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股票投机是零和博弈吗——关于股票投机性质和特点的分析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5.10KB
约6页
文档ID:53801205
股票投机是零和博弈吗——关于股票投机性质和特点的分析_第1页
1/6

股票投机是零和博弈吗——关于股票投机性质和特点的分析问题的提出所谓零和博弈通俗地解释就是指在博弈的过程中有赢必有输,有输必有赢,赢与输加起来必然等于零在股票市场上,人们往往认为股票投机就是零和博弈在他们看来,既然股票的投机是买方与卖方对股票价格的上升和下降进行博弈,那么一方赢了,另一方就输,赢的金额加上输的金额加起来等于零笔者在中央电视台财经节目上多次看到一些有影响的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股票投机是零和博弈这样,不能不令人感到疑惑例如,1987 年 10 月 19 日,美国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下跌22.62%,一天之内5000 亿美元的金融财富化为乌有,相当于当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l /8人们在问:这5000 亿美元到哪里去了?谁赚了这5000 亿美元 ?又如,从2015 年 6月 15 日到 9 月 21日,中国的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股票市场价值减少了28 万亿元 Ill据统计,仅仅从2015 年 6月 15 日到 7 月 8 日.股票投资者平均每户损失42.07 万元 [21 人们又在问:这28 万亿元到哪里去了?谁赚了这28 万亿元 ? 股票投机真的是零和博弈吗?我国的新闻媒体经常用“蒸发”这两个字表示股票市场价值的减少.但是金融财富如何“蒸发”呢?本文将首先分析零和博弈的特点,然后从股票市场上个别局中人和总体局中人博弈的角度,证明股票投机在一般情况下不是零和博弈,在股票价格卜^跌的时候金融财富确实是消失了。

二、零和博弈的特点零和博弈 (zero —sum game)是博弈论最早研究的博弈形态博弈是指局中人相互反应的过程在现实的世界里,个人、团体、国家的行为是相互作用的某个人、某团体、某政府的行为会对其他个人、团体、政府产生影响,并引起他们的反应因此,某个人、某团体、某政府的决策所产生的结果将取决于其他个人、团体、政府的决策这些个人、团体或政府就是局中人(player),他们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博弈 (game),研究这种相互作用过程的理论就是博弈论(game theory) 博弈的创立者冯·诺伊曼(J .VOll Neumann) 最初研究的博弈形态就是零和博弈[31 假定有2 个局中人A 和B,每个人都有有限数量的策略,他们的偏好结构可以用赢得矩阵表示再假定赢得矩阵中uii 、vii项分别表示A在运用他的第i 种策略而B 在运用他的第J 种策略时的预期效用如果在这个博弈中,对于所有的i 和 j 来说,Uij+V ;i=0 ,那么这种博弈就是零和博弈简单地说,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A 得到的将是B 失去的,或者A失去的将是B得到的,结果总是等于零零和博弈最明显的例子是赌博在2 个人赌博的条件下,一个人赢了另一个人就输了,赢的金额与输的金额的代数和等于零。

在n 个人赌博的条件下,一部分人赢了,另一部分人就输了,赢的总金额加上输的总金额同样等于零由此可见,零和博弈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在零和博弈中,局中人的利益是对立的,他们存在着竞争的关系而不可能存在合作的关系,因而它属于非合作博弈在博弈论中,博弈各方可以达成具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称为合作博弈 (cooperative game),博弈各方不能达成具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称为非合作博弈(non —cooperative game)第二,在零和博弈中,博弈过程是一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完整过程例如.下棋是从对弈到完成,战争是从爆发到结束.赌博是从开赌到分出胜负冯·诺伊曼和莫根施特恩(O.Morgenstern)证明了,在零和博弈条件下,可以确定理性的局中人将会怎样去做关于零和博弈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理性条件下的非合作均衡设u(Ot ,p) 和 v(Ot ,p) 分别表示局中人A 和 B 在策略偶对 ( 仅, B)中的赢得,如果局中人A 的策略仅 +使 u(d ,B4)最大化,局中人B 的策略134 使 v( 仅+,13) 最大化,即每个人的策略都是对对方策略最好的反应时,策略Ot‘和B+才是理性的 f4 】这种均衡属于纳什均衡。

