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节分析(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小说情节分析(一) 第一部分:知识积累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这句话明确交待了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也明确了小说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情节的划分,习惯上采取四分法,即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时在开端之前也有引子(也叫序幕),在结局之后还有尾声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有时它的情节也可以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分 小说的高潮,是故事是感人,矛盾最激烈,人物形象最鲜明的部分 3.情节的划分和概括 (1)情节的划分划分情节要看过渡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 (2)情节的概括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 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篇幅较长的小说一般采用) ①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概括可分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按时间线索概括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②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 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一般较短篇幅或试题中采用) 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话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部分概括,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的完整的句子 (3)事件的概括一般是概括小说中的一件或几件事按记叙文的要求概括即可 第二部分:能力训练 (一)招工指标 端午节这天,村里来了一个招工指标 老李头合计了半天,决定采取行动晚霞将尽,他拿了一个红包——200元钱,去拜访姚书记路上,他在心里骂起了自己:你个老东西瞎了眼,去年为啥怀疑姚书记挪用公款,带头告人家状?最后水落石出,人家没有那回事,这仇,人家能不记? 姚书记开门迎进了他:“李大哥,我刚要出门去找你,可巧,你来了,明天让你儿子去卫生院体检,咱支部决定让他到化工厂上班 “我儿子?” “对今年春天你住院花了一万多块钱,全村数你日子紧 老李头眼圈一红,手一松,红包落在了地上 1.各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出这篇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①开端: ②发展: ③高潮: ④结局: 2.这篇小说衬托人物思想、性格的事物是: 3.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他的一个的人 4.这篇小小说的主题是: (二)送花 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过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机会到一个风景佳丽的旅游胜地去,登登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憩一番 临行前一天下午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装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她说: “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母亲,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约好了见面时间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 店里有一个小男孩,正挑一把玫瑰在付钱,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十元钱 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干什么用的?” 小男孩说:“送给我的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
他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钱小男孩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 他说:“没关系,今天也是我母亲的生日 小男孩满脸微笑地抱着花转身走了 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付了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发动车,继续上路 仅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他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玫瑰花摊放在墓碑上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 “先生,我妈妈很喜欢我给她的花,谢谢你,先生 他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道:“那几束花是不是送走了?” 老板摇摇头说:“还没有 “不必麻烦你了,”他说,“我自己送去 1.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小说的情节,并说说划分的理由 ①开端是从开头到“ ②发展是从“”到“” ③高潮是从“”到“” ④结局是从“”到最后 ⑤这样划分的理由是: 2.简要概括小说情节的部分内容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他是一个的人 4.小说的主题是: 5.最后,他决定自己将花送给母亲的原因是:。
(三)想讨一本书 我给小有名气的“大款”方先生开车期间,他正追求一位姓申的小姐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方先生终于与申小姐有了第一次约会共进午餐后,申小组接受了方先生的进一步邀请,坐车来到了方先生的住处——位于龙华的一幢豪华别墅 下车后,我们看见门柱上斜靠着一个乞丐样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脏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地望着我们 心情很好的方先生赶紧走上去问他:“你是不是想吃点什么?” 想不到乞丐回答:“这会儿太阳很好,我吃喝足了,只想在您这儿晒会儿太阳还想……” “还想什么?”方先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晃动在乞丐眼前,调侃地追问道,“别难为情,尽管说吧,我会满足你的他料定一个乞丐的要求不会特别难以应付 “我想……”乞丐支吾着,最后鼓起勇气说,“您千万别笑话我您可以想像我的日子,饭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总想讨一本看看,可是一直难于启齿您能不能让我进您家书屋里,随意挑一本书呢?” 方先生一下子愣住了一方面,他惊奇于这个乞丐非同寻常的奢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满足不了这个乞丐这一简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小姐目睹了自己的窘迫! 乞丐也看透了方先生的尴尬,急忙说:“天底下没书的人很多。
只是,我没想到这家房屋的主人也会没有不好意思,打扰您了说罢,抬腿欲走那溢于言表的鄙薄与不屑令在场的人都很难堪 一直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申小姐急忙走上去,将随身携带的一本文摘读物递给乞丐,和颜悦色地说:“也许,你会喜欢这本收,不妨读读吧 乞丐接过,连声道谢,然后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读了起来这天送走申小姐后,方先生满腹心事 不久的一天,方先生突然做出决定:“阿伟,送我去书店 在书店经理室,方先生将一张2万元的支票拍在办公桌上,对接待他的小姐说:“愿意与我做一笔大生意吗?” 小姐说:“当然愿意不过,我们这儿没什么大生意,只有书,您任意选吧 方先生将支票扔到小姐面前,说:“我才懒得选,拜托你了下午两点,我来取货 小姐惊奇地盯着眼前这个财大气粗的人,不知如何应付当方先生准备掉头而去时,她才醒过神来追问道:“您想要一些什么书呢?” “只要是书,只要有名气方先生头也不回地说 下午两点,我们驱车来到书店那位小姐仰了过来,将支票给方先生,并说:“很抱歉,我们经理不想接受这笔生意 方先生再一次愣住了他咆哮道:“你们的经理呢?让他出来见我。
“不必了小姐笑笑,“我们经理看过支票,就知道您是谁了他要我一定转告您:本书店没有一本书做摆设的废书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归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 1.这篇文章共写了两件事,请你概括写出,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① ② 2.根据小说情节的安排,你认为书店经理应该是谁?理由是什么?(4分) 答:书店的经理是: 理由是: 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4.这篇小说表现的主题是什么?(2分) 答: 5.根据方先生对乞丐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心理,请你写了当乞丐讨要一本书,方先生为什么“惊奇”、“羞愧”和“窘迫”?(3分) 答: 【答案】 (一)(一)招工指标 1.①开端:村里来了个招工指标;②发展:老李头去给姚书记送红包;③高潮:姚书记决定把指标给老李头的儿子;④结局:招工指标给了老李头的儿子 2.红包 3.姚书记;不计恩怨,秉公办事 4.歌颂农村基层干部不计恩怨,秉公办事的高尚品质。
(二)送花 1.①“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②“店里有个小男孩”“继续上路”;③“仅开出一小段”“谢谢你,先生④“他将车开回花店”⑤地点的转换 2.开端:没空回家,打算让花店送花给母亲过生日;发展:花店里遇到小男孩买花给母亲,自己帮了他;高潮:在小山坡上遇上小男孩送花到母亲的墓前;结局:决定自己亲自送花给母亲过生日 3.他或小男孩均可;孝顺,善良,有爱心等 4.理解并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是孝敬老人的重要方面 5.他受到“小男孩”热爱母亲言行的启示,感到应亲自给母亲过生日(应该满足母亲精神上的需要) (三)想讨一本书 1.①乞丐向方先生讨书;②方先生买书每小题2分) 2.书店的经理是:申小姐;(1分)理由是:①她随身携带的一本文摘读物;②方先生没书时,在申小姐面前感到很窘迫;③最后一段所说的话可以说明每点1分) 3.主人公是方先生;(1分)他是一个庸俗、缺少修养、没文化、财大气粗,目空一切的人答对2点或以上得2分) 4.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并不等于精神的富有,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应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
2分) 5.①他认为乞丐只会讨饭要钱,没想到乞丐会要书②他没有书给乞丐③在小姐面前丢了脸每点1分)(222.79.5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