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可修改)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71KB
约9页
文档ID:297755733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可修改)_第1页
1/9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 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1 遗忘历史就是背叛!古往今来,中国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中日关系也一直分分合合,战争不断,中日本已相对平静的关系也因近日来的钓鱼岛事件在此到达风口浪尖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最大的、响彻中外的战争就是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国作为日本侵略的太平洋战场,遭受了难以计量的巨大损失 昨天看了电影七七事变,感慨良深,我进一步了解了抗日战争的事发原因,那是多么的无耻和可笑!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就像一个无赖,无理取闹;就像一个强盗,强抢中国;就像一个窃贼,深夜行事……可恶至极! 影片内容大致如此1937年的北平阴云笼罩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扩张有恃无恐,平津危在旦夕为了打通卢沟桥这一军事要道,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挑衅7月7日深夜,日军以寻找一名士兵为借口,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被我守城部队拒绝,日军不断制造事端引起双方交战日军遂大举进攻卢沟桥,并进一步扩大战事,直逼北平城,华北十分危急。

平津各界爱国人士,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纷纷奋起声援29军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表明了抗日的态度29军军长宋哲元,虽然上下逢源,但他有反抗日本的民族自尊,决定全面抗战 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亲临战场,指挥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打击日军动用飞机、大炮,控制了中国军人的战斗能力,二位将军率军以死相拼,先后战死疆场,以身殉国,表现了一代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和不朽的民族精神29军在日军的强攻下伤亡惨重,宋哲元为了保存实力,决定撤出宛平城在29军处境最艰难之时、张自忠挺身而出,只身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北平的各界人士纷纷奋起抗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中华民族焕发出空前的觉醒,此等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我们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七七事变”之前的中国,在分崩离析的思想中艰难跋涉无论是社会政治还是社会心理都在从专制向民主,从帝制向共和转型形式上的内战和思想上的内耗,其实远远没有解决中国人民族性的弱点和心理观的封闭。

七七事变”的发生,用最简单也最残酷的丛林法则告诉中国人,这个世界总有许多残暴和血腥,不反抗就会灭亡 在21世纪,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特别珍视和发扬日本军国主义在和平年代仍然阴魂不散,日本极右势力极力通过各种方式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中国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尊重和正视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一个以宽容、和善、仁义作为道德标准的民族,开始在一种痛苦中学会以血还血、扞卫生命和民族的尊严70年过去了,之所以还在纪念“七七事变”,并不是仅仅纪念那个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日子,而是纪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八个年头,所要怀念的英烈也不仅仅是“七七事变”中抗敌的勇士,而是整整八年抗日战争中死难的所有勇士和平民因此,每一次的“七七事变”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都有充分的理由用最隆重的心态去怀念和反思 现在,“七七事变”纪念日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这个符号寄托了中国人在近代和现代国际政治上太多的尊严和荣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奋不顾身的守护这分尊严和荣誉!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2 1937年7月7日,一个令全国人民都难以忘怀的日子。

日本,这个充满罪恶的国家,向我国发起进攻,企图夺下卢沟桥 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奋起反抗,战士们拿起手中的刀向日本人砍去,他们愤怒、仇恨经过激烈的战争后,卢沟桥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小日本终于被打退了 可是日军并不甘心,准备再次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他们调兵遣将,不断的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攸关的关头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祖国流血!”的口号 可最终中国战败了在七七事件爆发后,全国人民都意识到了:“中国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战胜敌人,战胜日本中华民族觉醒了经过8年抗战,8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的抗战,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中华人民拥有着崇高的气节在电影中,宋哲元母亲大寿之日,日本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拒绝,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