纳什(J .Nash)在后来的1951 年证明:在对方的行为确定的条件下,如果各博弈方所作出的是他所能作出的最好的策略,那么博弈各方就会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圈这种稳定的状态被称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即我所做的是给定你所做的我所能做得最好的,你所做的是给定我做的你所能做得最好的[61 关于零和博弈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非理性条件下的最大最小定理在现实的社会里,博弈双方中的一方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作出理性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局中人往往是在可能选择的最坏策略中选择最好的策略这就是说,局中人首先找出风险最小从而收益也最小的各种策略,接着从这些收益最小的策略中再找出其中收益最大的策略假定局中人B的策略是 Bi,局中人 A的策略是 Oti ,局中人 A将首先选择风险最小的策略minju( 仅pi) ,然后再选择收益最大的策略maximiniu(Oti,pj) 局中人B 也进行同样的选择这种博弈的分析被称为最小最大定理 (max—rain theorem) 171 三、个别局中人的股票投机博弈所谓股票投机是指人们根据对股票价格变化的预期买卖股票试图获得股票差价的行为,在学术界和证券界.不少学者和分析师都认为股票投机是零和博弈。

笔者认为,不论从个别局中人还是从总体局中人的角度分析.仅仅在非常特定的情况下,股票投机才是零和博弈在股票市场上,作为买方和卖方代表的个别局中人将形成博弈关系即使限于单一股票的投机,由于个别局中人在博弈的时候还有其他投机者参与,这个过程不是严格的博弈过程然而,仍然可以先考察个别局中人参与的非严格的博弈过程,再考察总体局中人参与的严格的博弈过程如果将股票投机的收益或损失定义为实际的或账面的收益或损失,从个别局中人的角度考察,股票投机仅仅在下面特定的条件下才是零和博弈以卖空的方式进行股票投机假定股票市场存在卖空机制,投机者可以向证券商借进股票在股票市场卖出去,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买进股票偿还证券商,那么股票投机是零和博弈例如,当投机者A 以卖空的方式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投机者B 买进同样数量的这种股票,双方就形成博弈的关系如果在同一个时点上投机者A 买进这些股票而投机者B 卖出这些股票,那么投机者A的收益就是投机者B 的损失,投机者A 的损失就是投机者B的收益,博弈的结果为零第二,以增减仓的方式进行股票投机假定投机者都持有某种股票,他们买进或卖出股票表现为增加持有股票或减少持有股票,那么股票投机是零和博弈。

例如,当投机者A 预期股票价格下降卖出他持有的部分股票,投机者B 预期股票价格上涨买进同样数量的这种股票,双方就形成博弈的关系如果他们在同一时间进行反向操作,股票价格上升将导致投机者A账面收益减少或损失增加,导致投机者B账面收益增加或损失减少观察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零和博弈的股票投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中的一个:首先参与博弈的一方以卖空的方式卖出股票,他必须在未来买进股票以偿还借进的股票其次,投机者A 卖出股票和投机者B 买进股票的时间,以及投机者A买进股票和投机者B 卖出股票的时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个事件有一个完整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存在,股票投机将不是零和博弈第一,如果投机者A不是以卖空的方式卖出股票,也就是卖出股票的投机者A不是必须在未来买进股票,那么这种股票投机不是零和博弈假定投机者A 以每股 10 元的价格卖出他自己原来持有的100 股某种股票,投机者B 以同样价格买进了同样数量的股票,投机者A赌该股票价格下跌,投机者B赌该股票价格上涨,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双方形成了博弈关系假设该股票价格上涨了,投机者B获得收益,但是投机者A 遭受损失了吗 ?如果投机者A 原来的股票是以每股8 元的价格买进的,他仍然是获得收益了。

