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车知识点2

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09KB
约1页
文档ID:227559486
行车知识点2_第1页
1/1

1.技术直达列车: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2.通过能力: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列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3.货车集结时间:货车在集结过程中消耗的时间4.技术站:由于区段站和编组站拥有较多的技术设备,并又要办理货物列车和车辆技术作业,故又称技术站5.列车进路: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所需占用一段站内线路6.铁路枢纽:路网上具有客流、货流、车流相互交流的三个以上铁路方向的交汇处或铁路与港口、工矿企业专用铁道的衔接地点,由若干专用车站(编组站、客运站、货运站)和连接这些车站的联络线、迂回线、进出站线路及其他分界点等技术设备所构成的综合体7.调车: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除列车运行外,为编组、解体列车或为摘挂、取送车辆需要,机车、车辆路上的一切有目的的移动8.机车日车公里:指全路,铁路局或机务段平均每台货运机车一天走行的公里数9.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下,按照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10.扣除系数:是指因铺画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或摘挂列车,须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

11.有调中转车: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技术站经过一系列改编作业后,再随自编始发列车或另一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12.车流径路:车辆从始发站被输送至终到站所经过的线路称为车流运行径路,简称~13.平行运行图:在同一区间内,同一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且列车在区间两端站的到、发、通过的运行方式也相同,因而列车运行线相互平行的运行图14.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在一端连接双线区间,另一端连接单线区间的车站(或线路所)上,两个相对方向的列车不同时通过该站(或线路所)的最小间隔时间15.工作量:在一定时期内,全路、铁路局运用货车完成货车周转次数,在数值上,可以用每昼夜新产生重车数来代表16.调车程:指机车或机带车列(车辆)发生的一次有目的的调移,通常不改变运行方向17.货车集结过程:在技术站上为编组某一到达站(又称去向)的出发列车(或车组),由于在重量或长度上有一定的要求,因而使陆续进入调车场的货车有先到等待后到凑集满重或满长的过程18.机车交路:也称机车牵引区段,是指机车担当运输任务的固定周转区段,即机车从机务段所在站到折返段之间往返运行的线路区段19.车站间隔时间: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的最小间隔时间。

20.运行图周期: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时间,称为列车运行图周期T周16.车辆接续时间:各种车辆从其参加集结(按车流集结)时起,至由车站发出时止,需要的间隔时间21.车辆接续时间:各种车辆从其参加集结(按车流集结)时起,至由车站发出时止,需要一个间隔时间,称为~22.车列集结过程:从组成某一到达站出发列车的第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时起,至组成该车列的最后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时止,为~23.货车日产量:平均每一运用货车在一昼夜内产生的货物吨公里数24.旅行速度:指列车在区段内运行,包括中间站停站及起停车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25.推送调车法:使用机车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调动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26.无调中转车: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27.货车周转时间:指货车第一次装车完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时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28.空车调整:为了合理分布运用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而进行的车流调整方法29.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在自动闭塞区段,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可有两列或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间隔运行,成为追踪运行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30.机车全周转时间:指机车每周转一次所消耗的时间(非运用时间除外),它包括纯运转时间,在中间站停留时间,本段和折返段停留时间以及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31循环运转交路:机车担当与基本段相邻两个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除需进折返段整备及因中间技术检查需入基本段外,每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站,都在车站上进行整备作业32运用车:参加铁路运输的铁路货车、外国货车和企业自备机企业租用车的重车,分为重车和空车33非运用车:不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铁路货车和企业自备及企业租用车的空车1.编组站:通常设在有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线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流,即大量接替和编组货物列车2.区段站:设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处,它的主要作业时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进行机车的更换或机车乘务组的换班以及解体,编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3.区段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到达相邻技术站,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作业的列车4.解体调车:将待解车列,按重车的去向(到站)及空车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5.单推单溜:是在只配置一台驼峰机车且改编工作量不大时采用的驼峰作业方案6.双推单溜:是在具有两条推送线,一条溜放线,配备两台及以上机车且改变作业量较大时采用的一种驼峰作业方案。

