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一年级12月调研考试数学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全集,集合,则( )A. B. C. D. 2. 下列四个函数中,与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B. C. D. 3. 若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句话是出自荷子《劝学》,由此推断,其中最后一句“积小流”是“成江海”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已知函数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012-303A. 0 B. 1 C. 3 D. 246. 对于任意的,定义运算:.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则( )A. B. C. D. 7. 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8. 已知函数在上是奇函数,当时,,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 B. C. D. 10. 已知满足,且,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11. 若,且,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 B. C. D. 12. 定义,设,则( )A.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B. 当的最大值为C. 不等式的解集为D.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已知,若幂函数为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___.14. 若是奇函数,则__________.15. 若关于的不等式在内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6. 已知对任意的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设集合.(1)若,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8.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1)求实数的值;(2)解关于的不等式:,其中是实数.19. 已知定义在上偶函数,当时,,且.(1)求的值;(2)求函数的解析式;(3)解不等式:.20. 已知函数满足.(1)求函数的解析式;(2)求函数在上的值域.21. 定义:将人每小时步行扫过地面的面积记为人的扫码速度,单位是平方公里/小时,如扫码速度为1平方公里/小时表示人每小时步行扫过的面积为1平方公里.十一黄金周期间,黄山景区是中国最繁忙的景区之一.假设黄山上的游客游玩的扫码速度为(单位:平方公里/小时),游客的密集度为(单位:人/平方公里),当黄山上的游客密集度为250人/平方公里时,景区道路拥堵,此时游客的步行速度为0;当游客密集度不超过50人/平方公里时,游客游玩的扫码速度为5平方公里/小时,数据统计表明:当时,游客的扫码速度是游客密集度的一次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表达式;(2)当游客密集度为多少时,单位时间内通过游客数量可以达到最大值?22.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且当时,有.(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解不等式:;(3)若对所有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一年级12月调研考试数学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全集,集合,则(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解集合B中的不等式,得到集合B,再由补集和交集的定义求.【详解】由,得,得,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故选:D.2. 下列四个函数中,与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及对应关系是否一样逐项判断即可.【详解】对于A,和的对应关系不相同,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项A不符合;对于B,和的对应关系不相同,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项B不符合;对于C,函数的定义域为,函数的定义域为,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项C不符合;对于D,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与都相同,是同一个函数,故选项D符合.故选:D.3. 若函数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域求出的定义域,然后求解的定义域即可.【详解】因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所以,所以,所以的定义域是,故对于函数,有,解得,从而函数的定义域是.故选:A.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句话是出自荷子的《劝学》,由此推断,其中最后一句“积小流”是“成江海”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分析判断即得.【详解】依题意,不积累一步半步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等价于“汇成江河大海,则积累细小的流水”,所以“积小流”是“成江海”的的必要条件.故选:B5. 已知函数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012-303A. 0 B. 1 C. 3 D. 2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函数值以及二次函数图像特征,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结果.【详解】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可设二次函数,因为图象经过点,所以代入得,解得,所以,所以.故选:A.6. 对于任意的,定义运算:.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得到恒成立,由根的判别式得到不等式,求出答案.【详解】由已知得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所以,解得.故选:C.7. 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和特殊点的函数值,排除法得正确选项.【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则函数为奇函数,故排除项;又因为当时,,故排除项;当时,,故排除B项故选:C.8. 已知函数在上是奇函数,当时,,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不等式等价于,结合函数图像得解集.【详解】函数在上是奇函数,当时,,根据题意,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得,即,则或观察图象得或,即不等式的解集是.故选:B.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下列各式错误是( )A. B. C. D. 【答案】ABC【解析】【分析】A选项,举出反例;BCD选项,根据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根式的运算法则得到答案;【详解】对于A,当时,,故A错误;对于B,无法进行合并,故B错误;对于C选项,,故C错误;对于D选项,,故D正确.故选:ABC.10. 已知满足,且,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AB【解析】【分析】结合已知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各选项的结论是否正确.【详解】对于,因为,且,所以,所以,故A正确;对于,因为,所以,故B正确;对于C,令,满足且,但,故C错误;对于D,易知,所以,故D错误.故选:AB.11. 若,且,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AD【解析】【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结合乘“1”法等逐项分析即可.【详解】对于A,因为,,所以,得,则,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故A正确;对于B,由及,得,解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B错误;对于C,,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C错误;对于D,,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D正确.故选:AD.12. 定义,设,则( )A.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B. 当的最大值为C. 不等式的解集为D.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答案】BC【解析】【分析】作出函数图象,根据图象逐项判断即可.【详解】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实线部分,对于A,根据图象,可得无最大值,无最小值,故A错误;对于B,根据图象得,当时,的最大值为,故B正确;对于C,由,解得,结合图象,得不等式的解集为,故C正确;对于D,由图象得,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故D错误.故选:BC.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已知,若幂函数为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得到,再结合函数的奇偶性求出答案.【详解】因为幂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定义域为,又,故为奇函数,舍去;当时,,定义域为,又,故为奇函数,舍去;当时,,定义域为,又,故为偶函数,满足要求,当时,,定义域为,故不为偶函数,舍去.故答案为:14. 若是奇函数,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奇函数性质和分段函数解析式求解即可.【详解】由知,又是奇函数,所以.故答案为:15. 若关于的不等式在内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分离参数把不等式有解问题转化为,利用二次函数求出最值,利用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解即可.【详解】因为在内有解,即,其中;设,则当或时,,所以,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16. 已知对任意的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分离参数得,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得最值,最后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详解】由,得,设,因为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由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可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所以,解得或,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