他遭受的仅仅是机会损失,即如果他不将股票卖出去,他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再假设该股票价格下跌了,投机者B 遭受损失,但是投机者A 得到收益了吗 ?如果投机者A 原来的股票是以每股 12 元的价格买进的,他仍然遭受了损失他得到的仅仅是机会收益,即如果他不将股票卖出去,他将会遭受更大的损失第二,如果投机者A卖出和买进股票的时间与投机者B 买进和卖出股票的时间不一致,那么这种股票投机也不是零和博弈假定投机者A以卖空的方式按每股lO 元的价格卖出100 股某种股票,投机者B 以同样价格买进了同样数量的股票过了一段时间,投机者A 按每股 8 元的价格买进了这些股票,但是投机者B 并没有卖出这些股票,投机者A获得了收益,但是投机者B遭受损失了吗 ?如果再过一段时间投机者B以每股 12 元的价格卖出了这些股票.他还是获得收益了在这里,假定投机者A 是从投机者 C 处买进的股票,那么投机者C成为了局中人投机者A获得收益,投机者C遭受损失了吗 ?如果投机者C卖出的这些股票是之前以每股6 元的价格买进的,他也获得收益了从个别局中人的角度分析,由于在现实的股票市场中股票投机基本上不是前面所说的特定情况的投机,因此,股票投机一般不是零和博弈。

个别局中人的股票投机之所以不是零和博弈,是因为没有满足零和博弈的特点:博弈过程是一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完整过程但是,这里仍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股票市场的全体投机者划分为总买方和总卖方,由于有买必有卖,有卖必有买,股票投机是否就是零和博弈呢 ?一部分投机者遭受的损失是不是一定等于另一部分投机者得到的收益? 四、总体局中人的股票投机博弈在股票市场上,股票投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现在卖出股票的投机者将来会买进股票,现在买进股票的投机者将来也会卖出股票,如此反复持续下去但是,不论投机者作为买方和卖方的身份如何变更,在一定的时点上,股票市场的局中人只有买卖双方这样,也只有在所有的股票价格经过若干波动又回到原来水平的特定条件下.股票的投机才是零和博弈例如,假定存在投机者A、B、C,投机者A 和 B 以建仓和平仓的方式投机股票,投机者C 以增仓和减仓的方式投机股票之所以这样假设,是力求使例子更接近股票市场的真实情况在股票指数是3000 点的时候,投机者A从投机者 C 买进股票当股票价格上升到3100 点的时候,投机者A将这些股票卖给投机者B后来股票指数又下降到3000 点,投机者B 将这些股票卖给了投机者C 。

这样,投机者A的收益等于投机者B的损失,投机者C既没有收益也没有损失,这种股票投机是零和博弈但是,如果在一段时问里股票价格持续朝着一个方向变化,那么在这段时间里股票投机将不是零和博弈首先,在股票价格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投机者在某个时点以某个价格买进的股票几乎都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大多数投机者都可以获得收益,股票投机的总收益将大于总损失例如,从2006 年 3 月到 2007 年 10 月,我国的股票价格不断上升,这段时间股票投机者的收益显然大于损失再如,在股票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投机者在某个时点以某个价格买进的股票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卖出.大多数投机者都会遭受损失,股票投机的总损失将大于总收益例如,从 2007 年 10 月到 2009 年 2 月.我国的股票价格不断下降,这段时间股票投机者的损失显然大于收益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一定的时间里.如果所有的股票价格经过波动以后都回复到原来的价格水平,股票投机博弈有可能是零和博弈;如果股票价格出现持续上升的情况,总收益将大于总损失.股票投机博弈不是零和博弈;如果股票价格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总损失将大于总收益.股票投机博弈也不是零和博弈;如果股票价格经过波动以后没有回复到原来的价格水平,将不能确定总收益和总损失谁大谁小,股票投机博弈仍然不是零和博弈。

如果说股票投机在一段时间内不是零和博弈,那么在整个股票生命周期里是不是零和博弈呢?从全世界的股票市场来看,没有一个股票市场的股票投机是零和博弈例如,历史最悠久的股票价格指数是道·琼斯平均指数(DJI) ,是 1884 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