浩然正气,令人起敬 中国人,并不是外国人俗称的“东亚懦夫”,中国人,只要一站起来,就会震惊全世界中国就像腾飞的巨龙,飞速发展着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3 一段历史,可以浓缩为一部电影;一部老片,可以展现出民族精神;一番感悟,可以表达出爱国情怀七七事变”想必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小时候听爷爷讲抗战故事,上学后听老师讲抗战故事,长大了去博物馆亲身感悟抗战精神而在观看了《七七事变》这部经典老片后,使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 79年前的今天,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北平城外,卢沟桥畔,蜿蜒流淌的永定河沉淀了一个国家的血难,沉默不语的卢沟桥石狮目睹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的斗争国难,家难,人难今天,让我们再度打开久已尘封的历史,再次回到历史上的今天,鲜血染红山河,哀思祭奠恩仇 七月七日,这一天我应该做点什么,因为它之于一个中国公民,就像阵痛之于新生,分娩之于母亲我将重温历史,让它从宛平城、卢沟桥的那一页开始翻起,从29军37师219团还击的枪声中开始寻找,我的可敬祖辈们奉献和创造的历史荣光七月七日,我必须让浮躁虚华的心在它面前沉静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痛有乐、有屈辱与荣光的中国公民。

伴随黎明清风的吹拂,我将捧起一首战斗史诗,一首刚刚被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的无名氏之歌,它是写给当年战斗在最前线的29军的伟大颂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立功报国在此桥!” 在它的雄壮节奏和音韵鼓动下,我没有理由不亢奋,没有理由不落泪,将一个男人的泪,献给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为理想而战的光荣先辈,这是一种荣耀,是我作为中国公民的莫大荣幸我期待穿越时空的心灵感知,期待自己被物质文明泡软的心能像他们一样坚强和坚韧、执着而无畏 在卢沟桥的石狮注视下,那片历史阵痛之地,国民觉醒之地,战士奋起之地,我们有责任带着一颗负疚的心,去那儿凭吊,去那儿缅怀,用心和魂去抚摸与眺望当夕阳像先辈的背影一样投挂在我们的脸上,当夏日之风裹着刚烈传奇的故事扑面而至,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恭候与迎接,像一座石狮一样向它、向他们致敬,永远,永远,因为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4 今天我们观看了《七七事变》的爱国电影我心中的感触很大 在这部影片中,我知道了日本人曾经侵略过中国中国的老百姓深受其害,许多人离开妻子、儿女,上阵去抗日,可最总大部分人战死沙场一去不回。

在日本刚开始攻击我中国的百姓,占领我们的土地的时候,当时的领导人蒋介石认为日本是弹丸小国,不足以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坚持不抵抗的政策,而我们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主席认为应该全面反击,导致了东北、华北等地的沦陷,就是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我们富饶的东北地区被占领了,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难道蒋介石口中的造不成任何威胁就是这个意思吗?当看到这里,我心里仿佛生起千丈怒火,多少祖国的花朵在家园被一群外国人践踏、踩踏,当时有一个场景,日本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说:这是中国的馒头,想吃的话就去攻打中国,因为那是我们的土地!日本人的野心是何其之大?而这时的中国领导人蒋介石还没反应过来,等到八年抗战结束,已经有数不清的战士死在战地,像南京大屠杀中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没能幸免,在这段时间里,涌现出很多爱国英雄人物拼命地抵抗,在这屈辱的历史中写下了一卷又一卷不朽的传奇 现在国家强大了,有了自卫的能力,而那些英雄却没有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因为他们已经永远永远地长眠于地下了…… 看完了影片,我想起了上个学期学过的一句话,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出力,让这样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5 在七十六年前,宛平城外的卢沟桥上响起了一阵枪响,拉开了七七事变的序幕,也即卢沟桥事变。

这个事件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他们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丑恶事件! 在那天晚上十点,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我国的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展开激烈的战斗,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从这可以看到,日本早有计划,其险恶之心人尽皆知 影片中有几处情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情景之一,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70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

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 情景之四,中国国民党第29军有个叫赵登禹的师长,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话虽然简短,但却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却遭到了国联的羞辱,提出了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唯有强大,唯有崛起,唯有发展才能让我们挺起腰杆站在世人面前,向世人骄傲宣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

然而,最近菲律宾的挑衅、日本对钓鱼岛事件的态度却让我们提起了警惕,我们还没有那么强大,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