7.驼峰:是以利用峰上车辆的势能为主,也借助推峰产生的车辆动能而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驼峰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三部分组成9.取送调车:为完成货物装卸及车辆检修作业,向相应作业地点送车或取车10.基地直达列车:在基地站所组成的直达列车11.阶梯直达列车:由同一区段内或同一枢纽内的几个车站所装车辆组成的直达列车12.装车地直达运输:在装车地由一个或几个装车站以自装货车直接组成直达列的车流方式13直达列车:在装卸车站或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变作业的列车14.列车编组计划:车流组织的结果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汇编成册,作为铁路运输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文件,这就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简称列车编组计划18管内装卸率:表示货车每完成一个工作量平均完成的货物作业次数,用总货物作业次数除以工作量表示19管内工作车:在管内卸车的重车20运用车保有量:为了完成规定的运输任务,铁道部需规定各铁路局应保有一定的运用车数,称其为运用车保有量21不同时间到达间隔时间: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22会车间隔时间: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同一区段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23非平行运行图:在运行图上铺有各种不同速度的列车,且列车在区间端站的到、发或通过的运行方式不同,因而列车运行线不相平行24基本扣除系数:一对旅客列车占用限制区间时间与一对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时间之比25额外扣除系数:由于两相邻旅客列车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时间的整倍数而产生的额外扣除时间与一对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之比26技术速度:列车在区段内运行,不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但包括起停车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1.接发列车办理闭塞目的:1确保行车安全 2提高区间通过能力 3提高列车运行速度2.影响车流径路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运输时间2运输距离 3运输费用4沿途各技术站的能力及其利用程度 5沿途各区段的能力及其利用程度3.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应具备哪些条件:1发货站要有一定的直达车流量,并有相关设备保证装车能力2收货站有一定的设备保证卸车能力3空车供应有保证4要与现行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相符合 4.简述确定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的原则。

1适应车流强度的需要 2平衡牵出线作业负担 3减少机车祖业干扰 4照顾车辆溜放性能 5便于车辆检修和其他作业5..编制车站阶段计划解决的问题:1确定出发列车车流来源2调车机车运用3到发线运用6.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分界口(含限制口)的最大运输能力计划;各限制口品类别货运量发送计划;非限制口的分界口大宗稳定货源的运量计划;重点运输的运量计划;重点物资、重点厂矿、企业装车计划;零担、集装箱运输计划和直达列车、整列短途列车及成组装车计划;品类别货车静载重指标计划;发送吨数计划;装卸车计划;分界口车种别空车调整计划;分界口货物列车数计划;货车运用指标计划;机车运用指标计划7.简述编组站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的条件和原理答:1到解系统基本协调条件:n到解

10.技术站办理的的货物列车和货车有哪些种类?并简述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货物列车:无改编中转列车、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解体列车、自编始发列车货车:无调中转车、有调中转车、货物作业车过程:到达作业、解体作业、集结作业、编组作业、出发作业11.按车流集结过程与按调车场集结有何不同1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 2作用不同12.述运用车保有量、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三者关系N = uq 13.简述货车周转时间按时间相关法计算时各项组成因素的含义及主客观因素T旅——一次周转旅行时间;T技——各技术站中转作业停留时间;T货——在货物装卸站的停留时间;l——货车全周距;L技——货车平均中转距离;K管——管内装卸率;v旅——货车平均旅行速度;t中——货车在技术站平均中转时间;t货——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主观因素:v旅、t中、t货;客观因素:l、L技、K管14.简述调车工作的基本要求1及时解编列车和取送车辆,保证无障碍地接车和正点发车;2有效利用调车机车和调车设备,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调车工作3确保调车安全15.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最终通过能力如何取值?1机车车辆类型2行车组织方法3铁路区段各种固定设备。

区段通过能力按照区间、车站、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给水设备、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进行计算,其中能力最薄弱的设备限制了整个区段的能力,为该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16.简述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其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作用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列车运行图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17.简述加强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和途径提高列车重量和增加行车密度是能力加强的两个途径,围绕这两个途径可以采取一系列扩能措施以提高列车重量为主要目标的措施,以增加行车密度为主要目标的措施18.简述驼峰作业方案及其适用条件:1单推单溜:适用于解编量小、一条推送线、一条溜放线2双推单溜:适用于解编量较大、两条推送线、一条或两条溜放线、调车场不分区;3双推双溜:适用于解编量的大、两条推送线、两条溜放线、配备两台及以上机车、调车场分区、车场之间交换车少。

19.简述编制客车方案应主要解决的问题1)方便旅客旅行2)经济合理的使用机车车辆3)保证旅客列车运行与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的协调(4)为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