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学设计

km****6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05KB
约4页
文档ID:113496950
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学设计_第1页
1/4

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有多重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2.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千克,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了解常用的称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秤,天平,2袋500克盐,一小袋苹果,几枚硬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背一背”游戏:请3名同学到讲台前,其中一名同学分别背另外两名同学(体重有明显区别),背的同学讲感受说给同学们听,感受人的体重有轻有重2.实践感知:每名同学掂一掂桌上的课本和字典,感受物体的轻重,并同桌之间说一说3.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生活中物品的质量4.揭示课题: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他们也是国际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有多重—认识千克,克二.实践体验,建立观念:(一) 认识秤:1. 师:要知道一个人或是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讨论,并说说看到过哪些秤。

师:课件出示各种秤的图片:台秤,天平,电子称,弹簧秤,磅秤等2. 让学生观察实物天平和弹簧秤:①上面有什么?②如何秤物体的质量?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并汇报师适当的补充说明其用法,介绍千克和克的符号表示kg,g二) 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1. 称一称:①请学生用弹簧秤称一下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重1千克②师引导学生完整的说出两袋盐有多重,并板书:1千克2. 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这两袋盐的质量,体会并感受1千克有多重,并说一说自己对1千克的感受3. 估一估,再称一称① 估一估:掂一掂估计一下1千克苹果大约是几个?② 称一称:估计之后将这些苹果用弹簧秤称一称,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4. 找一找: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掂一掂并称一称指名说一说哪些物体大约重1千克,再次感受1千克有多重5. 说一说: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的质量三)建立克的质量概念:师:我们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亲身体验感知了质量为1千克物体的物体有多重可是像粉笔,一枚硬币,一支铅笔,一片药等这样比较轻的物体用弹簧秤称一称,能否称出它们的质量?我们怎么知道它们的质量呢?也用千克作单位吗?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称较轻的物品有多重时一般用“克(g)”作单位,可以用天平称让学生感受建立比千克要小的质量单位的必要性1. 师示范:用天平称一枚硬币,其质量约为1克2. 学生称一称:小组内称一称较轻物体的质量3. 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四) 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1. 算一算:出示2袋500克的盐,能算出这两袋盐的质量吗?生计算;1000克2. 称一称:将这两袋盐用弹簧秤称一称,其质量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板书:1千克=1000克(1kg=1000g)3. 说一说在哪儿看见过“kg,g”这种符号4. 练习:p20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三.巩固练习,实践活动1.p20 第一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台秤,注意计量单位生独立完成,反馈2. 填一填,课件出示:,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千克或克生通过对千克和克的感受及生活实际填空3.(机动)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学生可以先猜一猜,然后在称一称验证,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体积大并不一定重四.课堂小结:对于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1.实践活动:p20页实践活动2.生活中在商店里那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或是1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