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考点07 现代文阅读(考点清单)-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专题复习与模拟测试

s****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18KB
约12页
文档ID:594048874
语文考点07 现代文阅读(考点清单)-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专题复习与模拟测试_第1页
1/12

专题07 现代文阅读 八大常见考点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一)标题的含义1.常考题型(1)联系全文,理解文章标题“××”的内涵2)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以“××”为题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含义的理解4)作者为何不用“××”作为标题?2.答题模板表层含义(本文、文章内容等)+深层含义(情感、主题)或:××(题目)指……(释义:可以是表层意义,也可以是深层意义),点明(或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线索、写作对象、故事环境、主要内容、主旨)二)标题的作用(或妙用)1.常考题型(1)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为题有哪些作用?(3)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4)文章以“××”为题,好在哪里?(5)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以“××”为标题的妙处2.答题模板根据不同的问法,从下面几个方面选择作答1)内容: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2)结构:贯穿全文线索3)主旨:点明(暗示、突出、凸显)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4)手法: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5)效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示例:(1)××(题目)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题目)富有诗意(新颖),为全文营造了……的氛围+效果(常用词: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赅,发人深思,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拟(改)写标题1.常考题型(1)请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请为选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3)本文取题为“×××”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说你的理由4)文章为什么以“×××”为题,而不以“×××”为题?请说说你的理解5)文章标题能否换成“×××”?(或文章原标题是“×××”,现在改为“×××”,你认为哪一个标题好?)为什么?(6)有人认为标题改为“××”更合适,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分别从内容、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2.答题模板与技巧(1)解答分析文章取题原因类试题,既要结合标题的特点(含义及作用),又要联系文章主要内容、情感主旨等答题时,重在将题目与文章对接,从内容、结构、情感抒发、主旨表达、表达效果等方面答出标题的独特之处2)解答标题选择类试题,一般遵循以下步骤:①表态(如选择标题“××××”)。

②从含义和作用等方面分析所选择标题好在哪里3)解答标题替换类试题,一般遵循以下步骤:①确认回答题干回答用语用“好”或“不好”,“能”或“不能”如果是作者改的,通常是“好”或“能替换”,如果是命题人改的,通常是“不好”或“不能替换”)②分析语言特点及风格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③联系文章中心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到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有哲理的句子等,看标题与中心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④比较置换点优劣点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上回答当然回答时不一定面面俱到拟写标题的角度主要人(事)物主要人物及人物显著特点《老王》《紫藤萝瀑布》主要事件提炼文章叙事内容拟写标题《散步》文章线索文章主要事物线索《背影》《台阶》《一棵小桃树》文章主旨作者情感、哲思感悟《白杨礼赞》《我为什么而活着》二、概括内容1.常考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概括)(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第×—×段所写的事件3)围绕某人/物概括文章主要事件。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5)根据文章内容,结合示例将情节补充完整6)阅读全文,概括××的(性格)特征2.答题模板(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时间、地点有时可省略);(2)人物+事件(多个事件主语要一致);(3)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4)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刻画了……的形象,暗示了……抒发了(呼吁)……三、词语(一)理解词语含义1.常考题型(1)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或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2)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谈谈第×段“……”这句话中,两个“××”的不同含义4)结合上下文,体会下面各句中“××”的含义5)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刻(深层)含义6)“××”词在句中(文中)指代什么2.答题模板(1)“××”一词原指……(词语本义),这里指……(语境义或修辞义),在文中起到了……作用(表达了……的感情)关键词含义=字面义+语境义+对中心、主题的作用)(2)该词本指……(本义),在这里指……(语境义),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表现了事物……的特点/使表达生动形象3)指代题:①指示代词:在上下文中找,一般先往前找,再往后找,由近及远地找。

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②非指示代词:从理解词义入手,找到关键词句,把指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代入原句,看与原文的思路、意思是否一致二)重要词语的作用(或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1.常考题型(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或“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或体会加点词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2)结合全文的主题,本文中的“××”词象征什么?(3)段中写“××”词语的用意是什么?(4)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2.答题模板方法(选准赏析角度)+作用(表达效果+情感)(1)从描写角度赏析这句话是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描写,运用了“××、××、××”等动词,描写出了××人的……,表现了……的品质(心理、性格),表达了……的情感 (2)从词性角度赏析A.动词:“××”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地表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B.形容词:“××”这个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有……的作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C.叠词:“××”这个叠词,音韵和谐(节奏感强),使……(事物)的……特点跃然纸上。

D.副词:“××”这个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了……(物体)的……特征 (3)从修辞角度赏析“××”词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对象)……特点(状态),突出……(主题),表达…… (思想情感)4)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词运用××(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突出……主题(表达……的思想情感)5)从词义的角度赏析主要从词语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的角度赏析适合分析无法从词性、修辞、写作手法角度赏析的词语分析词语本义+分析在文中的具体意思(即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写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此外还可以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等角度赏析三)词语的选用、替换或删除1.常考题型(1)对“××”词语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或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替换为“××”可以吗?为什么?(3)如果把“××”换成“××”,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句子中 “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2.答题模板(1)替换题:不能替换,因为原词的意思是……,该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表达(反映、突出)了……,如果换成“××”,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用原词更生动、形象等2)删除题:(一般是)不能删除,因为该词起修饰(限制)作用,更生动形象地人物(事物)……的感情(特点);该词强调了上文……内容,与上(下)文是……关系;删去后……(不好的表达效果),所以不能删去四、句子赏析(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常考题型(1)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划线句子2)请指出语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找出一例简要分析3)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2.答题模板(1)比喻、拟人、夸张(描绘类)形象生动的写出……的……特征,抒发作者… …情感2)排比、对偶、对比(结构类)结构整齐,加强……语气,增强语势3)反问、反语、设问、反复(语气类)加强语气、语势,抒发作者……情感, 激发读者的……感情也可以用下面的模板: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格作用)地刻画了(表现了、描写了)……,表现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的……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从描写角度赏析1.常考题型(1)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答题五步:(1)判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其内容3)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心情)。

4)突出了人物什么性格(精神品质)5)揭示出了文章什么主旨2.答题模板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细致生动地点明了(写出了/抒发了/交代了)……三)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角度赏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1.常考题型(1)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答题模板通过运用“××”等词语,准确传神地写出事或人……心理或心情,表现人物……品质或感情四)从句子的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1.常考题型(1)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答题模板①议论句:揭示……的道理,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②抒情句:抒发(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③描写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心情、感情等)五)从句子语气(句式)的角度赏析①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②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③反问句:加强语气,使感情更强烈(或使观点更鲜明)④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2.答题模板这是一个……句,……(内容+表达效果),表达了……(六)任选角度赏析(或不限制角度赏析)1.常考题型(1)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

2)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答题模板 根据所给句子选定恰当的赏析角度,按照对应的答题模板作答赏析句子的一般答题格式: 这个句子运用了(修辞、描写角度、词语……),写出了(内容、特点等),表达了(作用、效果、情感等)五、段落的作用(一)开头段1.常考题型①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或: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②第1段能否删除,为什么?③首段内容是否多余或重复,为什么?④本文开头写的内容看似与文章主题无关,能删掉吗?为什么?2.答题模板①结构上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②内容上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温馨提示】(1)开头不一定是指第一段,也可以是前几段或者前几句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