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歌赋赏析 诗学关于诗,就像美学关于美一样,很难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如果你问一位诗学家“什么是诗”,就像你问一位美学家“什么是美”一样,是难以得到你满意的回答的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中国诗词歌赋赏析,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诗词歌赋赏析1 1木兰诗 / 木兰辞 乐府诗集〔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2敕勒歌 乐府诗集〔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中国诗词歌赋赏析2 1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是寄给谢徽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2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本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山水小品一共140多个字骈文常用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文”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3三峡 郦道元〔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左山右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中国诗词歌赋赏析3 1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南北朝〕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如此有限的文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谓言简意赅了如果不是在语言的精炼上造诣高深,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2咏雪 / 咏雪联句 刘义庆〔南北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并因此而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咏雪》作为清谈名士的教科书,特别注意传达魏晋清谈家的独特的语言形象,重视人物语言的润饰,“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3杨氏之子 刘义庆〔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中国诗词歌赋赏析4 1西洲曲 佚名〔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2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首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中国诗词歌赋赏析5 1赠范晔诗 陆凯〔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这首诗不过二十个字,却包含无限的诗趣和感情当陆凯怀念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 范晔,所谓陇头人,因为范晔时在陕西长安,陇山在陕西陇县,所以用陇头人以代不言而喻,陆凯折花遥赠之地是江南,江南的梅花是驰名于世的隐居西湖的林逋有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是江南梅花神韵的写照江南是文物之邦,物丰文萃,但陆凯认为别的礼物不足以表达他对范晔的情感,所以说江南没有什么可贵的东西堪以相赠,唯有先春而至为报春讯的梅花是最适当的,因而遥遥千里,以寄思慕之情,而梅花也象征他们之间的崇高友谊。
2山中杂诗 吴均〔南北朝〕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本篇是诗人吴均《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作品通过对山居小屋悠远、静谧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的心情 3入若耶溪 王籍〔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