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1)-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旭***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3.88KB
约8页
文档ID:348727913
6.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1)-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课文,属于古典小说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作者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作重点领会一、教学目标:1. 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命运发展变化的脉络2.清小说的情节,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总结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3.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并研究形成的原因4. 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细节把握人物性格并初步形成表现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分析小说情节,体会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的小说主题,深入认识到造成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

1、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2、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对于古典小说要能整本阅读,课前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章节情节的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在预习的基础上,默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展示,梳理文章线索和故事情节,并能复述课文情节二、 导入揭题 由歌曲《好汉歌》导入三、 预习检测 1、抽点一位同学介绍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其余同学补充 2、抽点一位同学交流对水浒人物的看法四、 明确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出示目标,全班齐读明确五、学生活动设计【驱动性问题一】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活动一】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理清文章的情节活动步骤:1、小组交流,组内补充、订正 2、抽一个小组到黑板上展示 3、其余组进行补充、订正,达成共识点拨:沧州遇故知→买刀寻仇敌→接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引子: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包括插叙林、李对话作用: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开端(2-5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仇敌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发展(6-9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高潮和结局(10-12):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雪夜杀敌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活动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理出文章的线索活动步骤:1、抽点一位同学进行复述,其余补充 2、学生理出文章线索点拨:故事以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为明线,陆虞侯等人的密谋杀人为暗线,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反思总结:概括故事情节时应按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把握小说的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教师课后反思总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紧扣文中故事情节,联系上下文,运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准确、全面、多角度地分析林冲的性格特征一、 导入揭题:回顾故事情节:沧州遇故知→买刀寻仇敌→接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二、明确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出示目标,全班齐读明确三、回顾旧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回顾(抽答)四、学生活动设计【驱动性问题一】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表现林冲思想性格的语句,随着情节的发展,林冲的思想性格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活动一】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展示:分析林冲的思想性格,画出林冲性格发展的示意图情节沧州遇故知买刀寻仇敌接管草料场雪夜杀仇敌描写手法性格特点活动步骤:1、学生独立画出能表现林冲思想性格的语段并完成上表 2、小组交流讨论,组内相互补充,订正 3、由一个小组进行板演展示,其余进行补充订正 4、学生总结林冲的思想性格特征:请用一句话说说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或抽点)教师点拨预设:1、林冲的思想性格:(1)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作为一个禁军教头,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携,他对他的顶头上司毕恭毕敬即便是刺配沧州,言及高俅,仍称之为高太尉这给人的感觉是林冲受罪乃因自己有过在前而反观林冲之前的表现,无一不是逆来顺受      (2)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课文先借李小二的话“林教头是一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侧面传达出林冲这一性格特征当他得知陆谦、富安追至沧州欲加害于他时,不禁大怒,四处寻仇,最后在山神庙手刃仇敌,上了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3)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作为达官显宦,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课文开头有关林冲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插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先将草屋里火炭盖了;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此时课文这样描写: (林冲)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活动二】每一个情节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林冲的性格特点,并说说是什么原因让林冲思想性格出现质的转变,走上了杀人反抗的道路?谈谈本文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步骤:1、学生独立思考 2、抽点回答,由一位同学绘出林冲思想性格动态图,其余同学进行交流补充 3、学生自由发言,探究林冲思想性格的转变原因教师点拨预设:林冲思想性格变化的动态图: 反 怒 忍 忍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

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主题:本文通过林冲由逆来顺受到杀人上梁山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狠毒凶残,说明人民只有反抗才有生路,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五、反思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师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有关伏笔描写的语句,结合已有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展示,分析这些语句的作用二、 导入:复习人物形象分析方法三、 明确能力发展目标:出示目标,全班齐读明确四、 学生活动设计:【驱动性问题一】课文开头一段在正话之前的一段“闲话”有什么作用?【活动一】学生快速阅读第一段,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分析这一段“闲话”的作用活动步骤:1、 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补充 3、抽点一个组进行交流,其余小组补充活动预设: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

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插叙内容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的渊源,引出下文李小二偷听报信的情节教师精讲伏笔的含义,伏笔的含义:文学作品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活动二】学生快速找出文中其他伏笔的语句,进行品味、赏析活动步骤:1、 学生独立勾画并批注2、 小组交流、订正3、 抽同学汇报交流:例如买尖刀,庙里的石头,与店小二之间关系的介绍……反思总结:伏笔的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第四课时一、 学习目标:研读课文,勾画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结合已有知识,通过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展示,对环境描写的语句进行品味,分析环境的作用二、 导入:复习伏笔相关知识三、 明确能力发展目标:四、 学生活动设计:【驱动性问题一】课文题目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课文中几次写到“风雪”有什么作用?【活动一】找出文中写风雪的语句,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交流,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活动步骤:1、 学生独立勾画并思考2、 小组交流讨论,组内订正3、 抽一个小组进行交流,其余小组进行补充教师点拨预设:(1)直接描写风雪: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作用:分析预设:课文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