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做账实操-总分机构税款分摊计算方法

会****库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5.29KB
约11页
文档ID:612257609
做账实操-总分机构税款分摊计算方法_第1页
1/11

做账实操做账实操-总分机构税款分摊计算方法先全量分摊全年应纳税款,再抵减预缴税额5月23日,《中国税务报·税费政策专刊》B1版刊发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汇缴实践:申报阶段,做好“表”上功夫》,文中简要介绍了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的相关政策自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开始,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的税款分摊计算方法有变化笔者提醒,相关企业须在企业所得税预缴和年度汇算清缴时注意这一变化,以便合规进行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工作主要变化今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号,以下简称1号公告)明确,对《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A109010)的表单样式及填报说明进行修订,核心变化是优化了总分机构税款分摊的计算方法,从“按预缴比例分摊”改为“先全量分摊全年应纳税款,再抵减预缴税额”(以下简称“全量调整”)全量调整”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优化地区间税收分配根据1号公告,《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A109010)共需要填写11列分摊比例”需根据分支机构上一年度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资产总额”三个因素(权重依次为0.35、0.35、0.30)重新计算,而非沿用预缴时的比例。

按照“全量调整”原则,“分支机构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乘以相应的“分摊比例”,计算出分支机构“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减去分支机构预缴时“累计已分摊所得税额”,得出“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再减去“民族自治地区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优惠金额(□免征 □减征:减征幅度__%)”得出“实际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可以直观反映税款调整结果笔者提醒,在预缴税款阶段,就需要准确计算预缴税额,规范预缴税款管理具体来说,若分支机构数量或经营情况变化,总机构需重新核定分配比例年度中间,若分支机构注销,其分摊比例不再参与计算,剩余税款由总机构及其他分支机构按调整后的比例分摊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甲公司是2021年注册成立的制造业企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甲公司分别设立了A、B、C三个分公司2024年甲公司全年预缴税款300万元,其中,总机构预缴税款150万元,A、B、C三个分公司按照30%、30%、40%的分摊比例,分别预缴税款45万元、45万元、60万元2024年度,甲公司汇缴应纳税额400万元;A分公司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资产总额”分别为2000万元、200万元、600万元;B分公司分别为3000万元、300万元、600万元;C分公司分别为3000万元、300万元、800万元。

甲公司财务人员应先确认各分公司的分摊比例三个分公司的营业收入总额为2000+3000+3000=8000(万元),职工薪酬总额为200+300+300=800(万元),资产总额为600+600+800=2000(万元)A分公司分摊的比例=0.35×(2000÷8000)+0.35×(200÷800)+0.3×(600÷2000)=0.265;B分公司分摊的比例=0.35×(3000÷8000)+0.35×(300÷800)+0.3×(600÷2000)=0.3525;C分公司分摊的比例=0.35×(3000÷8000)+0.35×(300÷800)+0.3×(800÷2000)=0.38252024年度总机构应纳所得税额=400×50%=200(万元),其中100万元就地缴库,另外100万元由财政集中缴入中央国库其他分支机构应分摊的累计税额=400×50%=200(万元)其中,A分公司实际应分摊的所得税额=200×0.265=53(万元),B分公司实际应分摊的所得税额=200×0.3525=70.5(万元),C分公司实际应分摊的所得税额=200×0.3825=76.5(万元)A、B、C三个分公司分别预缴了45万元、45万元、60万元。

A分公司应补所得税额=53-45=8(万元),B分公司应补所得税额=70.5-45=25.5(万元),C分公司应补所得税额=76.5-60=16.5(万元)在填写《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A109010)时,甲公司财务人员应在“本年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下填写“4000000”,在“总机构直接管理建筑项目部预分所得税额”下填写“0”,在“总机构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下填写“1000000”,在“财政集中实际应分配所得税额”下填写“1000000”,在“分支机构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下填写“2000000”同时,甲公司财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据实填写A、B、C三个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机构名称”“营业收入”“职工薪酬”“资产总额”“分摊比例”“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累计已分摊所得税额”“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等栏次最终,A分公司的“实际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应填写“80000”,B分公司的“实际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应填写“255000”,C分公司的“实际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应填写“165000”风险提示笔者提醒,在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预缴阶段,总机构应按照规定的分摊比例,计算各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款,及时足额缴纳,避免预缴税款计算错误或缴纳不及时,导致汇算清缴时出现多缴或少缴税款的情况。

