处理登记或报告 9. 销售合同、订单的评审 10. 供应商清单,包括外协厂家及评价 11. 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资质资料,如营业执照、产品检测报告 12. 与供应商、外协厂家签订的合同、协议,物料申购单,要经过审批签名 13. 物料的检验验收记录、 过程检验记录(首检、巡检)、成品检验报告 14. 物料、配件、工具、量具、成品的出入库履行手续,领料单、入库单,发货单齐全 15. 客户满意度调查及汇总 16. 设计开发的一整套资料 17. 现场管理 1) 仓库、生产现场产品的标识清楚:生产流程单、标识牌、包装上标识 2) 区域的划分:合格区、不合格区、待检区;生产区、物料区 、成品区、通道线的划分 3) 物料的摆放整齐、不超高 4) 环境清洁卫生 第二篇:ISO9001审核要点 一、文件 涉及的标准要求 主要条款:4.2.1,4.2.2,4.1,1.2 相关条款:5.5.1,5.2,5.3,5.4.1 1、 审核思路 1) 查质量方针: a) 是否形成文件,并有正式批准的证据? b) 是否与组织的总方针、宗旨和管理理念一致? c) 是否体现了本组织的产品特点?是否体现持续改进的承诺? d) 与质量目标是否有相应的框架关系? 2) 查质量目标: a) 在与质量管理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上是否建立了质量目标?是否形成了文件?有批准的证据吗? b) 是否包括了组织在产品主要特性方面要达到的具体的目的? c) 是否可测量?可评价? d) 与质量方针是否一致? 3)查质量手册: a) 手册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包括了4.2.2 a)、b)、c)要求的内容?是否体现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 b) 手册的内容是否与本组织的实际相符?是否体现自己行业和产品的特点? c) 如果有删减,对删减的内容和合理性是否已说明? d) 手册的管理是否符合标准4.2.3的要求? 4) 形成文件的程序: a) 标准要求必须形成程序文件的过程: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 b) 除上述程序以外,还制定了哪些程序文件?是不是考虑充分了? c) 程序文件是否明确了过程的目标、过程的职责、过程的输入(包括资源)和输出、过程的方法和步骤?是否按过程流程编写,体现过程方法?是否规定了监控和记录要求? d) 与质量手册的协调性、一致性如何? e) 程序文件的管理是否符合标准4.2.3的要求? 5)其他文件: a) 其他文件,如作业指导文件、规范等是否合理、必要? b) 作业指导书、图样等支持性文件的操作性如何? c) 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协调性、一致性如何? d) 记录表格样式或记录清单是否规范? e) 以上文件是否按4.2.3文件管理的要求进行了控制? 6)记录: a) 标准明确要求的记录是否已做出了规定? b) 记录是否按4.2.4记录管理的要求进行了控制? 3、 审核的客观证据 1)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 2) 形成文件的质量目标; 3) 质量手册; 4) 形成文件的程序(程序文件); 5) 其他文件,如组织机构图、过程流程图、作业指导书、规范、指南、质量计划、标准、图样等; 6) 记录表格样式或记录清单; 7) 抽样选取的记录样本; 8) 与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文件管理 1、涉及的标准要求 主要条款:4.2.3 2、审核思路 文件管理的审核宜从文件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查起,先评价文件管理的基础工作,再到文件的各使用部门,结合其他过程一起进行审核 1)查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分类情况、相应的职责安排: a) 文件中如何规定? b) 通过交谈了解实际情况与文件是否相符? c) 2)查文件管理的目标: d) 文件管理过程明确了预期结果吗? e) 目标可以评价吗?评价的方法合理、可行吗? 3)查程序文件及相关文件对文件管理的规定: a) 制定了程序文件吗? b) 程序文件及相关文件对文件管理的规定符合4.2.3标准的要求吗? c) 4)查文件的有效状态的识别: d) 查控制清单或抽取一些文件,看是否明确了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控制清单与文件是否一致?更改和修订状态有没有混乱? 5)查文件的审批: a) 抽取的文件是否经过了审批?如何证实? b) 审批人的权限是否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 c) 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是否存在问题?审批为什么没有把关? 6)查文件的发放: a) 文件的发放范围是否根据质量管理的过程职责和使用要求来确定? b) 如果是用发放记录进行控制,发放记录能证实发放的全部情况吗?是否能区别文件的发放对象?是否有发放编号?是否有文件的签收的证据? c) 到文件的使用部门,查相关的文件是否发放到位?有效、在用的文件是否能够提供? 7)查文件的使用: a) 各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保存完好?内容是否清晰?是否会产生有误的信息? b) 各部门使用的文件编号、名称是否明确?不容易误用? 8)查文件的评审和更改: a) 规定了哪些评审的时机? b) 是否按规定的时机对文件进行了评审? c) 文件评审发现了哪些问题?是否引起了文件的修改? d) 文件修改经过审批了吗?对文件更改的审批符合文件管理的规定吗?更改后的文件是否保证了充分性和适宜性? 9) 查文件的作废管理: a) 作废文件是否都已收回或自行销毁?收回的废文件是否已销毁?如有发放记录,可从中抽一些作废文件查收回或销毁的证据; b) 合理保留的废文件是否有标识能防止误用? c) 查文件使用部门,是否有非保留目的、无关的作废文件? 10)查外来文件的管理: a) 外来文件的分类情况如何?职责如何安排?