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09KB
约25页
文档ID:277598238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_第1页
1/25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第一篇: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青岛版五班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个信息窗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倍数与因数”的学问同学在已经学习“2,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连续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同学把握了求一个数的倍数,以及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同学娴熟的把握 2、 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 2、5的倍数的特征,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务必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所以同学理解起来有必定的困难本节课的设计更加突出同学的自主探究,使同学在观看-猜想-推翻猜想-再观看-再猜想-验证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本领 让同学经受3的倍数特征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把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推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学问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观看、类比、猜想和归纳等探究规律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探究活动,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条理性,进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本领,激发探究规律的爱好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我紧紧抓住猜想→观看→举证→归纳这条主线张开教学,让同学经受有效探究的学习过程 鉴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以下两个大环节: 探究 深化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 这个部分,我为同学供应了四个探究平台: (1)猜想 温故知新,直接导入,复习:2和5的倍数特征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 2、5倍数的特征,回忆一下它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生:2的倍数的个位数是0、 2、 4、 6、8;5的倍数个位上是0、5 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还看个位数呢?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 复习 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让同学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 (2)观看 在百数表中找出全部3的倍数,经过观看否认猜想 借助计数器,在百数表中恣意选一个3的倍数,用计数器将它拨出来,并记录下拨这个数用了几颗数珠再观看记录表,你能发觉什么? 同学很快能发觉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

当同学的认知展露困难时,借助计数器来讨论3的倍数的特征,直观地降低了同学观看发觉特征的难度,使得所学新知更贴近同学的“最近进展区” 假如给你3颗数珠,那你猜一猜在计数器上拨出100以内的数会是3的倍数吗?给出4颗、5颗…….,自己拨一拨,发觉了什么? 经过讨论,同学发觉100以内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而不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不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100以内的数,假如在计数器上拨它,所用数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举证 我们之前的讨论结论对全部的数都适用吗?同学速即会提出讨论比100更大的数 小组合作:随便想出多个大于100的数,先用计算器算一下,然后记录下来最终用计数器拨一拨看有什么发觉? 经过合作探讨,沟通汇报,同学发觉在这些较大的数当中,之前的讨论结论依旧适用 所讨论的对象范围越广,代表性越强,讨论结论就越牢靠本环节经过“更大的数”和“随便想”两方面,让讨论对象范围更广,培育了同学缜密思索的意识和习惯 (4)归纳 现在假如给你一个数,不做除法,你怎样迅速地推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呢?咦!我发觉有的同学没有用计数器也推断对了,还很快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同学会说所用数珠的颗数其实就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这种稍繁杂的表述方式,由同学在操作中自然归纳得出,突出了同学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彰显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二.深化 让同学拿出事先筹备好的从0到9的十张卡片,在嬉戏中解决以下问题: (1)你能恣意选3张卡片,摆出一个3的倍数吗?用你选的这3张卡片,还能摆出不同的3的倍数吗?一共能摆出几个? (2)随便抽取3张卡片,在它的基础上加卡片,使摆出的数还是3的倍数假如加一张怎样加?加两张呢?三张?……你最多能用到几张? (3)当十张卡片全部用上时,我们就得到了比较大的3的倍数,你能迅速去掉一些卡片,让这个数依旧是3的倍数吗? 假如要去掉一张卡片,你怎么做?假如要去掉两张?三张?…… 刚才的练习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 用你们的方法推断下面的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 36996969336, 1827457874 推断数位多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运用常规方法比较困难如何突破这一难点?经过这一系列的卡片嬉戏,同学在操作中自然而然地摸索出解题的捷径,完成了对所学学问的拓展 各位老师,刚才我描述的这个教学过程,是让同学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过程中不但为同学积累了数学活动阅历,而且也积淀了基本的数学思想:让同学逐步领悟到猜想、观看、举证、归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其次篇: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西师大版教材学校数学五班级下册第131页的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同学娴熟地把握 2、 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支配是先教学 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由于 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简单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务必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同学理解起来有必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学问、本领、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笃定教学目标如下: 1、使同学经过理解和把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娴熟地去推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育同学观看、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本领,进一步进展同学的数感 2.经过观看、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同学经受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进展同学的抽象思维和培育相互间的沟通、合作与竞争意识 3.经过学习,让同学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并从中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

依据以上的目标,我笃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使同学理解和把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娴熟地去推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发觉过程 二、教法和学法 依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同学的自主学习动身,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敬重同学,信任同学,让同学经过、观看、猜想、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使同学成为学习的主子,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纳让同学自主发觉的学习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面临的很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简单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同学能死套规律推断,但同学的本领没能培育,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同学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觉规律,使全体同学乐观参加,乐观思索,激发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下面重点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分以下的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 目标导学 为了能把新旧学问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36 4、420、 515、7 36、10 28、905 让同学回答并说出推断依据,进而进行小结:我们在推断一个数是否是 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状况来判定而今日,我们将学习新的内容,进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为了使同学产生探究的爱好,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塞利用学校生奇怪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嬉戏情境:让同学出题,随便说一个数,老师飞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推断,以此来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二、自主学习 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同学充塞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或许有些同学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 3、 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我便引导同学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同学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状况)来推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当换个角度去思索 三、 合作探究 由于同学求知欲空前高涨,学习乐观性高这时我出示了一组这样的数据。

3×1= 3、3×2= 6、3×3= 9、3×4= 12、3×5= 15、3×6= 18、3×7=21 „„ 并引导同学进行观看发觉: 3、 6、9是3的倍数,但 12、 15、18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再让同学与同桌合作,动手摆小棒,一人摆,一人记录顺便提出要求:摆小棒时,每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用几根小棒表示然后观看各位上的数的和,你发觉了什么?此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12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但1+2=3,3是3的倍数”同时,同学也发觉 15、 18、21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也是3的倍数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假如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随即说道:“这么精炼的数你会了,那么大一点的数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接着我便又出示一组这样的数据:30、 31、 46、1 34、1 56、29 6、46 3、40 5、384要求同学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可以使用计算器,并让同学把结果填到各自的练习卡纸上,然后先跟同桌说说,再把结果汇报结果给老师,尽可能多地供应机会让同学在实践操作中学习,这也正应了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学问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同学自己去发觉的”。

在学习操作验证完成后,我用充足的时间让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现成果,说出各自的思索过程,对同学的回答我赐予充塞的笃信和表扬,引导同学验证自己的发觉是否正确,最终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 3的倍数(板书)这样便奇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达标训练 当同学学会了老师猜数所用的窍门,明显兴致极高,个个跃跃欲试,想一显身手,我便针对学校生的年龄特点和共性差异,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练习1:课本P132做一做1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这是一个基本练习,使全体同学都能对新学问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