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申请书

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5.50KB
约17页
文档ID:102817168
工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申请书_第1页
1/17

附件1: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 请 书中心名称: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单位: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章) 推荐(主管)部门:中原区科技局 (签章)填报时间:2012 年03月14日郑州市科学技术局编制一、依托单位概况单位名称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单位性质1 1、企业 2、科研院所 3、高等学校 4、其他企业情况□郑州市科技自主创新工程企业 □郑州市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计划企业□国家级研发中心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发改委认定) □郑州市企业技术中心 □郑州市工程技术中心(发改委认定) □省百户重点工业企业 □省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地 址郑州市桐柏南路联 系 人周建章电 话037156611295电子信箱wenzhong-0@手 机13503851108注册资本(万元)500职工总数58技术人员数45中高级技术人员数31 指标(万元)年度销售收入净利润税收资产总额固定资产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2008)年 %(2009)年 %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员配置情况姓 名年 龄学 历职称/职务现从事专业工作单位魏军生43本科高级工程师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朱一儒63大专高级工程师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崔光照55博士教授信息工程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甘勇47博士教授计算机技术郑州轻工业学院武少峰48大专工程师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玉和38大专工程师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郑新华37硕士高级工程师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俊杰26本科工程师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古昭新56大专高级工程师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白进卿58大专高级工程师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三、建设“中心”的目的和意义,行业发展对“中心”建设的需求情况 一、建设“中心”的目的和意义1、 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煤矿(包括国有重点煤矿、国营煤矿、乡镇煤矿、个体煤矿等)年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仅次于交通运输事故,列第二位,因此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给予充分和高度重视。

对煤矿救护自身来讲,提高抗灾水平和能力,提高救灾效果,历来是业务范围之内经常研究的课题通常情况下在矿井灾难发生之后,往往将原有的通信线和各种管路损坏,通信系统瘫痪将导致被困人员与地面救援人员无法联系,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营救,这也是矿井救援工作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目前常用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因为传递信息使用的电磁波无法穿透底层,不能在井下使用D”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通信领域,它不同于现在世界上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方法(包括各种频率和波长),也不同于光纤通信,激光通信等实践证明国内外频发的种种矿难,在上述通信设备损坏后,很难实施有效的通信和救援,本技术采用土质和水的导电性能、岩石等固体的传声功能,将矿难人员的求救信号,经传感器电子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编码,倍频,脉冲,功效等电路处理后,实现地面与地下的信息联络由全方位“D”波发射器导入地下,以“D”波形式传输给地上接收器,完成“D”波求救信号的发射,信号由全方位“D”波接收器接收后,经高增益放大,滤波,降噪,编码,检波,功效等处理后,即完成求救信号的接收,即可迅速营救本系统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填补国内甚至国际地波通讯的空白2、 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目前,中国煤矿生产正走着一条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回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道路,安全问题特别突出,经常发生矿难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称:近年我国平均每7.4 天发生一起特大煤矿事故,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03 年我国煤矿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采煤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

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 倍,南非的30 倍,据统计,2001-2004 年10 月共发生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188 起2002年至2011年这10年中,中国矿难死亡人数高达41064人,2001年10月7日阿富汗战争开战到2010年2月19日,这8年半中在阿富汗美军死亡人数整1000人,矿难人数是在阿富汗美军8年中死亡人数的41倍在这个和平的年代,矿难带来的伤亡已远远高出战争带来的伤害其中很多的伤亡都是因为井上井下中断联系,没有及时的通信而带来的后果目前,由于我国矿井救援设备比较落后, 救援技术发展比较缓慢, 致使救援指挥通信不畅,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援任务的指挥决策在矿井救援工作中, 指挥调度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救援效果, 许多事故发生后出现救援工作开展不及时或进展不顺利的现象, 错过了最佳救灾时机D”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通信领域,它不同于现在世界上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方法(包括各种频率和波长),也不同于光纤通信,激光通信等……因为以上种种通信方法,在矿难发生后原有的通讯条件已经破坏,导致各种通讯方式无法实现地下与地面的信息联络 实践证明国内外频发的种种矿难,在上述通信设备损坏后,很难实施有效的通信和救援,本系统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建设“郑州市矿山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D”波通信系统应用于矿难救援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救援过程中通信系统瘫痪导致被困人员与地面救援人员无法联系、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营救的局面。

