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练习题(全册)练习题(全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位置位置单元要点分析: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 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 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三维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 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 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 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课时划分:课时划分: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课题:课题:位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 2~3 页的例 1、 ,练习一 1~3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 的交流、合作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1、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 置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2)用在我的“前面” 、 “后面” 、 “左面” 、 “右面”来描述2、谈话导入(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位置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教学例 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2)想一想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师: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所有 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 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 6 列,第 3 行” ,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 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 6 列,第 3 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 来表示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C、总结方法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 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归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 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3、全课总结109876543211 2 3 4 5 6 7 8 9 10(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 用两个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的?(2)教师简要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
比如播放有关地球 经纬度的知识等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一中的 1~3 题第 1 题:(1)说一说(9,8)中的“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2)按照题目给出的数据,涂一涂第 2 题(1)观察棋盘,与第 1 题方格图比较,说一说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正确说出黑方的“五”所处的位置3)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棋子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4)完成题中第(2)小题,并和同学交流第 3 题第 1 小题,用投影展示学生所确定的区域第 2 小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表示结果课后作业设计:1、标出下列点的位置(6,5) (2,7)(7,4) (3,9)(8,9) (10,6)教后记:教后记: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题:课题:位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 2~3 页的例 2,练习一 4~5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 的交流、合作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教学例 2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2)解决第(1)个问题师:如果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 位置吗?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熊猫馆(3,5) 海洋馆(6,4)猴 山(2,2) 大象馆(1,4)(3)解决第(2)问题A:出示要求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 (4,3)543212 3 4 5 6 7 8 9B: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完成C:反馈练习结束学生回答,利用投影展示3、全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 用两个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的?(2)教师简要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比如播放有关地球 经纬度的知识等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一中的 4~5 题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 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第 5 题(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 表示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图课后作业设计:1、下图是某棋盘的一部分说一说 各图形各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示这些图形的位置? 教后记:教后记: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单元目标:单元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 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 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 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单元重点:单元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单元难点:单元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 应用题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 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 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 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 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 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 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 个 12 是多少? 9 个 11 是多少? 8 个 6 是多少?(2)计算:+ + = ++=61 62 63 103 103 1032.引出课题++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103 103 103数乘法二、新授1、利用++教学分数乘法103 103 103(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103(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103(3)++=9,那么++=×3,所以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3=9 计算103 103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2、出示例 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1)(2)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112位“1” 。
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 11 份,其中的 2 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3)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112那么“人跑 3 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 3 个是多少?(列式:×3 =)112 112 116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 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 2 题5、教学例 2(1)出示 ×6,学生独立计算83(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 应该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 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 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三、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 (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 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2、“做一做”第 3 题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 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 再计算 )三、作业练习二第 1、2、4 题教后记:教后记:(2)一个数乘分数教学目标: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 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过程:一、导入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1015851732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新课1、教学例 3(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 小时粉刷这51 41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列式: ×51 41(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 1 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 ,第二步再涂出 小51 41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 的 ,由此得出 × 这个乘法51 41 51 41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51 41(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 × =,根据刚才操作的51 41 201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51 41 4511 201(4)提出问题: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43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 5 题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教学例 4(1)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