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章 童话童话 寓言寓言第五节第五节 寓言寓言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一)寓言的含义(一)寓言的含义 历史上对寓言含义的不同认识历史上对寓言含义的不同认识 中国:中国:《《释文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他人,十言而九见信 结论:结论:“寓言寓言”在当时并不是特指一种文体,在当时并不是特指一种文体,而是指借他人所说的话而是指借他人所说的话 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 西方西方 :: 原指虚构的故事或描绘性的陈述,现原指虚构的故事或描绘性的陈述,现代意义是指一种以散文体或诗体写成的代意义是指一种以散文体或诗体写成的简短的故事,用以表达某种教训简短的故事,用以表达某种教训 对寓言含义的归纳:对寓言含义的归纳: 寓言就是一种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寓言就是一种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 “ 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 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 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 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 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 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 则寓言 —— 莱辛莱辛 中外寓言的主要差异:中外寓言的主要差异: 题材的差异中国寓言多以现实中的人为题材的差异中国寓言多以现实中的人为主人公,重在写社会故事和历史故事,在实主人公,重在写社会故事和历史故事,在实事之中揭示真理;西方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事之中揭示真理;西方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用比喻的形式表现人类的行为以及人与公,用比喻的形式表现人类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之间的关系 体式的差异中国寓言以散文为主,欧洲体式的差异中国寓言以散文为主,欧洲寓言多是诗体故事寓言多是诗体故事 (二)寓言的历史形成(二)寓言的历史形成 寓言文学的三大发祥地寓言文学的三大发祥地 古希腊古希腊——欧洲寓言的发源地欧洲寓言的发源地 ,公元前,公元前6世纪出现著名世纪出现著名的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开创了西方寓言的先河,标志着寓言,开创了西方寓言的先河,标志着寓言文学的高度繁荣与成熟文学的高度繁荣与成熟 。
印度印度——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之一,主要由民间寓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之一,主要由民间寓言和佛经寓言构成以佛经寓言构成以《《五卷书五卷书》》、、《《百喻经百喻经》》、、《《佛本生佛本生故事故事》》等作品为代表等作品为代表 中国中国 ——中国的寓言产生于先秦时期,艺术上相当成中国的寓言产生于先秦时期,艺术上相当成熟,创造了中国寓言创作的黄金时代,成为中国文学的熟,创造了中国寓言创作的黄金时代,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份宝贵遗产一份宝贵遗产二、寓言的特征二、寓言的特征 构成寓言的三个要素:故事、寓意、寓示构成寓言的三个要素:故事、寓意、寓示 故事:寓意的载体故事:寓意的载体 寓意:寓言的灵魂寓意:寓言的灵魂 寓示:沟通故事与寓意的中介寓示:沟通故事与寓意的中介 “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 拉封拉封 (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 寓言与一般故事的区别在于最终目的是为了阐明教训或寓言与一般故事的区别在于最终目的是为了阐明教训或哲理,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
