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教学设计姓名:王婷婷学校:利辛县阚疃中学设计主题:人音版高一音乐鉴赏第八单元《贝多芬》设计思想: 1、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变机械、被动地学习为主动积极的探索式学习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从“传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学,并激发他们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3、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强调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渗透相关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经历及其作品,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基础知识2) 过程与方法:能够会唱《欢乐颂》的音乐主题;并能看懂4拍子的指挥图示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加强学生对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及贝多芬精神的认识教学内容:(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欣赏 (2)在教师的引领下,掌握几个音乐主题,特别是《欢乐颂》主题 教学重点: 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教学过程:1.课题引入师:有一首乐曲评论家们将它比作“火山的爆发”“花岗石的熔岩”,那么这是首什么曲子呢?它就是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同学们想听听它的旋律吗?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乐曲,聆听的同时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 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并选出内容表达的正确选项:( A )A、 又名《热情奏鸣曲》B、该曲表达的是一种含蓄、优美的情感C、以歌颂为主题,曲调庄重舒缓,辉煌灿烂D、此曲如莎士比亚的名篇《暴风雨》一样,也是表现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大无谓的精神(2)请同学们选出《第23钢琴奏鸣曲》的作者(C )A、 莫扎特B、 海顿C、 贝多芬D、 巴赫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五节贝多芬”(板书)2、 讲授新课师:贝多芬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故事?(1) 通过多媒体,并用课件出示贝多芬图片,介绍贝多芬一生的曲折经历和创作的作品贝多芬(1770_1827),德国伟大音乐家,世界音乐史上的巨人 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其中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这是他在交响乐领域中伟大成就的总结;它集中地体现了他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贝多芬是音乐史上伟大的开拓者,他的音乐表现出他那巨人般的英雄性格,不断地给人门增添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贝多芬的音乐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珍贵的精神食粮 创作的作品: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100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管弦乐几十首:9部交响曲; 钢琴协奏曲5首(还包括另外两首:D大调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一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田园、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小提琴奏鸣曲10首(包括《春天》《克莱采》;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歌曲等许多作品 (2) 师:刚才在“贝多芬创作的作品”这个问题里面,我们说他一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等等。
那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把什么是奏鸣曲、奏鸣曲式、交响曲这三个问题,集体探讨一下并掌握概念(3) 师:同学们对交响曲有了简单的认识后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由于这首曲目比较庞大,我们只截取它的声乐部分片段来欣赏分段鉴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听辨后列出各段的演唱形式、人声音色的变化,在表达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中所起的作用完整听完后请回答该作品体现了贝多芬怎样的伟大思想? ( 集体回忆,声乐演唱形式,人声分类)第一部分 (首先先欣赏第一部分): 男中音唱出第一段歌词,然后,混声合唱热烈地应和: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怀着火样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威力,能把人类, 重新团结在一起 在你光辉照耀之下, 一切人类成兄弟。
第二部分 ( 紧接着欣赏第二部分 )后面三段歌词唱的其实都是《欢乐颂》主题只是运用变奏手法和分节手法重复的原则,改变演唱方式,每段音乐都使人感到焕然一新 (第二段) 谁有那种极大的幸运, 有个朋友心连心, 谁能获得一位温柔的女性, 请来同聚,同欢庆! 真的——在这世界上, 只要有一个知己; 否则离开欢乐的人群, 让他偷偷哭泣去! 这段热情的歌词由四重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唱出第三部分(然后欣赏第三部分)他们悄悄的来了 第三段洋溢着幸福的感情首先是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二重唱,然后女低音进入 一切众生在那自然的 怀抱里吸吮欢乐, 她那玫瑰色的足迹 善人、恶人同追觅。
甜吻、美酒、生死之交, 都是欢乐所赐予 甚至小虫都得到欢乐, 天使——站在神面前!第四部分( 接下来欣赏第四部分,音色又转变了,有着怎样的转变呢?请听) 随后在行军主题的伴奏下,男高音唱出第四段歌词 有如长空里的太阳, 移过辽阔的天空, 众兄弟,快乐的上路, 好象英雄走向胜利! 乐队不间断地向前推进,经过充分展开,用声势浩大的合唱再现《欢乐颂》的第一段内容这是斗争的结果,是对幸福的赞颂,是胜利火花的爆发第五部分 (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转变,体现在哪呢?请听?) 第五段以众赞歌的方式展现庄严宏伟的场面这是一首宗教风格的大众赞歌 拥抱起来,亿万人民, 让全世界接个吻! 众弟兄,星空深处, 一定住着慈爱的天父。
亿万人民,可曾跪倒? 是否认识造物主? 向星空寻找他, 他,一定在那里居住!第六部分 (音乐即将结束,有着什么样的氛围呢?) 最后,《欢乐颂》的辉煌主调与“亿万人民,拥抱起来”的热情呼声交融在一起合唱与合奏构成全曲 ,在高昂激越、万众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完整听完后请回答该作品体现了贝多芬怎样的伟大思想?学生回答:贝多芬伟大梦想—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整首乐曲都是以欢乐颂为主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主题感受一下这份胜利和欢乐团结友爱的氛围)(4) 学唱《欢乐颂》主题, 通过跟琴学唱的形势,体验合唱情绪与表达的感情 (5) 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在学唱的同时,感受4拍子的节奏特点,能看懂4拍子的指挥图示,并尝试指挥合唱《欢乐颂》主题3、 拓展探究 —维也纳“三杰” 在欧洲18世纪古典乐派中,为交响曲作出杰出贡献的有三位音乐家,被人们称为维也纳三杰。
他们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海顿把交响乐的形式和体裁进一步完善,一生创作了140多部交响曲,因此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交响乐,为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音乐天才” 贝多芬,他是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于先河的音乐巨人,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紧密相连,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坚韧的理想主义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4:课后作业:课下收集海顿和莫扎特的各一部音乐作品,来谈谈感受,并与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做简单的比较5:课堂小结 ①学生自我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简言本课收获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谈了谈自己从贝多芬精神方面得到的一些认识,讲的都非常好!其实,有很多同学还有更多的认识,但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堂上就不一一表述了 ②教师小结 : 师:今天我们集体学习了《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的声乐部分并对“乐圣”贝多芬的生平和坎坷遭遇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相信大家也都有不同的收获值得提到的是: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挫折与困难,如何正确的面对这些挫折、困难?或许你已经从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当中,得到了一些启示……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勇敢地去面对困难与挑战。
用坚实的脚步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师: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来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一、优点1、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篇 乐曲很长,而且为外国音乐,学生预习积极性不高,甚至认为很煎熬,不愿投入到学习中去基于此,我以选择题的形式 为导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融入到课程中来 2、结合课标,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