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共营养师三级技能辅导参考资料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1KB
约5页
文档ID:35159249
公共营养师三级技能辅导参考资料_第1页
1/5

1 技能复习参考资料 一、食谱编制 1 确定餐次数量及各餐次能量比例 成年人:一日三餐,餐次比为 早:午: 晚=30:40:30 学龄前儿童:(1) 一般以三餐两点制为宜,也可用三餐三点制,餐次比分别为: 早( 早点):午( 午点):晚 =30%:40%:30% 或:早( 早点):午( 午点):晚(晚点) =30%:40%:30%(2) 2-3 岁儿童一般用三餐两点制 (3) 每点所占能量为全天能量 10%(5) 如要编制三餐之中的任何一餐的食谱,应减去点的能量, 即:早、午、晚三餐分别为全天能量的 20% 、30% 、20%(三餐三点制)早、午、晚三餐分别为全天能量的 20% 、30% 、30%(三餐两点制) 2 学龄前儿童膳食的其它要求 (1)膳食构成:谷类 200-250 克,鱼、禽、瘦肉 50-75 克,豆类食品 25 克,鸡蛋一个,牛奶 250-400 毫 升,蔬菜 200-250 克,水果 100 克,植物油 15-25 克每周进食一次猪肝、血 20-50 克每周进食一次富含锌、碘的海产品 (2)专门烹调:易于消化:细、软、烂 二、膳食调查 1 24 小时膳食回顾法 (1)特点与应用范围 • 通过访谈、询问回顾膳食情况 • 可对食物摄入量进行计算、评价 • 可获得具体的个人膳食摄入量资料 • 应用广泛:全国性或小型研究课题均可采用此方法 • 常应用于评估个体的膳食摄入状况2 (2 )调查操作步骤 A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相关的信息及具备相关的知识 了解市场上主、副食供应的品种和价格 确定食物生熟比值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能按食物的体积准确估计其重量值 准备好调查表和记录工具(录音机、计算器、称重器) 了解顾客的住址,预约上门时间 B 调查过程 • 每天入户回顾 24 小时进餐情况(连续三天) • 从最后一餐开始向前推 24 小时 • 详细询问进食时间、食物名称、食物重量,通过家用的量具、食物模型或食物图谱 进行估计,并填于调查表内 • 调查时间 15-45 分钟,勿过长时间,影响顾客 C 注意事项及要求 • 调查人员必须明确调查目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及诚恳的态度 • 入户调查必须配带工作证及穿工作服,并预约好上门时间,遵守当地的礼仪 • 24 小时回顾法一般选用连续三天 • 7 岁以下儿童、75 岁以上老人不能采用 24 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 • 引导顾客准确描述进食情况,力求不遗漏、不多报或少报 24 小时膳食回顾调查表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住址: 联系: 食物名称 原料名称 原料编码 D1 原料重 D2 进餐时间 D3 进餐地点 D42 记账法 (1)特点与应用范围 • 根据账目记录得到调查对象的膳食数据3 • 常和称重法一起应用 • 必须同时记录进餐人数 • 得到的数据是每人每天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 • 缺乏个体食物摄入量数据 • 常用于集体就餐伙食单位食物平均摄入量的调查 (2 )调查操作要点 A 食物消耗量记录: 开始前食物结存量 每天购入各种食物的量 每天各种食物废弃的量 调查结束后的剩余量 注意记录市品、可食部及小杂粮、零食的量 B 进餐人数记录及人日数计算 对群体进行调查时: 如年龄、性别、劳动强度构成不同,应作个人进餐记录,并使用加权法进行平 均供给量标准计算:X= ∑fx/ ∑ff—— 年龄、性别、体力劳动水平相同的人数x——年龄、性别、体力劳动水平相同的个体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3)调查表格式 家庭食物消耗量登记表 日期 家庭编号 调查户 地址 食物名称 食物编码 大米 猪肉 菜芯 . . . . . . 库存量(克) 采购量(克) 剩余量(克) 实际消耗量(克) 注:家庭食物实际消耗量=( 调查前库存量+采购量)-调查结束时的库存量4 三、 体格测量评价标准 1 儿童体格评价方法(身高体重) (1)中位数百分位法评价身高或体重测量值达到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标准中位数的百分比进行评价。

常 用的方法包括 Gomesz 分类法和 WT/HT 法Gomesz 分类法评价 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 参考标准身高中位数 (%) (WT/A ) (HT/A ) 营养正常 90-100 95-100 Ⅰ °营养不良 75-89 90-94Ⅱ °营养不良 60-74 85-89Ⅲ °营养不良 ﹤60 ﹤85 WT/HT 法 WT/HT 中位百分比评价标准营养状况 WT/HT 中位数(% )肥胖 ≥120适宜 90-119轻度营养不良 80-89中度营养不良 70-79重度营养不良 ≤69 (2)百分位法 等级 标准上等 >P97中上等 P75-P97中等 P25-P75中下等 P3-P25下等 ﹤P35 (3)标准差法 表 1 标准差法评价人体营养状况 等级 标准 上等 >平均值+2SD 中上等 平均值+1SD——平均值+2SD 中等 平均值-1SD——平均值+1SD 中下等 平均值-2SD——平均值-1SD 下等 ﹤平均值-2SD 表 2 标准差法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评价 等级 标准 中度 WT/A <(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2 个标准差) 体重不足 重度 WT/A <(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3 个标准差) 中度 HT/A <(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2 个标准差) 发育迟缓 重度 HT/A <(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3 个标准差) 中度 WT/HT<(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2 个标准差) 消瘦 重度 WT/HT<(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3 个标准差) 2 成人体格评价 (1)体质指数(BMI)法 (2)腰臀比(WHR)正常成年人男性:≥1.0, 女性:≥0.85 判断为肥胖 (3)体脂含量(BF) (4)标准体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