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一块奶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一块奶酪》的故事情节,理解角色间的关系;2. 领会文字中的情感色彩,感受小主人公的孤独和忧虑;3. 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纳全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4.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等综合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间的关系;2. 文字中的情感色彩;3. 思维导图的绘制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通过谈论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引出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2. 通过回忆阅读过的其他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思考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中的情感色彩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展示绘本《一块奶酪》,让学生自行阅读故事;2. 引导学生分别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景进行观察和描述;3. 指导学生将故事中的情节整理成思维导图讨论与展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分享和比较自己的思维导图,从中找出不同之处,并通过讨论加深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的理解;2. 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思维导图展示,并让全班学生参与讨论;情感体验(30分钟)1. 引导学生回想故事中的情节,分析小主人公孤独悲伤背后的原因;2. 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小主人公的感受和理解。
课堂小结(10分钟)1. 总结全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2. 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再次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四、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2.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整体理解故事内容和中心思想;3. 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达方式是否能够体现出对小主人公情感的理解和表达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