哲理,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 例:例:《《农夫和蛇农夫和蛇》》 讽刺型(通过否定、讽刺反面角色达到讽刺型(通过否定、讽刺反面角色达到 正面说教的目的)正面说教的目的) 寓言教训寓言教训意义的类型意义的类型 经验教训型(从正面经验出发,总结经经验教训型(从正面经验出发,总结经 验以起启示作用)验以起启示作用) 寓言在寓意的表现上追求哲理性、普遍性和多层次性,寓言在寓意的表现上追求哲理性、普遍性和多层次性,体现出寓意内涵明白清晰和含蓄深沉的特点体现出寓意内涵明白清晰和含蓄深沉的特点农夫和蛇(伊索寓言)农夫和蛇(伊索寓言) 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了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了 他很可怜它,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怀里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便拿来放在怀里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本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它受了致复了它的本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它受了致命的伤。
农夫临死的时候说道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道 ::“我怜惜恶人,应我怜惜恶人,应该受到这个恶报该受到这个恶报 这个故事是说对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本这个故事是说对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 寓言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将文本的外在故事形式寓言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将文本的外在故事形式作为喻体,由此实现寓意的文学性传达作为喻体,由此实现寓意的文学性传达 寓言比喻的特点:整体性寓言比喻的特点:整体性 ,以整个故事作为喻体以表,以整个故事作为喻体以表面寓义面寓义 寓言比喻主要方式:寓言比喻主要方式: ◆ ◆ 对对现实或史实中的事件、现象进行想像、补充现实或史实中的事件、现象进行想像、补充 作为作为故事喻体故事喻体 ◆ ◆ 用拟人的手段,以动物为对象拉开与现实距离,最用拟人的手段,以动物为对象拉开与现实距离,最终将目标指向现实及现实中的人与事终将目标指向现实及现实中的人与事 (三)犀利幽默的讽刺性(三)犀利幽默的讽刺性 寓言通过犀利的言辞、机智的幽默来实现对人性的寓言通过犀利的言辞、机智的幽默来实现对人性的弱点、现实的谬误、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的讽刺和训弱点、现实的谬误、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的讽刺和训诫,以其尖锐有力的锋芒能给人以深刻的警醒。
诫,以其尖锐有力的锋芒能给人以深刻的警醒 寓言的讽刺方式:寓言的讽刺方式: ◆ ◆ 直接讽刺通过反面形象的塑造表达教训者的否直接讽刺通过反面形象的塑造表达教训者的否定态度例定态度例《《天鹅、梭子鱼和虾天鹅、梭子鱼和虾》》 ◆ ◆ 以以极度夸张制造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场面,达到极度夸张制造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场面,达到讽刺的目的讽刺的目的 例例《《特里什卡的外套特里什卡的外套》》天鹅、梭子鱼和虾天鹅、梭子鱼和虾 克雷洛夫克雷洛夫 一天,梭子鱼、虾和天鹅,出去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一天,梭子鱼、虾和天鹅,出去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它们用足狠劲,身上来: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它们用足狠劲,身上青筋根根暴露;无论它们怎样的拖呀,拉呀,推呀,小车青筋根根暴露;无论它们怎样的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是方,一码也没有移动倒不是小车重得动不了,还是在老是方,一码也没有移动倒不是小车重得动不了,而是另有缘故:天鹅使劲儿往上向天空直提,虾一步步向而是另有缘故:天鹅使劲儿往上向天空直提,虾一步步向后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究竟哪个对,哪个错,我后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
