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第一节 城市界定标准一、世界各国城市界定的标准与指标(P17) 二、我国市镇设置的标准与指标(P23)第二节 城乡界线的划分一、为什么要划分城乡?二、美国的城乡划分方法第三节 中国的城乡划分与统计口径一、中国的城乡划分标准(P24)二、我国城市地域和城市统计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及对策作业:l第二章 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是城市地理研究的必要准备和重要基础l重点: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市、镇建制标准多样性;城乡的划分的复杂性一、世界各国城市界定的标准与指标1、界定标准具有多样性: (看课本P17页) l(1)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如埃及l(2)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如智利 l(3)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划分城镇:如伊朗 l(4)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指标和密度指标相结合作为标准:如瑞典 l(5)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划分城镇:如巴拿马 l(6)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作标准:如荷兰 l(7)取两个以上指标作为标准:如印度l(8)其它标准:目前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没有明确的城镇划分标准人口规模人口密度非农人口比重行政区划基础设施等2、主要指标二、我国市镇设置的标准与指标P231、55、63、84、86、93年标准(可见不同时期标准不同)2、现行的城镇设置标准 设立地级市的标准( 93年) 设立县级市的标准( 93年) 设立建制镇的标准(84年)3、主要指标:人口、经济、基础设施1、55、63、84、86、93年标准(可看P23页)l1955年公布的第一个标准,规定聚居人口 10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
规定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 2000以上、居民50以上为非农业人口的居民区可以设置镇的建制l1963年国务院对上述标准作了较大修改设镇的下限标准提高到聚居人口 3 000以上,非农业人口 70以上 l1984年正式颁布设镇标准l规定20000人以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可以撤乡建镇;l总人口在20000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l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l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1986年设市标准又作了较大调整,l规定非农业人口 6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l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 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l或者总人口 50万以上的县,县府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l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市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可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1993年国务院对1986年的设市标准又作了调整见下页 2、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93年)P24表21l地方预算内收入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征收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其他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款收入等)l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非农业用水人口数城市非农人口数100%l城市用气普及率城市非农业用气人口数城市非农人口数100%l铺装道路长度:指除土路外,路面经过铺装宽度在3.5米以上的道路第二节城乡界线的划分一、为什么要划分城乡? 1、城镇人口 2、城市地域二、美国的城乡划分方法 1、美国的城市人口=UA+2500人的地方人口 UA=15000人的中心城市+外围密集区UA的局限 2、都市区 (定义、 MSA和UA 区别与联系、 我国都市区界定、山西都市区) 3、大都市带 (定义、特点、世界都市带、我国都市带的界定)一、为什么要划分城乡?各国界定城镇的标准多样,导致城市不可比,为了使世界城市可比,关键是确定可比的城镇人口 可见,进行城乡划分的目的是区分城市、乡村,统计准确的城镇人口 城镇人口是一个难以具体确定的概念(见北京市人口) 因为,计算城镇人口的前提是界定城市的地域范围而城市的地域范围没有一个不争的定义。
那么,什么是城镇人口?什么是城市地域?(请思考回答)北京市人口7种不同的规模(1987年)1、988万人:城市总人口(包括辖县)2、670万人:市区总人口(4个城区,4个近郊区,2个远郊区)3、574万人:城区、近郊区总人口4、547万人:市区非农人口5、511万人:城区近郊区非农人口6、450万人:建成区(built-up area)人口7、240万人:城区(City proper)人口资料l2002年底,北京市常住总人口为1423.23万人期中户籍常住人口1136.3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286.93万人,另有约100万居住不满半年的流动人口l四个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总数为274万人,人口密度为31458人平方公里,l四个近郊城区常住人口总数为614.5万人,人口密度为4790人平方公里,l十个远郊区县常住人口总数461万,人口密度为414人平方公里1995年重庆庆上海地区总总人口1512.41万1298.81万市区总总人口309.71万953.04万市区非农农人口95年、2002年237.78万393.42824.91万983.84中国最大城市是重庆还是上海?1、城镇人口 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
