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婚礼 琦君 天祝一中 张文娟 学习目标: • 1、了解我国传统婚礼仪式的特点及它们的 变迁 • 2、借鉴旧的风俗,认识旧礼俗中不合理的 成分 • 3、学习发现生活、关注生活的方法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 •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 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 中学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曾任台湾中国文 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她的散文善于在极 细小的生命波动上,寻觅温暖,记述温情,散播温 馨,持一种毫不造作的东方式的淡泊宽容态度朴 实厚重中透出淡淡的情味,平易近人里流露着洞识 和哲思,形成自己特有的动静适度雍容典雅的生命 境界琦君在许多方面与五四时期的冰心相似,多 半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但是,琦君 却写出了新水平,她在一个新的散文水准线上营造 了一个只有属于她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 1、请同学们通读全文,说说故乡的婚礼有 哪些仪式? 请辞嫁:母亲亲手做菜,说吉利话、吃喜 筵、穿少女装 上花轿:弟弟妹妹或子侄扶进轿门、关大门 坐筵:烧红烛、新郎准备、新娘苦等、讨喜 果 拜堂:拜天地、祖先、公婆、长亲、宾客; 新人跪拜、放鞭炮等等 2、这些风俗都有哪些讲究或内涵? (小组讨论交流) 三、再读课文,研读赏析: • 1、找出文章那些地方表现了新娘母女复杂 的心情?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1)母亲的心情:“做母亲的为 女儿做这道菜,一边抹眼泪,一 边嘴里念念有辞,说的都是“早生 贵子”,“五世其昌”等的吉利话。
最后把一对用红绿丝线扎的,生 花生和几粒红枣、桂圆放在盘边 ,祝福女儿早生贵子做着做着 ,一滴滴泪珠儿都落在那碟菜里 ,真是咸咸甜甜 “花轿一出大门,立刻把大门关 上,要把风水开住,不要让新娘 带走妈妈再疼女儿,风水门仍 旧不能不关 (2)女儿的心情:“做女儿的,还 没吃到嘴里,泪珠儿也滴落下来 了在那个时代,我故乡的女孩子 ,十六、十七岁就是出嫁的年龄, 离开母亲,到一个陌生人家对一个 陌生妇人喊妈妈,当然是非常伤心 ,也非常害怕的,所以母女二人的 眼泪就流个没完 “其实新娘心 里悲悲切切,根本吃不下 “在坐筵席上,新娘是不能动筷子 的,说实在话,新娘刚刚到一个陌 生家庭,眼泪得忍着,不能像在娘 家时可以撒开的流,那里还吃得下 东西呢 • 作者想通过自己参加坐筵的经历表达对童年生活 和母亲的怀念 • 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是直接表达出来,而是 用了先抑后扬和反衬的手法委婉的表达 2、作者想通过自己参加坐筵的经历表达什么 情感?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 3、作者从哪个视角写作?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 • 女性视角 • 以朴素自然地笔法写出 4、你觉得本文中展示的故乡的婚礼习俗中不合理的 地方有哪些? 四、中国古代婚礼 完整的婚礼习俗在古代 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 期、亲迎六礼。
五、活学活用: 谈谈你身边的婚俗,你怎样看待自己身边的 婚俗? 天祝藏族娶亲要经过提亲、订婚、戴头、送亲、途 中、门口、婚礼等仪式整个仪式环环相扣,期间穿插有哭 嫁歌、祝酒歌、赞歌等藏族民歌和藏族传统舞蹈则柔、锅 庄 土族的婚礼:一般分为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 仪式 •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故乡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