究竟哪个对,哪个错,我不知道,我也不知想寻根究底;我只知道小车还是停在老不知道,我也不知想寻根究底;我只知道小车还是停在老地方 【【评析评析】】:三种动物合伙拉一辆小车却无法使其挪动半:三种动物合伙拉一辆小车却无法使其挪动半步,说明合作的人用心不一致就会把事业弄糟作者最后步,说明合作的人用心不一致就会把事业弄糟作者最后的感叹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寓意,但已鲜明地摆明了自己的的感叹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寓意,但已鲜明地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立场,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特里什卡的外套特里什卡的外套 俄俄 克雷洛夫克雷洛夫 辛未艾辛未艾 译译 特里什卡的那件外套,在臂肘地方破了一个洞,这有什么值得长时特里什卡的那件外套,在臂肘地方破了一个洞,这有什么值得长时间考虑的,他立刻拿起针和线,又把衣袖剪下四分之一,缝补好肘间考虑的,他立刻拿起针和线,又把衣袖剪下四分之一,缝补好肘部的破洞,于是又是一件完整的外套了;只不过一只手臂露出了四部的破洞,于是又是一件完整的外套了;只不过一只手臂露出了四分之一可是这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分之一可是这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然而大家一看到特里什卡,都忍不住要发笑。
然而大家一看到特里什卡,都忍不住要发笑 “我又不是一个傻瓜,我又不是一个傻瓜,”特里什卡说道,特里什卡说道,“这种毛病是可以补救这种毛病是可以补救的:我要使衣袖比原来的还长的:我要使衣袖比原来的还长 啊,特里什卡这小子真不简单,他在衣襟下摆截下一段,补上了啊,特里什卡这小子真不简单,他在衣襟下摆截下一段,补上了袖子,于是我们的特里什卡穿了件比无袖外套还要短的外套,心里袖子,于是我们的特里什卡穿了件比无袖外套还要短的外套,心里还得意非凡还得意非凡 【【评析评析】】:虽事件虚妄:虽事件虚妄 ,但夸张大胆,内涵现实,符合寓言的,但夸张大胆,内涵现实,符合寓言的特定文本语境,是针对现实中一些人身身可能存在的可笑行为而展特定文本语境,是针对现实中一些人身身可能存在的可笑行为而展开的合理想象,因凸显了人物动机与效果的不协调而使作品产生幽开的合理想象,因凸显了人物动机与效果的不协调而使作品产生幽默讽刺效果默讽刺效果(四)精练简洁的概括性(四)精练简洁的概括性 寓言作者常截取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片断加以概寓言作者常截取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片断加以概括、提炼,将深刻的道理浓缩在一个短小的故事括、提炼,将深刻的道理浓缩在一个短小的故事里,甚至三言两语便揭示出要阐明的事理或讽刺里,甚至三言两语便揭示出要阐明的事理或讽刺对象的本质。
体现出精练简洁的概括性特征对象的本质体现出精练简洁的概括性特征 “寓言是很简陋的文体,并没有反复的内容;叙寓言是很简陋的文体,并没有反复的内容;叙述直截而简明,教训也浅露而不稍含蓄述直截而简明,教训也浅露而不稍含蓄 “在短短的一段小故事中,而传达出最深切的在短短的一段小故事中,而传达出最深切的教训,最精炼的人间真理,这真是非有大力量、教训,最精炼的人间真理,这真是非有大力量、大阅历的作者不办大阅历的作者不办” —— 郑振铎郑振铎 寓言概括性特征的表现寓言概括性特征的表现 题旨的把握单一故事的,简括的人物形象,概题旨的把握单一故事的,简括的人物形象,概括地揭示主旨括地揭示主旨 例例《《狮子和狐狸狮子和狐狸》《》《歪头看戏歪头看戏》》 语言形式的运用寓言的语言简约而犀利、尖锐语言形式的运用寓言的语言简约而犀利、尖锐而明快,具有一针见血、一矢中之效而明快,具有一针见血、一矢中之效 例例《《狼和山羊狼和山羊》》 狮子和狐狸狮子和狐狸 伊索寓言伊索寓言 狐狸讥笑母狮每胎只生一子。
母狮回答说:狐狸讥笑母狮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回答说:“然而然而是狮子!是狮子!” 这故事是说: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这故事是说: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 【【评析评析】】人们对于事物内在品质的珍视仅以三句话,就人们对于事物内在品质的珍视仅以三句话,就简洁、智慧而传神地传达出来简洁、智慧而传神地传达出来 歪头看戏歪头看戏 金江金江 一个歪头的人去看戏,戏看完后,人家问一个歪头的人去看戏,戏看完后,人家问他:他:“戏做得怎样?戏做得怎样?” 他说:他说:“戏做得不错,只是戏台搭得不正戏做得不错,只是戏台搭得不正” 人家说:人家说:“咦!我们怎么没看出戏台是歪的咦!我们怎么没看出戏台是歪的?恐怕毛病还是在你自己身上吧!?恐怕毛病还是在你自己身上吧!”【【评析评析】】用用精炼简洁之笔形象而概括揭示题旨:精炼简洁之笔形象而概括揭示题旨:以自己主观经验推断客观现象,遇到问题不从自以自己主观经验推断客观现象,遇到问题不从自身探究根源而寻找多种借口身探究根源而寻找多种借口 Ø结束语结束语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