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落花生【教学目标】1. 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3. 学习花生的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教学重点】1. 由表及里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2. 体会作者借物抒情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1、 导入课题1. 师出示谜语,猜猜它是哪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2. 师出示花生的图片,生说说花生的作用3. 思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2、 预习检测1. 师出示生字,指名生读2. 是纠正,师领读,生跟读3. 师出示会写的字笔顺笔画动图,生写一写3、 初读课文1. 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2. 生说说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详写:议花生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3. 如何给课文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写我们种花生,收花生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节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常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4、 整体感知1. 生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内容2.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内容1、 温故知新1. 时听写词语,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2. 回忆课文内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2、 研读课文1. 略学第一自然段1)生自由读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3)抓住对“居然”理解(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练习用”居然”造句)(4)指导朗读(读出惊喜)2. 学习”尝花生、议花生”在收获节上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1)分角色朗读课文2)三个人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姐姐说它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3)父亲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指名读父亲的话4)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默读第10自然段,小组讨论5)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父亲希望我们学习花生什么?(再读读父亲说的话,引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3.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这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举例子(清洁工、送报员……)4.作者明白父亲的希望吗?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5. 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并指导朗读6.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三、重点探究1. 作者为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2. 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四、课文主旨课文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观5、 学习写作方法借物喻人,指借助物的某种特质比喻人所具有的与其相同的或相似的某种精神或品格,比如梅花、竹子、荷花等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这些事物来表达自己所要体现的精神或品格写的时候要主要突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某方面的特点等有相似之处。
本文作者就是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借落花生来比喻那些默默奉献,不图回报的人,同时借落花生表明自己做人的准则6、 推荐阅读《梅花魂》【板书设计】种花生:买、翻、播、浇收花生:居然尝花生:味美、榨油、便宜议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教学反思】让学生紧紧围绕课文主旨展开教学,在教学中侧重于让学生品读理解,学生对于课文的把握是没问题的,但是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借此更好理解借物喻人的表达作用和效果,没有实现真正阅读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