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表格类别]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72KB
约2页
文档ID:458564999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表格类别]_第1页
1/2

卡点计算及测卡步骤卡点计算公式:L = KΔL/ΔPK = 21·FL 卡点深度 (米)K 计算系数 (可以从表格中读取)ΔL 平均身长量 (厘米)ΔP 拉力 (吨)F 管体截面积 (平方厘米)钻杆计算系数K值表:外 径壁 厚K 值备 注2⅜7.112249API2⅞9.195387API3½9.347491API11.405583API4½10.922745API57.518593API 9.195715API 5½9.169790API10.541898API(3)测卡操作:1)检查井架、绷绳、地锚、游动系统、提升系统等部位是否完好,指重表是否灵活好用2)将吊卡扣在最后一根下井管柱上挂上吊环3)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比井内管柱悬重稍大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一次上提拉力,记为P14)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一个标记,作为A点5)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一次上提拉力50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二次上提拉力,记为P26)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二个标记,作为B点7)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B之间的距离,记为λ1。

8)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二次上提拉力50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三次上提拉力,记为P39)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三个标记,作为C点10)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C之间的距离,记为λ211)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三次上提拉力50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四次上提拉力,记为P412)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四个标记,作为D点13)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D之间的距离,记为λ314)下放管柱,卸掉提升系统负荷15)计算三次上提拉伸力及三次平均上提拉伸力,单位符号为kN第一次上提拉伸力Pa= P2—P1;第二次上提拉伸力Pb= P3—P1;第三次上提拉伸力Pc= P4—P1;平均拉伸拉力P=(Pa+Pb+ Pc)/316)计算三次上提拉伸的平均油管伸长量,单位符号为cmλ=(λ1+λ2+λ3)/317)也可根据两次上提拉力的差(P2—P1)值和相应的伸长量差值(λ2-λ1)求出相应的拉伸力P和伸长量λ值1图表记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