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专业名词的规范应用 占占 位位 n顾名思义即占据了空间的意思,炎症、 肿瘤、水肿、寄生虫等很多病变均可占 据生理结构的空间,因此此词并无特指无特指 肿瘤的内涵肿瘤的内涵人们往往将“占位”或“占位 性病变”理解为为“肿瘤”的代名词,甚至在 诊断报告中直接使用“×××占位”的表达方式是错误的n英文中使用“肿块效应”(mass effect)表达 上述内涵,是一种描述性用语,不是诊 断用语n因此在诊断报告、文章或文献中,不宜使 用“占位”或“占位性病变”作为专用名词 代替“肿块”或“肿瘤”的表述最好使用“ 具有占位具有占位( (或肿块或肿块) )效应的病变效应的病变”来表述 占占 位位 分辨率和分辨力分辨率和分辨力 n随CT、MRI的发明和迅速发展,“分 辨率”一词(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使用相当频繁率”是“比 率”的意思,如空间分辨率是用“线对 (Lp)/mm”表示关于“分辨”的描述实际 上有2种内涵: ( 1 )是指具体的物理学参数 ,如Lp /mm、帧(F)/s等; ( 2 )是指分辨 的能力 分辨率和分辨力分辨率和分辨力n英文中,当具体指物理学参数时使用 “rate”,如“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rate)为14Lp/mm”。
当泛指分辨的能力 时则不用“rate”,如肺、鼻旁窦等高分辨 (力)HRCT (high resolution CT) “resolution”在英文中为“分辨能力”,而没 有“率”的内涵 分辨率和分辨力分辨率和分辨力n一般来讲,当讲述具体参数或专门讨论具体参数时使用“分辨率”当讲述非具体参数的时 “分辨”的描述指的是“能力”,应使用“分辨力”,图像、影像、成像、显像 n医学影像学中,凡各种检查设备产生的、以模拟方式显示的、用于诊断的图像应使用特定的 名词——“影像”当从物理学的“图像处理”角 度讨论及表达非模拟方式的画面时则使用“图 像” “图像”应用的范围很广,统计图、线图、 示意图等均使用“图像”表述n英文中,图像(picture)和影像(image)为不同的词汇 图像、影像、成像、显像n“成像”(imaging)是指一种过程,实际上 任何一种“影像”均需经过“成像”的过程 n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 或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 指的是一种成像方法,很多人将英文 “graphy”一词译为“造影”是不恰当的n因为,此类技术根本没有使用对比剂,或即 使用了对比剂,成像原理与单纯的血管造 影检查也完全不同。
类似的、经常被不 恰当地使用“造影”表述的还有“MR椎管 成像”、“MR胆胰管成像”、“MR尿路 成像”等图像、影像、成像、显像图像、影像、成像、显像n“显像”是专门用于核医学的、检测置 入体内的显像剂发射的各种射线、继而 形成模拟影像的核医学成像过程由于 词汇内涵的成像过程与放射学成像过程 不同,“显像”一词用于核医学以外的领 域是错误的 “超声显像”、“MR显 像”等不恰当的表述,应当纠正 重建与重组 n自从CT问世以来 “重建”(reconstruction)的概 念广泛使用为现代数字化成像中重要处理过程 在层面采集方式的CT中,显示的横断层面影 像是从采集的原始数据直接“重建”而来的n螺旋CT和MRI问世以来,除经原始数据重建 的横断面影像外,计算机还将这些横断面影像作 复杂的后处理并显示,这些根据“重建”影像数 据作进一步处理的过程叫““重组重组””(reformation) 重建与重组n大多数临床工作中涉及的是“重组”处 理过程,如“3D重组”、“多平面重组” 、“曲面重组”此外,最大密度(或强度 )投影(MIP)、最小密度(或强度)投影 (MinIP)、遮蔽表面显示(SSD)、容积再 现(VR)、MR(或CT)内镜、CTA等均 属于“重组”处理过程。
对比剂 n为影像学检查中用于增加或降低正常组 织与病变组织对比的物质n传统放射学,使用阳性或阴性对比物质 突出特定腔隙结构的对比,即造影检查 ,如胃肠道造影、胆系造影、泌尿系造 影、支气管造影、血管造影等,相应的 对比物质被称为“造影剂”对比剂nCT、MRI问世以来,同样可使用对 比物质增加影像上特定的组织或病变的 对比,但方法、原理与效果和传统的造 影检查完全不同,故对于用于传统与现 代的影像学检查的对比物质使用“对比剂 ”比“造影剂”更能体现其内涵n在超声与核医学检查中使用的增强影像 对比物质,同样宜称 “对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