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圆 题型解读10 圆动点的运动路径问题-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我****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0.13KB
约4页
文档ID:174103496
第3章圆 题型解读10 圆动点的运动路径问题-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_第1页
1/4

word版 初中数学题型全解10 圆动点的运动路径问题【思路梳理】1.两种运动情形:①运动轨迹是直线型;②运动轨迹是圆弧型2.解析技巧:抓住动点运动过程中的三个特殊位置点(起始位置、中途任意位置、结束位置),并把这三点连线,确定运动路线,再求出它的长度;【典型例题】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点P为BC边上的动点,连接AP,作PQ⊥AP,交CD于点Q,连接AQ,当点P从B点运动到C点时,线段AQ的中点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思路分析:抓住点O运动过程中的三个特殊位置点,连线确定运动路线①初始位置:点P的初始位置是点B,此时Q与C重合,AQ与对角线AC重合,AQ的中点O即为正方形对角线的中点O`;②任意位置:题目给的图形即是点O运动的任意位置;③结束位置:当P与C重合时,AP与AC重合,Q是PQ⊥AP的垂足,所以Q与C、P重合,AQ与AC重合,AQ的中点O仍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中点O`,把以上三个位置连线,可知线段AQ的中点O的运动轨迹是O`---O----0`这条线段上运动,而CQ的长度也是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则OO`是中位线,所以,当CQ有最大值时,OO`也有最大值.由于图中出现了“一线三直角”的典型模型,我们可以用代数办法来求CQ的最大值。

解题过程: 如图,连接AC,取AC的中点O`,取AQ的中点O,连接OO`,设BP的长为xcm,CQ的长为ycm,∵△ABP∽△PCQ,∴AB:PC=BP:CQ,即4:(4-x)=x:y,∴y=-0.5x*2+x=-0.5+1(0

①初始位置:当P在点A时,H、M均与A重合;②任意位置:题目给的图形即是点M运动的任意位置;③结束位置:当P运动到B点时,PH与BO重合,则M与O重合;把以上三个位置连线,可知点M的运动轨迹是为弧AMO.求弧长,必先找到圆心角和半径,利用垂径定理及相应角度,即可画出弧OMA所在的圆,再依公式算出点M的运动路径长解题过程:过A、M、O作⊙O`,依数学典型模型“两角平分线的平角问题”可得∠PMO=135,易证△OPM≌△OAM,∴∠PMO=∠AMO=135,由圆中四边形对角互补性质可得,所对的圆周角为45,∴则∠AO`O=90,∵AO=2,∴O`A=,∴的长度=,即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为.4.(1)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的中心O,边长为2,将其沿直线向右翻滚,当正三角形翻滚一周时,其中心O经过的路径长是___________(2)如图.已知正四边形ABCD的中心O,边长为2,将其沿直线向右翻滚,当正三角形翻滚一周时,其中心O经过的路径长是___________解析:(1)如图2,O点的运动轨迹是三个半径为,圆心角为120的扇形,所以路径长= 4903602Л√2=2√2Л(2)如图2,O点的运动轨迹是四个半径为,圆心角为90的扇形,所以路径长=5.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F分别从点A、D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出发,点E从点A向点D运动,点F从D 向点C运动,点E运动到D点时,E、F停止运动,连接BE、AF相交于点G,连接CG,有下列结论:①AF⊥BE;②点G随着点E、F的运动而运动,且点G的运动路径的长度为;③线段DG的最小值为;④当线段DG最小时,,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①②③2√5-2 S△BCG=8+(8/5)√5 Л 解析:①先证△ABE≌△DAF(AAS),可得∠ABE=∠DAF,∵∠DAF+∠BAG=90,∴∠ABE+∠BAG=90,即AF⊥BE;②∵∠AGB保持90不变,∴G点在以AB中点O为圆心,AO为半径的圆弧,由运动知,点E运动到点D时停止,同时点F运动到点C,∴点G的运动路径是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90,∴长度为90Л2180=Л③∵OG=固定长,∴要求DG最短,即求OG+DG最短,当O、G、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DG取最小值,,∴DG的最小值为OC﹣OG=﹣2,故③正确;④过G作BC 垂线与AD相交相交于点M,与BC相交于点N,∴GM//OA,∴∴,∴, ∴GM:OA=DG:DO,∴GM=2-0.4√5,∴GN=2+0.4√5,∴S△BCG=4+0.4√5∴故④错误;4 / 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