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王****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58MB
约61页
文档ID:345680920

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第1页第1页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页第2页第第1学时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学时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第3页第3页l利用图表阐明大气受热过程l1.能够利用示意图阐明大气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基本原理l2.能够绘制简朴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能利用其原理解释都市热岛效应、海陆风等现象第4页第4页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第5页第5页1能量起源:能量起源:_2直接热源直接热源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3受热过程:受热过程: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地面地面地面地面大气大气第6页第6页4增温方式:增温方式:_5意义意义辐射热互换辐射热互换热情况热情况运动运动第7页第7页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对地面保温作用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对地面保温作用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延续,大气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延续,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吸取,实现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吸取,实现了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之后,又通过大气逆了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之后,又通过大气逆辐射形式填补了地面辐射损失,实现对地面保温辐射形式填补了地面辐射损失,实现对地面保温作用。

详细过程图示分析下列:作用详细过程图示分析下列:第8页第8页第9页第9页1大气逆辐射不但发生在白天,晚上也存在,大气逆辐射不但发生在白天,晚上也存在,只是白天辐射较强只是白天辐射较强2大气逆辐射方向不是和大气辐射方向相反,大气逆辐射方向不是和大气辐射方向相反,而是和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而是和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第10页第10页1“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是如何形成?是如何形成?提醒:提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高处高处”离地面较远,接受到地面辐射较少离地面较远,接受到地面辐射较少第11页第11页2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现象所呈现现象提醒:提醒: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量少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出现气温高,出现“午穿纱午穿纱”现象;晚上,大气保温作现象;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低,故有用弱,地面损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低,故有“早早穿棉袄穿棉袄”现象。

现象第12页第12页1下图是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示意图,图中下图是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示意图,图中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气逆辐射(顺序已打乱顺序已打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第13页第13页(1)图中表示短波辐射序号是图中表示短波辐射序号是_2)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辐射序号是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辐射序号是_3)利用上述示意图分析塔里木盆地昼夜温差大原因利用上述示意图分析塔里木盆地昼夜温差大原因第14页第14页解析:解析:该题主要使学生熟悉热力作用过程中,从太阳该题主要使学生熟悉热力作用过程中,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按顺序排序关系是太阳辐射辐射到大气逆辐射按顺序排序关系是太阳辐射地面吸地面吸取取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取大气吸取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大气逆辐射,并且会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阅读图示,逆辐射,并且会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阅读图示,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可知,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可知,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辐为大气辐射、射、为地面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太阳辐射为太阳辐射第15页第15页答案:答案:(1)(2)(3)塔里木盆地距海洋远,水汽很难到达,云层少,塔里木盆地距海洋远,水汽很难到达,云层少,白天大量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气温高。

晚上大气逆白天大量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大量射向宇宙空间,气温低辐射弱,地面辐射大量射向宇宙空间,气温低第16页第16页第17页第17页1大气运动大气运动(1)能量起源:能量起源:_(2)主线原因:太阳辐射能主线原因:太阳辐射能_分布不均,分布不均,造成高下纬度间造成高下纬度间_差别3)意义意义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纬度纬度温度温度热量热量水汽水汽第18页第18页2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朴形式大气运动最简朴形式第19页第19页(1)概念:由于地面概念:由于地面_而形成空气环而形成空气环流2)形成过程形成过程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_;D处空气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密度增大,形成_;B、F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_;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_流向流向_,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运动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运动方向3)常见形式:常见形式:_、都市风、山沟风都市风、山沟风冷热不均冷热不均低压低压高压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海陆风海陆风第20页第20页1热力环流中气压高下热力环流中气压高下第21页第21页图中气压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才有高、低值之分,图中气压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才有高、低值之分,不在同一高度其气压没有可比性。

如上图中不在同一高度其气压没有可比性如上图中B地近地近地面高压是相对于地面高压是相对于A地而言;地而言;A地高空高气压是相地高空高气压是相对于同一高度对于同一高度B地高空而言,其和地高空而言,其和A点近地面没有点近地面没有可比性,由于普通情况下,近地面受地球引力较可比性,由于普通情况下,近地面受地球引力较大,空气密度大、气压高,高空受地球引力小,大,空气密度大、气压高,高空受地球引力小,空气密度小,气压低空气密度小,气压低第22页第22页l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l热力环流是地面冷热不均引发最为简朴大气运动形式,在地面上相邻区域存在热力差异地方常形成热力环流,如海陆之间形成海陆风、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山谷风、市区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以及草地或林地与附近沙地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等判读以上环流区不同部位、不同时间风向时,关键是抓住地面热力差异详细分析以下所表示第23页第23页(1)海陆风海陆风第24页第24页(2)山沟风山沟风第25页第25页(3)都市热岛环流都市热岛环流第26页第26页l3等压面判读与应用l(1)概念l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各点所组成面,惯用来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区域气压情况及差异。

