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掌握三种比例尺表示形式间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学会在地图上正确的辨认方向,并归纳总结3种不同地图的定向法 3.正确识别常见的图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通过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之间的关系 2.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3.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教法设计】 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 结合地图进行讲练的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导入]PPT展示7副不同的地图,引入新课说到地图大家并不陌生,平时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见过一些。
不同的地图呈现的信息不同,但不管是何种地图都有地图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PPT出示课本16页的图1.22 台湾岛地图,让学生阅读,提问从这幅图上你们能看出什么信息? [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读出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过度]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学习有关比例尺的内容 [教师]PPT出示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解释比例尺的缩放程度,让学生勾画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教师]PPT一一出示比例尺的3种表示形式,以一个为例讲解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剩下的两个让学生自己转换,并提问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好,大家做得很棒现在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刚才转换的比例尺的大小请同学们想想用那种形式比较大小会好一些?然后再比较3个比例尺的大小 [学生]小组讨论2分钟后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用数字式并且写成分式的形式比较方便,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比例尺分子均为1,那么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过度]下面我们再来根据比例尺量算一下两地间的距离 [教师]在台湾岛地图上,请同学们用直尺量出台北到高雄的图上距离,根据图中比例尺和比例尺的公式,计算出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 [学生]找两个学生上黑板计算,别的在座位上自己计算。
[教师]教师巡回,点拨指导学生最后PPT出示正确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写在课本图的旁边 [教师]PPT出示图幅相同的两张地图(22页活动题), 让学生比较两幅图中比例尺的大小与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图幅相同的地图: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除了比例尺外,地图另外一个要素是方向下面我们来学习地图上的方向 [教师]PPT出示3幅地图: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让学生思考如何在上述图中确定方向? [教师]PPT出示一般地图、讲解一般地图的定向法让同学们结合地图进行练习问题: 1、桃城公园在桃城小学的什么方向? 2、市政府在红江的什么方向? 3、溪州在市政府的什么方向?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PPT出示一幅指向标地图、讲解指向标地图的定向法让同学们结合另外一幅不同指向标的地图进行练习 问题:1.a在b的什么方向?2.b在c的什么方向?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PPT展示不同的指向标,让学生判断方向引导学生小结: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教师]PPT展示经纬网地图(图1.24)、让学生回忆经纬线指示的方向。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确定方向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怀特霍斯、温哥华、尼皮贡看看怀特霍斯在温哥华的什么方向,尼皮贡在温哥华的什么方向? [学生]回答 [教师]PPT展示练习题,分小组完成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地图上方向的辨认方法PPT出示内容 [过度]图例也是地图的语言,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图例(课本18页)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8页图例,读懂不同的符号代表什么?PPT出示四个图例让学生辨认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被称为地图的语言(三要素)学会在地图上辨方向、量距离、识别图例,也就是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这样,你就能从地图上学到很多知识 [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18页活动第1题 [作业]练习册11-12页涉及地图三要素的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图的语言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公式 2.比例尺三种表示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4.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的大小及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 二、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2.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3. 经纬网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三、图例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内容多,一课时上不完。
课的结构安排不是很合理,应该先讲比例尺和图例,方向的辨认放在下个课时来讲 2.比例尺又叫缩尺,要给学生解释清楚,上课时只是简单提了一下 3.学生在量高雄和台北的直线距离结果不一样,产生的误差是怎么来的没有给学生解释 4.教师讲的太多,学生练的不够 5.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回答问题一、选择题 2011年济南质检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 A.南方 B.北方C.西北方 D.东南方2.从X地到P地路经 A.东西两半球 B.西半球C.东半球 D.南北两半球 解析:1.选D,2.选A读图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所示经度为东经度,依据经纬线可以判断P地位于X地的东南方向由于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30度,因此X地位于西经25度,因此从X地到P地中间跨越东西半球 2011年潍坊检测 假设有甲、乙两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 B.乙岛位于太平洋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D.甲岛位于东半球4.图中四地 A.C、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A、B两地昼夜长短不同 C.B、C两地地方时相同D.A、D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解析:3.选A,4.选C。
读图可以看出,甲图每小格跨经度、纬度均为5度,乙图每小格跨经度、纬度均为2度因此乙图代表的实际范围较小,故比例尺比甲图大乙地位于南印度洋,甲地位于西半球 2011年潍坊检测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及两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风化作用 B.地壳运动C.流水侵蚀 D.流水搬运6.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 解析:5.选B,6.选C图甲西北部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