应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应指城市实体地域上的常住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l城镇人口的实质内涵-是居住在城市或集镇地域范围之内,享受城镇服务设施,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特定人群,它既包括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又包括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或城郊农业的农业人口,其中一部分是长期居住在城镇,但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2、城市地域l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是各国按城镇界定标准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l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地表的实际范围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城市化地区)l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文教、娱乐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大都市区、大都市带)l如果城镇的行政地域范围大体上就是景观地域上的城乡之间的分界线,那么问题就比较简单,城镇辖区内的人口应该就是城镇人口,以外的人口就是乡村人口见图一l但实际上相一致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不一致有两种情况l一是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了一定的乡村地域见图二l另一种是城市的实体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见图三l显然,这两类城市的辖区界线都不反映城乡界线,它们辖区范围内的城市人口是不可比的,前者偏大,后者偏小。
行政地域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实体地域图一图一图二图二图三图三l可见,为了确定城市实体范围而进行的城乡划分同确定城镇地位的标准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两回事,而不是一回事l为了解决城市实体同城市行政界线不相符合的问题,使城市和城市的比较能放在同一可比的基础上,常用的途径是对城市实体范围的划定使用详细的规定在这方面美国的处理方法比较完整,在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二、美国的城乡划分方法(P19)1、美国的城市人口=UA的人口+2500人的地方人口UA=15000人的中心地方+外围密集居住区外围密集区划分条件:以普查小区为单元,人口密度为指标需满足4个条件看课本P19 ) UA的局限2、大都市区(定义、我国与山西的都市区界定MSA和UA 区别与联系)3、大都市带(定义、特点、世界都市带、我国都市带的界定)1、美国的城镇人口城镇人口=UA的人口+2500人的地方人口UA(城市化地区)=15000人的中心地方+外围密集居住区(二者合计 5万人)外围密集居住区划分条件:(以普查小区为单元,人口密度为指标,需满足4个条件看课本P19 )美国的城市人口图示UA人口5万2500人的地方中心地方人口1.5万外围密集区外围密集居住区是否能归入某个城市化地区,需满足以下条件:l(1)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人口密度在每平方英里1000人(相当于每平方千米386人)以上的普查小区。
这些普查小区与其它符合条件的地域必须相连;若不相连,则与城市化地区主体之间的公路距离不得超过1.5英里(2.4km),且与隔断它们的这一不符合条件的地域一起,其总体人口密度必须在每平方英里500人以上;若隔离部分是水体或其它难开发地域,则公路距离可放宽到5英里;l(2)一个“地方”若包含有满足条件(1)的地域,并且该地域的人口占该“地方”人口的50以上,则将该“地方”全部划入城市化地区;如果该“地方”没有包含满足条件(1)的地域,或者即使满足条件(1)但该地域的人口不足该“地方”的50,则该“地方”全部排除在城市化地区之外;l(3)其它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英里1000人的地域,如果作为飞地被包围在满足密度标准的城市化地区中,而且面积不超过5平方英里,则可并入城市化地区;l(4)当城市化地区边界上有锯齿形缺口,缺口两侧地域满足人口密度标准,若缺口的开口端不超过1英里,深度至少2倍于开口端宽度,整个缺口面积不超过5平方英里,则可将缺口划入城市化地区1.5人口密度500人飞地l在美国也有少数城市,城市建成区小于行政地域若这样的市包含有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1000人以下、面积至少5平方英里的普查小区,则这种普查小区被视为乡村部分。
l如果这些城市乡村部分的面积合计占该市行政辖区面积的 25以上,或至少 25平方英里,这样的城市称为扩展城市(Extended City)l扩展城市无论在城市化地区以内或以外,在城乡划分和计算城镇人口时都要剔除掉其中的乡村部分UA的局限:l城市化地区边界易于变动,取得各年的资料比较困难各国城市统计数据是基于行政地域展开的l不能反映城市功能的影响范围随着城市发展中的离心扩散过程,以一日为周期的商业(购物)、教育(看城市电视台、读城市报纸)就业(工作)、娱乐、医疗等城市功能所波及的或联系的范围已经超出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l城市社会越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越频繁,城乡之间的分界也越模糊l为适应这种变化,就要求建立一种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常用的是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2、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lMA: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l每一个MSA至少有一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者一个至少5万人的城市化地区,且都市区的总人口至少10万人 (MSA大都市统计区,是定量表示MA的方法) l一个MSA由中心县(Central County)和外围县(Outlying County)两部分组成。
大都市统计区的含义:1、至少有一个5万人的中心城市或城市化地区,总人口10万以上 2、中心市所在县域为中心县3、邻接的县域至少有15%在中心县工作此外至少满足以下两条:a 外围县人口密度24人/平方公里或60人平 方英里b 至少有65%的居民从事非工作c 1970年的增长率至少在20%以上d 至少有5000人或10%的人住在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市大都市区10万人外围县我国都市区界定1、中心市的确定:凡城市实体地域内非农人口在20万以上者为中心市2、划入都市区的外围县、市必须同时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l1)、全县市GDP中,非农产业占75%(山西按60%)以上;l2)、全县市社会劳动力总量中,从事非农活动的占60%(山西按50%)以上;l3)、与中心市直接毗邻,或与已划入都市区的县市相毗邻l如果一县市能同时划入两个都市区,确定其归属的主要依据是行政原则按上述标准珠江三角洲可组成6个都市区,长江三角州可组成13个都市区京津唐可组成4个辽中南可组成7个详见详见 :城市规规划1998年山西都市区按1998年的资料山西可组成5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