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天下”是如何变成“家天下”的尧说:“我让舜说:“我也让禹说:“咱爷们怎么办?”启说:“让他们球!”“公天下”就这样在禹爷们手中变成“私天下”了,就这么简单原本,治理天下是实行禅让制的尧年老体衰时要找一个接班人,人们经过商量,一致推举尧的儿子丹朱继承首领位置尧不放心朱丹,在他退位时,没有把位子传给儿子,而是禅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乃权授舜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对这种天下为公的无私精神,孔子赞曰:“大哉!尧之为君也舜是黄帝的第九世孙,他的父亲十分偏爱象,继母和弟弟象也曾多次陷害他但舜却能曲尽孝道,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孝子舜当了首领之后,任用贤人“八恺”“八元”,除掉了“四凶”,制定了“五刑”,设立了各级官职,定下了天子巡狩和部落领袖朝觐制度,标志着中国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尧在位时,天下发生了罕见的水灾,洪水滔天尧派鲧去治理水患但鲧只知道水来土挡,堵截洪水结果洪水冲毁了堤坝,“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舜把鲧流放到羽山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禹治水,“劳身焦虑,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他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开”“通”“疏”“凿”“引”的办法,终于治好了洪水,建立不朽功勋,因而威望大大提高,人们称他为大禹(伟大的禹)。
《庄子?天下篇》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史记?殷本纪》记载,“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论语?泰伯篇》孔子语舜看到禹的功绩卓著,便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了他禹故作谦让表示要舜的儿子商均来继位,他自己则迁居阳城但天下的部落、酋长、民众都不理会商均而去朝见禹可见,禹当时是多么深得人心在各部落的拥戴下,禹也就不再装模作样,正式继首领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他分封丹朱于唐,商均于虞把各地进献的青铜铸成了九个大鼎,代表九州万国,作为天下共主一统的象征禹为了展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威严,在一次聚会上,诛杀了傲慢对他的防风氏,并下令暴尸三日这件事表明,禹已不再仅仅是部落的首领,而是拥有之高威严的君王从这里可以看到,禹在政治上很有一套当禹老的时候,人们推举伯益为他的继承人但心怀私心的禹,早已暗中为自己的儿子启培植好各方面的势力,实权已掌握在启的手中禹临终把王位传给了启,开始实行“世袭制”,国号夏,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宣布诞生。
伯益为捍卫“禅让制”,召集东夷部族向启进攻,早有防备的启,把伯益打败另一个部族首领有扈氏站出来指责启,要求他把王位还给伯益,启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发兵把有扈氏打败自此,选贤任能的“公天下”彻底变成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千百年来,人们直对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津津乐道,而对由他开始的“世袭制”之大恶却视而不见而正是这个“世袭制”,直接导致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腐败,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灾难这一制度的始作俑者――大禹,难辞其咎说大禹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绝不为过,禹该负这个“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