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勘察设计阶段 n 一阶段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 设项目,可采用,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n 两阶段设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 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n 三阶段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 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 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 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第四节 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 l一阶段设计: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 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l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初步 测量→初步设计,设计概算→定线测量→两阶 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l三阶段设计: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 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程序:二、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目的是对某项工程建设的必 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方 面进行综合研究,推荐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并 作出经济评价,为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 的依据•预可研: (预可行性研究)三、设计任务书 • (1)建设依据和意义;• (2)路线的建设规模和修建性质;• (3)路线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调;• (5)按几阶段设计,各阶段的完成时间;• (6)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分期修建应提出每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 (7)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 (8)附路线示意图 l1.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l(1)方格网式:呈方格棋盘形状,是最常见的一 种形式,即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 ,在干道之间再布置次要道路,将用地分为大小 合适的街坊。
l(2)环形放射式:一般由旧城中心区逐渐向外发 展,由旧城中心向四周引出放射干道的放射式道 路网演变而来 l(3)自由式:以结合地形为主,路线弯曲无一定 几何图形 l(4)混合式:为上述三种形式的组合,如规划得 合理,能发扬上述各式的优点,又避免了它们的 缺点,是一种扬长避短较合理的形式 四、城市道路网和红线规划l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分界控制线,红线 之间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亦可称道路的总宽 度或称规划路幅l道路红线宽度确定:根据道路的功能与性质, 考虑适当的横断面型式和定出机动车道、非机 动车道、人行道、绿带等各组成部分的合理宽 度,从而确定道路的总宽度,即红线宽度2.城市道路红线规则l一、设计车辆l按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分成各种类型 ,而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汽车可分为四类,即:l 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l 铰接车(城市道路)第五节第五节 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l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即对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 的限制规定,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运输 用的汽车及汽车列车l 汽车最大外廓尺寸应不超过如下限制规定:l 1.总高: 4.0m;l 2.总宽(不包括后视镜):2.5m; l 3.总长: 16m;l (1)载重汽车(包括越野载重汽车)12.0m;l (2)客车12.0m;铰接式客车 18.0m;l (3)牵引车拖半挂车 16.5m;l (4)汽车全挂汽车列车 20.0m。
国家标准GB1589—89对汽车的外廓尺寸限界的规定l1. 计算行车速度定义:l计算行车速度是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车 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的道路条件的影响时,具有中 等驾驶技术的驾驶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速 度l设计车速是决定公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曲线半 径、超高、视距等技术指标都起着决定的作用,同 时也影响着车道的尺寸和数目以及路肩宽度等指标 的确定其他如车道宽度、路肩宽度等虽与设计车 速无直接关系,但他们影响行车速度 二、设计车速(计算行车速度) l计算行车速度较低时,平均行车速度大约为计算 行车速度的90%~95%;在计算行车速度较高时 ,其平均行车速度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80%l3.计算行车速度的拟定l 计算行车速度的最大值: 120km/hl 根据汽车性能,并参考国内外的实际经验,从 节约能源以及人在感官上的感觉出发,计算行车 速度的最大值采用120km/h是适宜的l 计算行车速度的最低值: 20km/h2. 计算行车速度与平均行车速度的关系l 高速公路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上与一般公路 有所不同,本次修订按高速公路的运营要求和交通需 要的变化把计算行车速度分为四档,即120km/h、 100km/h、80km/h和60km/h。
l 高速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不与地形直接挂钩,设 计时设计人员应结合交通需求的变化,考虑技术经济 的合理性,更好地与地形景观相配合,作出更合理的 设计l 一般情况下应选用12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当 受地形、地物、工程造价等条件限制时,交通量又相 对的小一些,可选用100km/h甚至是80km/h的计算行 车速度对于条件特殊困难地段,经技术、经济论证 可选用6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 (1)高速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l 为了使汽车在各级公路上都能充分发挥其技术性 能,达到应有的运输经济效益,并结合已有公路汽 车行驶的实际情况,一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应在 60km/h以上,二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应大于 50km/h,三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采用40km/h~ 45km/h,四级公路采用35km/h l根据上述计算行车速度和平均行车速度的关系,拟 定计算行车速度如表52)平原、微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表5 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表 公路等级平均运行速 度 (km/h)计算行车速度(km/h)平均运行速度/计算行车 速度计算值采用值一级公路>600.6>100100二级公路>500.6~0.783~7180三级公路40~500.7~0.864~5060四级公路35左右0.8~0.943~3940(3)山岭、重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在山岭、重丘区,计算行车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 公路工程量大小和工程的难易程度。