l(2)分布规律和特点l气压垂直递减规律因为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大气所承担空气柱高度不同,造成气压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第27页第27页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第28页第28页l等压面凹凸与气压高低关系l因地面冷热不均,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空为高压,下凹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详细以下图所表示)第29页第29页第30页第30页(3)综合应用综合应用以等压面为背景,结合气压分布规律,等压面有下列主以等压面为背景,结合气压分布规律,等压面有下列主要用途:要用途:第31页第31页l判断气压高低lA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l判读依据:由近地面向高空,气压值递减l如图中PAPaPc,PBPdPblB比较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气压值l判读依据:.等压面高凸低凹,如PaPb第32页第32页第33页第33页判断下垫面性质判断下垫面性质A判断陆地与海洋、季节或月份判断陆地与海洋、季节或月份判读依据:夏天热,陆地比海洋更热,成低压判读依据:夏天热,陆地比海洋更热,成低压冬天冷,陆地比海洋更冷,成高压冬天冷,陆地比海洋更冷,成高压 比如,若上图为北半球比如,若上图为北半球7月份图月份图北夏北夏近地面低近地面低压为陆地压为陆地Pa高高PA低低A为陆地,为陆地,B为海洋为海洋若上图若上图B为陆地,则为陆地,则Pb低低PB高高TB低低陆地冷,陆地冷,为冬天为冬天南半球南半球7月份或北半球月份或北半球1月份月份第34页第34页B判断城区与郊区判断城区与郊区判读依据:城区是热岛,气温高为城区判读依据:城区是热岛,气温高为城区比如,比如,Pa高高PA低低TA高高(热热)A为都市为都市C判断绿地与裸地判断绿地与裸地判读依据:绿地同海洋,裸地同陆地判读依据:绿地同海洋,裸地同陆地第35页第35页3古诗云: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提醒:提醒:巴山地域谷地众多,晚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巴山地域谷地众多,晚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而山沟中气流则垂直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凝云而山沟中气流则垂直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凝云致雨第36页第36页4结合教材结合教材P30图图2.3热力环流形成图思考下列问热力环流形成图思考下列问题:题:(1)图中气流方向是否都从高压流向低压?图中气流方向是否都从高压流向低压?提醒:提醒:不是,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不是,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却从低压流向高压垂直方向上却从低压流向高压2)气压高下与等压面弯曲情况存在如何关系?气压高下与等压面弯曲情况存在如何关系?提醒:提醒: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高压区等压面向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高压区等压面向高空弯曲,低压区等压面向地面弯曲高空弯曲,低压区等压面向地面弯曲第37页第37页l2(武汉高一检测)读我国江汉平原某都市2月27日20时气温实况图,回答(1)(3)题第38页第38页(1)形成此图所表示效应最主要原因是形成此图所表示效应最主要原因是()A都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废热都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废热B都市建筑对太阳辐射反射率大都市建筑对太阳辐射反射率大C都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多都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多D都市上空云量多,保温作用强都市上空云量多,保温作用强第39页第39页(2)下图是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同窗绘制通过下图是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同窗绘制通过都市中心等压面或等温面示意图。

四幅图中,绘都市中心等压面或等温面示意图四幅图中,绘制正确是制正确是()A甲甲B乙乙C丙丙 D丁丁第40页第40页(3)在这种效应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原因,当晚该都市在这种效应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原因,当晚该都市风向特点是风向特点是()A从都市中心吹向都市郊区从都市中心吹向都市郊区B从都市郊区吹向都市中心从都市郊区吹向都市中心C从都市中心吹向东南从都市中心吹向东南D从西北吹向都市中心从西北吹向都市中心第41页第41页解析:解析:(1)读图可知,该都市形成与河流相关,读图可知,该都市形成与河流相关,能够判断气温高地域在都市中心区,因此形成图能够判断气温高地域在都市中心区,因此形成图所表示效应最主要原因是都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所表示效应最主要原因是都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废热放大量废热2)都市中心区气温比周围高,因此都市中心区气温比周围高,因此在同一等高面上,中心气温也要比周围高;由于在同一等高面上,中心气温也要比周围高;由于都市中心地域气温高,气压低,因此在同一等高都市中心地域气温高,气压低,因此在同一等高面上,都市中心区气压比周围低,故丙图正确面上,都市中心区气压比周围低,故丙图正确第42页第42页(3)由于都市热力环流存在,都市中心气压比周围低,因由于都市热力环流存在,都市中心气压比周围低,因此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当此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当晚该都市风向特点是从都市郊区吹向都市中心。

晚该都市风向特点是从都市郊区吹向都市中心答案:答案:(1)A(2)C(3)B第43页第43页1(上海综合上海综合)火山喷发时产生火山灰云团,削弱火山喷发时产生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反应在了到达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