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析图能力读图析图能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判读内容,主要包括高度计算、地形类型辨别、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熟知典型图示]图图1 典型等高 典型等高线线地形地形图图图图2 分 分层设层设色等色等高高线线地形地形图图图图3 区域等高 区域等高线线地形地形图图[掌握判读技巧] 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断方法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一是根据等高线数值特征,判断海拔高低、相对高度大小等有关数值的计算;二是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数值特征判断地形类型,如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三是结合地形类型综合分析其应用 对于图对于图1 1来说,等高线比较简单直观,比较容易判断;来说,等高线比较简单直观,比较容易判断; 对于图对于图2 2来说,图中并无等高线,但区域的海拔是以高度表来说,图中并无等高线,但区域的海拔是以高度表来呈现的,判断时应特别注意。
来呈现的,判断时应特别注意 对于图对于图3 3来说,一般以区域图为主,其中绘有简单的两、三来说,一般以区域图为主,其中绘有简单的两、三条等高线,表示该区域的海拔高度和大致的地势起伏状况,判条等高线,表示该区域的海拔高度和大致的地势起伏状况,判读时注意其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和等高线大小的排列即可读时注意其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和等高线大小的排列即可•1.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查方向及其判读技巧考查考查方向方向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判判读读技巧与技巧与应应用用推算推算高度高度 判断判断地形地形类型类型 通过读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计通过读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计算某地的海拔或相对高度,数值算某地的海拔或相对高度,数值为为0 0表示海平面表示海平面 ①①陡崖或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陡崖或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高度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n(n--1)d≤ΔH1)d≤ΔH<<(n(n++1)d(n1)d(n为陡为陡崖或两点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崖或两点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d d为图中的等高距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②用用““十字相差法十字相差法””计算,求计算,求出最大差出最大差(A)(A)和最小差和最小差(B)(B),两,两地相对高度介于地相对高度介于B B~~A A之间之间①①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②②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 (海拔在海拔在200 200 m m以下以下) )、丘陵、丘陵( (海拔在海拔在500 m500 m以下,相以下,相对高度小于对高度小于100 m)100 m)、高原、高原( (海拔较高,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相对高度较小) )、山地、山地( (海拔在海拔在500 m500 m以以上,相对高度大于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100 m)、盆地、盆地( (中间中间数值小,四周数值大数值小,四周数值大) )五种基本地形五种基本地形①“①“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②②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海拔方面,山地与丘表现在海拔方面,山地与丘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高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高度方面度方面•1.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查方向及其判读技巧考查方向具体内容判读技巧与应用确定确定坡度坡度陡缓陡缓和地和地势势 (续表)①①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反之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反之越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越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②②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形坡形坡( (坡向下凹坡向下凹) ),反之则为凸形坡,反之则为凸形坡( (坡坡向上拱向上拱) );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凸;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凸坡视线常被阻挡,通视状况较差坡视线常被阻挡,通视状况较差 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线密集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线密集与稀疏,可根据与稀疏,可根据““坡度=垂坡度=垂直相对高度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水平距离””来来确定确定 •2.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按照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按照“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的规律进行判断。
的规律进行判断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在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的流向与河流处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上,河流的流向与河流处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 (3)根据河流的干支流进行判断,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流根据河流的干支流进行判断,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一个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一个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也可判断 [应用“读图规范”] [典例] (2012·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等高线地形图因其特征明显,如果对区域位置没有特别要求,有时没有明确的图名,而是隐含在图例中,由图例中的“等高线”可知此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应抓住等高线特征来解读 [应用“读图规范”](1)(1)图例中除等高线外,图例中除等高线外,经常有其他相关的地经常有其他相关的地理事物和比例尺,这理事物和比例尺,这些图例提供的地理事些图例提供的地理事物一般都与题目有着物一般都与题目有着直接的联系,如图中直接的联系,如图中的山峰、高程的山峰、高程(m)(m)、河、河流、湖泊、瀑布、桥流、湖泊、瀑布、桥梁等,这些地理事物梁等,这些地理事物与等高线息息相关,与等高线息息相关,是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是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
的关键2)(2)观察等高线特征主要从数值、大观察等高线特征主要从数值、大小、疏密、走向、弯曲状况、闭合状小、疏密、走向、弯曲状况、闭合状况、高低起伏趋势等方面去观察从况、高低起伏趋势等方面去观察从图中可知图示区域最高值为图中可知图示区域最高值为580 m580 m,从,从西向东地势先逐渐降低,然后逐渐升西向东地势先逐渐降低,然后逐渐升高,在河流处地势最低高,在河流处地势最低3)(3)观察河流流向,观察河流流向,确定瀑布与桥梁的确定瀑布与桥梁的上、下游关系由上、下游关系由图可知,桥梁位于图可知,桥梁位于瀑布下游瀑布下游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应用“读图规范”](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第第(2)题,设问是求桥梁附近河岸题,设问是求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相对高度解题关键有两与山峰的相对高度解题关键有两步:一是先求出瀑布顶部与桥梁附步:一是先求出瀑布顶部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二是求出山峰近河岸的相对高度;二是求出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
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 第第(1)题,设问是求题,设问是求Q地地的海拔高度,其解题关的海拔高度,其解题关键是确定出每条等高线键是确定出每条等高线的高度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该类图设问主要包括高度计算、地形类型判别、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要根据设问要求去图中寻找关键信息 [应用“读图规范”] [典例] (2012·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第四步:组答案,防失误第四步:组答案,防失误 该类图常涉及计算,要注意非等高线上的点是一个范围,因此图中的最大高差也是一个范围,要选择符合这个范围的最大值 第第(2)题,先求出瀑布顶部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题,先求出瀑布顶部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
瀑布位于桥梁上游,都介于瀑布位于桥梁上游,都介于200~~300 m,由,由“瀑布的瀑布的落差为落差为72 m”可知桥梁附近河岸海拔介于可知桥梁附近河岸海拔介于200~~228 m,,再根据山顶高度求出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山顶海再根据山顶高度求出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山顶海拔高度为拔高度为580 m,桥梁附近河岸海拔介于,桥梁附近河岸海拔介于200~~228 m,,由此可知两地相对高度介于由此可知两地相对高度介于352~~380 m,故选,故选C 第第(1)题,结合题干题,结合题干中等高距为中等高距为100 m,,可推知可推知Q点海拔介于点海拔介于400~~500 m,故选,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