一般情况下, 山岭、重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比平原、微丘区的要 小一些考虑到山岭、重丘区公路的工程量要求和 施工难度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各级道路条件下行车 安全顺适的要求,利用极限最小半径的实践经验, 确定了各级道路在山岭重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值 见表6 表6 山岭重丘区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公路等级控制速度的 极限最小 半径(m)计算行车速 度 (km/h)备 注一级公路10060根据计算和实测资料,100m半 径时运行速度可达60km/h二级公路6040根据计算和实测燃料,60m半径 时运行速度可达40km/h三级公路3030根据计算和实测燃料,30m半径 时运行速度可达30km/h四级公路1520根据计算和实测燃料,15m半径 时运行速度可达达20km/hl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 (即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目)其具 体数值由交通调查和交通预测确定l交通调查、分析和交通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 研究阶段进行现状评价、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 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 规模、技术等级、工程设施、经济效益评价及公路 几何线形设计的主要依据 l定义:日交通量 (单向/双向,汽车/混合交通) l 小时交通量l 年累计交通量三、交通量l 1.设计日交通量l 一条公路交通量的普遍计量单位是年平均日交 通量(简写为AADT),用全年总交通量除以365而 得。
l 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远景设计年限时 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l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依道路使用任务及性 质,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推算求得目前一般按 年平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一)设计交通量l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依道路使用任务及性质, 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推算求得目前一般按年平 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l Nd=N0(1+γ)n-1l式中:Nd——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l N0——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包 括现有交通量和道路建成后从其它道路吸引过来的 交通量:l γ——年平均增长率(%);l n——远景设计年限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计算:l 小时交通量(辆/小时)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 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 水平时的依据 l第30位小时交通量 :l设计小时交通量一般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l意味着在一年中有29个小时超过设计值,将发生 拥挤,占全年小时数的0.37%,也就是说能顺利通 过的保证率达99.67%。
2.设计小时交通量l Nh=Ndv ×kDl式中:Nh——主要方向高峰小时设计交通量l (辆/小时):l D——方向系数,即高峰小时期间主要方向 与两个方向总交通量之比(Nh/N’h),可采用0.6 ;l N’h——高峰小时两个方向的总交通量l (辆/小时);l Nd ——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l (辆/日);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公式: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说明:l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Nh/N’h):平时 有观测资料,仿图1-5绘制关系图求得;无资料:可 按如下近似式计算l K=18(1十A)X-08+Δl式中:A——地区气候修正系数:l X——设计小时时位:l Δ——设计年限的日交通量修正系数,按下式 计算:l Δ=0.2-0.0002Ndl我国的城市道路和一般公路(即二、三、四级公 路)都是混合交通,非机动车占较大比重。
在机 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公路上,其交通量是 将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车的数 量来表示:在设置慢车道实行分道行驶的道路或 路段上,其交通量应按汽车交通量和非汽车交通 量分别计算l 各种车辆的折算系数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该车种 行车时占用道路净空有关,目前仍暂沿用1972年 的规定,以载重汽车为标准的折算系数二)交通量折算车型中型 汽车小客 车拖挂 车摩托 车大中小型 拖拉机畜力 车人力 车自行 车换算 系数1.00.501.50.51.02.00.50.1l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 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 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以小时计( 辆/小时)l 1.基本通行能力l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 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 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l理想条件:包括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两个方面, 四、通行能力l(1)车头时距:指连续两车通过车道或道路上同 一地点的间间隔l以车头时距计算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l C=3600/tl式中:t——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可 通过观测求得。
l(2)车头间距:是指交通流中连续两车之间的距 离l以车头间距计算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