实务中,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预缴税款台账,如详细记录预缴税款的时间、金额、所属期间等,便于在汇算清缴时进行核对在汇算清缴时,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都应及时办理补退税手续对于应补缴的税款,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和方式及时缴纳,避免逾期产生滞纳金或其他税务风险;对于应退的税款,要及时申请退税会计做账流程一、原始凭证处理‌收集与审核‌:整理发票、收据、银行对账单等原始凭证,检查合规性(如签字、金额一致性、税务监制章等)‌‌分类整理‌:按业务类型分类,作为做账凭证编制的依据‌二、编制做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做账凭证,记录业务日期、摘要、科目、金额等信息,需经财务负责人审核签字‌三、登录账簿‌日记账‌:按收付做账凭证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根据做账凭证逐笔登录明细账,反映各科目明细变动‌‌总账‌:通过科目汇总表或直接逐笔登录总账,汇总所有经济业务‌四、科目汇总与试算平衡定期(如每5天、15天或月末)汇总做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确保借贷平衡后登录总账‌五、期末处理‌计提与摊销‌: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摊销待摊费用(如开办费)‌。

‌税费处理‌:根据业务计提税金及附加(如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损益结转‌:将损益类科目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收入类科目,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成本费用类科目)‌计算并计提企业所得税(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六、对账与结账‌对账‌:核对账实、账账、账证是否相符(如银行存款对账单与日记账比对)‌‌结账‌:在会计期末结出各账户余额,标注“本月合计”或“本年累计”,划红线区分‌七、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八、纳税申报依据账簿和报表数据申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九、凭证归档将做账凭证按顺序装订成册,妥善保存备查‌附注说明‌小企业简化处理‌:业务量较少时可直接根据做账凭证登录总账,省略明细分类账‌‌信息化管理‌:使用财务软件可自动化完成凭证汇总、账簿登录及报表生成‌出纳工作流程一、‌资金收付管理‌‌现金收付‌‌收现‌:根据会计岗提供的收据或发票收款,核对金额、经手人签名后加盖财务结算章,登记现金流水账并传递凭证至会计‌‌付现‌:审核付款凭证(如费用报销单),确认领款人签字后付款,并在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章‌。

‌银行收付‌‌收款‌:通过网银查询到账款项,核对付款账号及金额,开具收款收据并加盖“银行收讫”章‌‌付款‌:通过网银或支票支付款项(如预付货款),核对账户信息并登记支票领用簿,加盖“银行付讫”章‌二、‌日常报销与借款处理‌‌费用报销‌整理并粘贴发票、收据等票据,填写报销单,经审批后付款并加盖“现金付讫”或“银行付讫”章‌差旅费报销需审核支付证明单及发票,实报实销后传递凭证至会计‌‌员工借款‌‌现金借款‌:审核借款申请单,用备用金付款并加盖“现金付讫”章‌‌银行借款‌:通过企业网银转账,核对信息后加盖“银行付讫”章‌三、‌凭证与票据管理‌‌开具与保管‌管理支票、汇票、收据等,开具时需注意日期、金额大小写及盖章(财务章+法人章)‌收据需区分现金/银行交易,标注“转账”字样并加盖对应印章‌‌票据传递‌所有收付款凭证需登记传递登记本,及时交接给会计岗进行账务处理‌四、‌账务登记与核对‌‌登记日记账‌每日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确保账实一致‌‌对账与结账‌定期核对银行对账单与日记账,编制余额调节表‌月末结账时标注“本月合计”,划红线区分会计期间‌五、‌其他职责‌‌工资发放‌根据审批后的工资表,通过银行代发或现金发放工资,并传递凭证至会计‌。

‌备用金管理‌定期清点备用金余额,确保与账面一致,及时申请补足‌附注说明‌盖章规范‌:根据业务类型(现金/银行)加盖“收讫”或“付讫”章,避免重复支付‌‌信息化操作‌:使用网银或财务软件可简化流程(如自动生成凭证、对账)‌ 11 / 1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