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治理手册1、企业环保手续是否合规企业建设工程是否依法履行环评手续及 “三同时”Ø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是否齐全;Ø企业现场状况是否与环评文件内容保持全都:重点核对工程的性质、生产规Ø模、地点、承受的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等是否与环评及批复文件全都;环评批复5年后工程才开工建设的,是否重报批环评Ø2、工程投运后,是否进展了环保竣工验收,环保竣工验收手续是否完备Ø 建设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主要是对环评文件及批复中提出的污染防治设施落实状况进展验收因此对于局部建设工程〔如生态影响类建设工程〕,如在环评文件及批复中未要求建设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不含施工期临时设施〕,则不需要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建设单位在自主验收的验收报告中予以相应的说明即可Ø 水、气污染物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建设工程水、大气污染物环境保护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开展验收Ø 噪声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建设工程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需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023 修正)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建设工程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到达国家规定的要求,擅自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和个人处以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责令停顿生产或者使用,或者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Ø 固废污染防治设施验收:Word 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启动修订程序,在法律修订完善前的过渡期内,应参照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建设工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3、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运维台账是否齐全: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时间、加药记录、维Ø护记录等,台账是企业对环保设施治理的痕迹记录,企业应当对台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环境风险单元是否具备防渗漏、防腐蚀、防淋溶、防流失措施;Ø是否实行雨污分流,是否具有清净废水系统以及雨水排水系统风险防控措施;Ø是否具有清净废水系统的总排口监视及关闭设施;Ø是否具有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风险防控措施,事故废水收集措施是否齐全;Ø是否设置应急事故水池并确保事故排水收集设施在事故状态下能顺当收集泄Ø漏物和消防水,事故水池是否能保持足够的缓冲容量4、废气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检查主要检查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状况、处理力量及处理量废气处理设施运行记录是否齐全;Ø是否依据规定设置采样孔及采样平台:排气筒的高度、采样孔孔径、采样平Ø台规格,以及排放标志牌废气排放口:是否在制止设置建排气筒的区域内建排气筒;Ø无组织排放源:检查料场、货物的扬尘和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是否按要求采Ø取了防治颗粒物污染的措施或设备。
5、固废、危废标准化治理Ø源头分类需留意的要点:Ø危急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工业废物与办公、生活废物分开;Ø固态、液态、泥态、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分开;Ø可利用的与不行利用的废物分开Ø有热值的与没有热值的废物分开;Ø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分开Ø利用和处置方法不同的分开;Ø大的类别要分清,每一种类也要区分Ø污染防治责任需要留意的要点:Ø建立危废治理制度建立危急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内部治理制度和应对Ø危急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建立危废治理图表有危废治理领导小组及分工Ø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主管人员、各生Ø产单位主管人员及各生产班组〔员工〕在危废治理工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责任建立安全操作规程企业产生危急废物工艺环节安全操作有关规定及要求ØØ标识制度需留意的要点:Ø危急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需粘贴危急废物标签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急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需设置危急废物Ø识别标志治理打算需留意的要点Ø危急废物治理打算包括削减危急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Ø危急废物治理打算包括危急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Ø报当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Ø治理打算内容有重大转变的,应当准时申报Ø危废标识标准化治理要点:Ø危急废物贮存间门口需张贴标准标准的危急废物标识和危废信息板,屋内张Ø贴企业《危急废物治理制度》。