特别是对外来文件更新的跟踪渠道和职责怎样规定? b) 查外来文件清单或目录,组织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是否识别充分了?特别是新换版或修订的外来文件是否已识别了? c) 外来文件的发放如何控制?重要的外来文件是否 d) 外来文件的发放如何控制?重要的外来文件是否有明确的发放对象? e) 作废的外来文件是否收回或销? f) 在使用部门查必要的外来文件是否有提供?保存是否完好?是否有无关的外来文件? 10) 对文件管理工作的检查及改进: a) 对文件的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文件控制是否在了检查活动? b) 这些检查活动是否按计划实施? c) 检查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d) 文件管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的要求? 3审核的客观证据 1) 质量手册或有关岗位和职责规定的文件; 2) 质量目标文件; 3) 文件控制程序及相关支持性文件; 4) 通过抽样选取的文件样本; 5) 文件的发放及收回记录; 6) 文件的销毁记录; 7) 文件的评审及更改记录; 8) 外来文件的发放记录; 9) 通过抽样选取的外来文件样本; 10) 文件管理的检查记录及问题的改进证据。

由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中发现有相关规定的变化信息时,应追踪文件的修改情况查证文件是否进行相应的修改?修改是否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重新进行了审批?修改后的新文件是否发放到了使用场所?现场等相关场所中旧的文件是否已经全部收回?如果有保留的旧文件是否有标识能够识别? 三、记录管理 1、涉及的标准要求 主要条款:4.2.4 2、审核思路 记录管理可以先在主要负责部门查记录的基础管理,再到其他部门结合其他过程一起审核 标准涉及到4.2.4的条款有19外,明确了特定过程记录的要求如果具体到某一特定过程的记录未按要求控制或未提供,应首先评价这一特定过程的控制情况如发现不符合的情况,判定不符合时也应判到该特定过程的条款 对4.2.4记录的审核思路: a) 查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分类情况,及相应的职责安排; b) 程序文件及相关文件对记录管理是如何规定的? c) 结合其他过程的审核,查相关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d) 结合其他过程的审核,查相关记录的贮存、保存期限和处置; e) 查对记录管理工作的检查及改进 3、审核的客观证据 1) 质量手册或有关岗位和职责规定的文件; 2) 记录控制程序及相关支持性文件; 3) 通过抽样选取的记录样本; 4) 记录的贮存环境及条件,重要记录的借阅登记; 5) 记录的保存期限的规定及处置记录; 6) 记录管理的检查记录及问题的改进证据。

四、管理职责 1、涉及的标准要求 主要条款:5.1,5.2,5.3,5.4.1,5.4.2,5.5.1,5.5.2,5.5.3,5.6 相关条款:6.1,6.2,7.2.1,8.2.1,8.2.2,8.2.3,8.5.1 2、审核思路 1) 对管理承诺的证实: a) 通过交谈和查阅相关证据,了解最高管理者是如何传达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 法规要求重要性的? b) 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目标和管理评审的审核见3)、4)、9); c) 通过交谈了解最高管理者提供了哪些资源?(可结合资源管理的审核进行证实) 2) 最高管理者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如何?是否清楚如何通过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是否明确了责任?是否清楚地了解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是否了解顾客满意或抱怨的情况? 3) 查质量方针: a) 是否制定了质量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正式批准发布? b) 通过了解本组织总体经营战略、管理理念,以及其他综合信息,确定质量方针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c) 质量方针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 d)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是否有对应关系?质量方针是否为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 e) 质量方针是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并通过其他过程审核时与各个层次员工的接触,了解员工对质量方针的理解程度; f) 质量方针在什么时机评审?如果已经进行了评审,查评审的情况,是否保证了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 4)查质量目标: a) 是否在各相关的职能和层次建立了质量目标?部门和岗位所承担的过程职责(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也包括管理过程)是否明确了预期目标? b) 质量目标是否包括了满足产品要求的内容,具有针对性? c) 质量目标是否考虑了本组织的现状,考虑了同行业水平,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实现性?判断其能否起到激励作用,可追求? d)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包括定量的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可行时,质量目标有没有量化? e) 质量目标是否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