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 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 三、感受顽固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习,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如跺脚与拍手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习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 狗, 眼睛 花 天天 都要 去看 花, 我爱 花 我看 花 就是 不要 去摘 花 2、语词的呼应: 问:小黄 狗 怎样 叫 ? 答:汪汪汪 汪汪汪汪 叫 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 1)先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2)分组练习 一组:说白节奏型 一组:顽固伴奏 四、乐器合奏 1、出示乐器 2、乐器练习 1)一起练习说白节奏型 2)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3、乐器合奏: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 1、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 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 4、请家长在右上角记录小朋友的创作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2 《葡萄牙舞曲》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 ︱ ×××××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 丫 丫迎 你。
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 丫丫欢迎 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 ∩ ⊙ ⊙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AB两段不同的音乐,感应AB曲式 2、尝试乐器演奏,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活动准备 1、道具准备:彩色沙巾若干、手摇铃人手一个、配套音乐和挂图 2、情感经验准备:有观察云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同时讲诉白云在天上一会一个样,一会儿变成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和白云乘着风在天上飘动的故事,让幼儿感知音乐 二、音乐律动 1、个别体验: A、教师带着幼儿坐下或跳跃,空手抓白云的动作 B、跟着音乐,前后、左右摇摆 2、两人一组牵手 在听到A段音乐是请幼儿到处逍遥的走动,当听到B段音乐的时候就请幼儿面对面或背靠背坐着,左右摇晃 三、造型游戏,感知音乐 配合音乐,教师做大象云的造型,在A段音乐时伸出长长的鼻子或大大的耳朵到处走;B段音乐时用鼻子或耳朵左右摇摆。
四、利用乐器感知音乐 1、教师介绍乐器,并激发多种演奏方式的创编 2、A段敲奏手摇铃,B段摇奏手摇铃,原地摇晃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4 目标: 1、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语词替换 2、认知唱名do、re、me、fa、sol 3、学会懂得与别人分享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道具准备:故事挂图2 乐器准备:手摇铃、木鱼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幼儿以半圆形式坐好,将乐器摆放在椅子底下 教学重点: 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语词替换 教学难点: 认知唱名do、re、me、fa、sol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挂图2) 师:小熊说:“我想送顶草帽给妈妈,因为我的妈妈每天都要接送我上幼儿园,太阳会晒黑妈妈的,我想送定草帽给妈妈遮太阳”小猫咪说:“我的妈妈是个舞蹈家,在跳舞时要穿漂亮的舞鞋,所以我决定送一双芭蕾舞蹈鞋给妈妈”小狗说:“我的妈妈是电影明星,我想送一只染发膏给妈妈,希望妈妈越来越漂亮”宝宝也想到了送给妈妈的礼物,我们一起来听听宝宝送了什么礼物给妈妈? 二、语词游戏,语词替换及感应休止 1、练习A段的语词替换及休止 师:在歌曲里面宝宝想到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除了送礼物给妈妈,请你们猜猜他还想送礼物给谁?(幼儿说出新语词,老师用钢琴伴奏A段旋律。
如:“我爱爸爸”、“我爱爷爷”等 2、用肢体感受B段的8个乐句 师:宝宝很爱爷爷,他会帮助爷爷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说,老师用语言提示带动做律动如:帮爷爷捶捶背,扶爷爷下楼梯等 3、结合A段的语词替换和B段的肢体律动,分配角色感受整首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给XX送礼物吧!(两人先分配好角色再听音乐送礼物) 三、肢体乐器,听音乐做肢体律动 师:我们都懂得了关心别人,现在请两个好朋友一起来跳舞吧 A段:旋律节奏 拍手、拍膝; 休止两人对拍手 B段:两人肢体互粘共舞 A段:旋律节奏两人亲手走出节奏; 休止自拍两下或原地跳两下 四、乐器演奏,手摇铃和木鱼 师:有一些乐器也来为这首好听的歌曲伴奏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来了?(手摇铃、木鱼)他们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请小乐手们拿好乐器,我们要开始在舞台上演奏了在拿放乐器或演奏时注意常规的培养) A段:旋律轮手拍膝敲手摇铃 休止符拍手敲木鱼 B段:探索手摇铃音色,或以木鱼槌于空中画圈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应歌曲的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CD、故事挂图、手腕标识带 三、活动流程: 1、暖身活动 以歌曲节奏做前期经验铺垫,ta ti ti 为步伐节奏配合语词进入活动室 2、故事引导 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在家里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宝宝一大早就起床帮助,当起了小主人客人来人,宝宝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对客人说:“你好,请进,请坐师问: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还可以对客人说什么?(给客人端茶,煮香喷喷的食物)师问:宝宝还可以做什么服务?(拿拖鞋、与客人握手) 宝宝一家还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称叫做《啦啦啦啦来跳舞》 3、感应拍子,倾听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1)、感应拍子: 第一次:倾听——感应拍子 第二次:对语词的理解和记忆(语词的内容可以作为下一次倾听音乐的要求)听音乐的时候教师可用倾听状的动作提示幼儿听的重点,并做一个动作的引导,也即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帮助记忆 第三次:歌曲游戏帮助幼儿加深感应歌曲拍子(在律动当中,进一步地学唱歌曲) A、集体游戏:幼儿围圈唱,回应老师相同的礼仪动作 老师在圈内边走边唱,走到谁的面前,该生配合词义律动 B、单人游戏:幼儿单人结合语词,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C、双人游戏(固定同伴):幼儿双人结合语词,继续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D、双人游戏(交换同伴):幼儿场地内间奏时四散找伴,找到同伴后根据歌曲词义做礼仪律动幼儿手上绑标识带,进行一一对应,如红色对应的找红色) 4、结束:今天我们一起玩了啦啦啦啦来跳舞的游戏,我们到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这个有趣的游戏吧! 师幼配合音乐走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6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活动与指导 1.发声练习 幼儿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作为发声练习,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请男孩和女孩分别演唱回音部分,为轮唱歌曲做铺垫 2.观察(低音量播放背景音乐《D大调卡农》) 教师拖着一条有着绿色和橙色两种颜色蝴蝶结的长长丝带做成的尾巴出现,引发幼儿一起观察彩带上的蝴蝶结颜色排列有什么特点有绿颜色和橘黄色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