危急废物贮存间内制止存放除危急废物及应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危急废物贮存间需依据 “双人双锁 ”制度治理,即两把钥匙分别由两个危废负责Ø人治理,不得一人治理不同种类危急废物应有明显的过道划分,墙上张贴危废名称,液态危废需将Ø盛装容器放至防泄漏托盘内并在容器粘贴危急废物标签,固态危废包装需完好无破损并系挂危急废物标签,并安要求填写建立台账并悬挂于危废间内,转入及转出〔处置、自利用〕需要填写危废种Ø类、数量、时间及负责人员姓名标签填写留意事项:危急状况和安全措施必需分别遵照《危急废物贮存污染掌握标准》危急用语和安全用语填写十大要点 | 做好这些事 环保督查再也不怕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始终备受重视,特别在污染防治方面,政府对各企业,尤其是排污企业的把控始终很严, 那么,如何才能避过环保督查行动的 “利剑”呢?做好下面这些就不怕了一、执行环保政策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行业准入条件,符合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要求2、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 “三同时”制度3、依法办理排污许可证,并依照许可内容排污二、提升装备水平1、企业应承受密闭化生产工艺替代放开式生产工艺,优先承受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工艺替代间歇式生产工艺,尽量削减物料与外界接触频率。
2、承受先进输送设备承受屏蔽泵、隔膜泵、磁力泵等物料泵,替换现有水喷射真空泵输送液态物料因特别缘由使用压缩空气、真空抽吸等方式输送易燃及有毒、有害化工物料,应对放空尾气进展统一收集、处理优先承受罗茨真空泵、无油润滑往复式真空泵等真空设备 如因工艺需要承受喷射真空泵或水环真空泵,应承受反响釜式或水槽式密闭真空泵,循环液配备冷却系统3、优化进出料方式反响釜应承受底部给料或使用浸入管给料,顶部添加液体应承受导管贴壁给料,投料和出料均应设密封装置或设置密闭区域,不能实现密闭的应承受负压排气并收集至尾气处理系统处理4、提高冷凝回收效率溶剂在蒸馏过程中应承受多级梯度冷凝方式,提高有机溶剂的回收效率,优先承受螺旋缠绕管式或板式冷凝器等效率较高的换热设备5、承受先进离心、压滤设备除特别工艺要求外,企业应承受密闭离心机、多功能一体式压滤机、暗流式板框压滤机等替换放开式离心机,母液槽尾气含有易燃及有毒、有害组分的须密闭收集、处理6、承受先进枯燥设备企业应承受密闭式枯燥设备或闪蒸枯燥机、喷雾枯燥机等先进枯燥设备枯燥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溶剂需冷凝回收有效成分后接入废气处理系统,存在恶臭污染的应进展有效治理7、标准液体物料储存。
化学品 (含油品)储罐应配备回收系统或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挥发性酸、碱液储槽装卸过程放空尾气须承受降膜或填料塔吸取,呼吸放空尾气应承受多级水封吸取处理8、推行节水型生产工艺 除特别工艺要求外, 物料的洗涤优先承受逆流漂洗工艺, 鼓舞污水串级使用三、厂区生产环境2、生产现场无跑冒滴漏现象,环境干净、治理有序3、罐区和一般废物收集场所的地面应作硬化、防渗处理,四周建围堰,一般废物收集场所还要实行防雨措施4、厂区各类管线设置清楚,管道布置应明装,并沿墙或柱集中成行或列,平行架空敷设1、依据实际状况,生产车间地面实行相应的防渗、防漏和防腐措施,车间实施干湿分别,厂区必需全面实施 “两化”,即道路场地硬化、其他区域绿化四、废水治理2、生产废水和初期雨水的处置:废水自行处理、排放的企业要建立与生产力量和1、实行雨污分流:初期雨水收集池标准,满足初期雨量的容积要求;有废水产生的车间分别建立废水收集池,收集后的污水再用泵通过架空敷设的密闭管道送入本企业的废水总收集池;冷却水通过架空敷设的密闭管道循环使用;雨水收集系统承受明沟全部沟、池承受混凝土浇筑,有防渗或防腐措施污染物种类配套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能够稳定达标排放;废水接收的企业要建立与生产力量和污染物种类配套的预处理设施,预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能够稳定到达接收标准;废水托付处置的企业,要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协议,审批、转移手续齐全,并建立托付处置台帐。
3、生活污水的处置:具备接收条件的企业,生活污水必需接收进污水厂处理;不具备接收条件的企业,按规定标准处理4、排放口设置:每个企业原则上只允许设置一个污水排放口和一个雨水排放口,并设置采样监控井和标志牌 污水排放口要符合 标准化整治要求, 做到“一明显、二合理、三便于 ”,即环保标志明显,排污口设置合理、排污去向合理,便于采集样品、便于监测计 量、便于公众参与和监视治理;符合《江苏省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监视治理暂行方法》第四条规定要求的单位,应按要求安装主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环保局的监控中心联网雨水排放口要承受规章明沟,安装应急阀门五、废气治理(一)废气收集、输送1、废气收集应遵循 “应收尽收、分质收集 “的原则废气收集系统应依据气体性质、流量等因素综合设计,确保废气收集效果2、对产生逸散粉尘或有害气体的设备,应实行密闭、隔离和负压操作措施3、污染气体应尽可能利用生产设备本身的集气系统进展收集,逸散的气体承受集气(尘)罩收集时应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污染源,削减吸气范围,便于捕集和掌握污染物4、废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单元 (原水池、调整池、厌氧池、曝气池、污泥间等)产生的废气应密闭收集,并实行有效措施处理后排放。
5、含有易挥发有机物料或异味明显的固废〔危废〕贮存场所需封闭设计,废气经收集处理后排放6、集气(尘)罩收集的污染气体应通过管道输送至净扮装置管道布置应结合生产工艺,力求简洁、紧凑、管线短、占地空间少二)废气治理1、各生产企业应依据废气的产生量、污染物的组分和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选择成熟牢靠的废气治理工艺路线2、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气,应先承受冷凝 (深冷)回收技术、变压吸附回收技术等对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回收利用,然后关心以其他治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3、对于中等浓度有机废气,应承受吸附技术回收有机溶剂或热 力燃烧技术净化后达标排放4、对于低浓度有机废气,有回收价值时,应承受吸附技术;无回收价值时,宜承受吸附浓缩燃烧技术、蓄热式热力燃烧技术、生物净化技术或等离子等技术5、恶臭气体可承受微生物净化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吸附或吸取技术、热力燃烧技术等净化后达标排放,同时不对周边敏感保护目标产生影响6、连续生产的化工企业原则上应对可燃性有机废气实行回收利用或燃烧方式处理,间歇生产的化工企业宜承受燃烧、吸附或组合工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