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圆明园的毁灭 原文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06KB
约3页
文档ID:312001304
圆明园的毁灭 原文_第1页
1/3

圆明园的毁灭 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课文相关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圆明园是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

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铺上了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举国珍宝、稀世文物,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1860年10月6日至17日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毁三天三夜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整,万春园、福海、万花阵(欧式迷宫)等逐步恢复,定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3 / 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