因此,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于我国矿难救援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进步意义3、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成立“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研发项目转化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需要本中心的组建可以有效地提升矿难救援的效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目标是成为行业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的基地,成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集散地、扩散源和转化的平台,积极对行业提供服务,发挥对行业的技术辐射、转移和扩散作用,发挥骨干带动和示范效应,形成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带动本行业和领域技术水平提升采用信息化、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的矿难救援系统进行技术提升,提高救援效率及管理水平是当前我国矿业开采行业技术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技术难题,也是关键问题围绕这些难题,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研发矿难救援技术,开发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人民生命安全、降低生产成本的矿山安全产品,开发具有较高通用性、实用性、开放性和可靠性的新型信息化设备,将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为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对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工程中心。

根据我国矿山安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行业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本中心对上述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为行业内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同时,运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优势,接受行业有关企业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积极开展国内外技术装备的引进与创新,成为我市行业内企业吸收先进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为我国矿山开采行业企业培养、聚集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工程技术培训,积极参与本行业技术标准规程制订工作与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电气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科研机构等高等院校及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全方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为我国矿山开采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二、行业发展对“中心”建设的需求情况1、国内需求状况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从2001年到2011年底,我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256起,平均4到7天一起2004年1月至11月间,我国共有5286名煤矿工人死于事故。

2005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就达到2672人,同比上升3.3%,其中特大事故死亡704人,上升114.6%横向比较,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吨,我国煤炭产量为16.7亿吨,约占全球的35%,全球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8000人,我国为6434人,占全球近80%,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接近4,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 目前,在国内,由于矿山开采条件复杂、井下环境十分恶劣,以及电磁干扰复杂、作业人员密集等因素,矿山灾害和事故隐患多,特别是重大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改变矿山安全和应急救援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提高瓦斯爆炸等灾害防治与应急装备的整体水平,加快新兴矿山无线技术理论和技术研究势在必行近年来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已成为矿山安全技术装备等行业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技术在国内市场潜力巨大2、 省、市需求状况近年来河南省矿山救护体系日趋完善,救援力量日益增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但卖矿开采技术仍需改进,矿难发生情况仍然不容乐观,重特大事故仍然多发从2007年到2011年期间,河南省发生20起,死亡人数达到300多人2008年河南洛阳新安县发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0人遇难,登封郑州贤工贸有限公司2矿井发生瓦斯爆炸,37人遇难,2009年河南灵宝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3人遇难,平顶山新华四矿发生瓦斯爆炸25人遇难,2010年伊川国民煤业矿井发生瓦斯爆炸,造成46人遇难。

从这些矿难发生后,事故救援情况看,很多矿难都是在事故发生后缺乏一种有效的通信工具,一些矿工无法联系,而不能确定遇难矿工所在位置,造成最终无法营救,错过了营救的最佳时机目前,河南省境内有独立矿山救援单位26个,目前尚无一家配备新型救援通信技术,部分仍在使用我公司此前研发的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技术,因此省内市场尚处于空白阶段,需求潜力巨大四、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总体目标围绕矿难救援通信技术应用领域,根据矿山开发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及相关行业标准、产业技术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同时着眼于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以矿山救援技术产品为主体,涵盖专业研究、技术支持、业务培训、成果转化等业务,开展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为采矿安全、行业市场的经济运行提供成熟的、完善的矿难救援通信产品和技术支撑努力将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矿难救援行业内集产品开发、科技创新、信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训等多项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科研和推广平台通过不断科学实践,确立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内矿难救援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推动我国矿难救援装备事业的发展。

二、近期目标1、科研开发目标矿难救援行业面临的是国际性的竞争,因此工程中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