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分析_生物_教材分析_人教版(最新编写-修订版)

黯然****空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04MB
约6页
文档ID:14564648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分析_生物_教材分析_人教版(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1/6

人教版必修二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二教材分析 杨鑫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 : 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七部分学习本模块的内 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 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 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1.单元内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1.单元内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 首先得了解清楚基础知识的相互关系, 建议每个章节首先让 学生绘制知识框图 : 也可以在章头课使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通过对各单元知识之间内在 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2.各单元之间的发展关系2.各单元之间的发展关系 本模块各单元内容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三部分 : 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和育种、现代生 物进化理论 这三部分的关系如下图: 2.1、生物的遗传 2.1、生物的遗传 该部分内容包括第 1、2、3、4 章,主要是揭示生物在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 什么?在哪里?如何传递以及是如何起作用的?通过上图可以看出, 本模块遗传部分的内容 基本是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展开的。

这样学生学习遗传知识的过程, 犹如亲历了一百多年 来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会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 2.2、生物的变异和育种2.2、生物的变异和育种 本模块的第 5 章内容既是前 4 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 又是学习第 6 章和第 7 章的重要 基础本章集中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 遗传物质(基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 化?为什么会变化?怎样变化?发生的变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变异的种类有哪些等 等本章中有关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的内容,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密切,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 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模块前五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知识内容是按照科学史的线索展开 的,较少涉及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第 6 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将集中解决这部分 问题, 并且是按照技术发展历程的线索来展开内容的, 以期使学生在了解遗传学原理的应用 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启示 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本模块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第 7 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该部分内容较为深入的揭示 了生物繁衍过程中物种形成和更替的原理, 指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基因库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 反映出生物与环境在大时空尺度下的发展变化和对 立统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 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而且能够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加深对科 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3.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意义和价值3.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作了如下概括 : 本模块“有 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了解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领悟假说演绎、 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 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在“内容标准”部分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 “本模块选取的减数 分裂和受精作用、DNA 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 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 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 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 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 分重要的” 。

综上所述,结合“具体内容标准”和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模块内容在知识、能力和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3.1、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3.1、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 必修模块 “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和结 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这是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 内容的知识教育价值所做的高度概括, 它明确指出了在高中生物必修课中, 学生的认知对象 是生命系统包括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 ; 认知目标就是理解不同层次 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对这一认知目标的达成,三个必修模块各有其独特的作用 本模块主要是揭示生物在代代繁衍的过程中, 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和变化以及是如何起 作用的,也可以说是从基因的角度来达成上述认知目标的 (如图 1 所示) 3.2、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3.2、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 课程目标确定的能力目标包括操作技能、 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 尤为重视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领悟和运用科学方法,对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而不同模块 在科学方法教育上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本模块在科学方法教育上具有独特的 价值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本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这一表述明确指出了本模块在科学方法上的侧重点 假说一演绎法的内容主要安排在本模块中,特别是在教材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 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两章 模型方法也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分子与细胞 模块侧重物理模型和概念 模型的构建,如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本模块侧重物理模型和数 学模型的构建, 如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和 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数学模型;稳态与环境模块则进一步练习各类模型的构建 同其他两个模块一样,本模块的科学方法教育既有侧重点,又是全方位的通过科学 史的介绍和探究活动的安排,学生可以在逻辑推理(如归纳、演绎、类比)的训练、数学方法 的运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价值3.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价值 本模块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十分丰富, 依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表述, 并结合教材 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3.1、对立统一的观点3.3.1、对立统一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 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本模块有助于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 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 此外, 、本模块还涉及生 物的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从遗传角度看,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 从进化的角 度看, 所有生物都有着共同的起源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形成对立统一的观点都是十分重要的 3.3.2、生物进化的观点3.3.2、生物进化的观点 本模块对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尽 管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一些生物进化的知识, 但由于遗传学知识基础的限制, 不可能对 生物进化的原理有深入的理解, 生物进化观点的建立还处于初级水平, 面对进化论领域的不 同观点还缺乏鉴别能力 本模块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有关遗传学知识的基础上, 较深入地介 绍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巨大贡献和局限性也做了辩证的分析, 这就有利 于学生进一步确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提高对进化论领域的不同观点甚至伪科学论调的鉴别能 力 3.3.3、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3.3.3、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本模块教材中介绍了许多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 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比如孟德尔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敢于独立思考的精神,摩尔根尊 重科学、 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 达尔文既能挑战传统观念, 又能正视自己不足的精神, 等等。

这对于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都有助益 3.3.4、科学技术价值观3.3.4、科学技术价值观 课程标准指出,本模块“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 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体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 求教材中介绍了 DNA 指纹技术在刑侦和亲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 传学原理在育种上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等内容实际上,教材中有关反映科学技术价值 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图(图 2): 4.教学过程的建议(以第一章第一节为例)4.教学过程的建议(以第一章第一节为例) 第 1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 1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 7 课时)1课时建议(共计 7 课时) 第 1 节 分离定律3 课时(含活动) 第 1 节 分离定律3 课时(含活动) 第 2 节 自由组合定律 3 课时 第 2 节 自由组合定律 3 课时 复习与小结 1 课时 复习与小结 1 课时 2教法建议2教法建议 (1)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的教学重点:孟德尔的杂交实 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运用分离定律解 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显性相对性。

本节课的内容是 按科学史的发展线索来安排的,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上有一 定的难度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论方法,能深刻体会到 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 中,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通过讨论,明白高 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 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 象及其结果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突破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 “性状分 离比的模拟”活动对学生理解掌握孟德尔定律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学生理解等位 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相互分离,雌雄配子受精时是随机结合的 (2)第 2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的教学重点是:自由组合现象 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教学难点是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在已掌握的分离 定律知识基础上,可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涉及到的二对性状分别拆开,一对 一地进行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从数学角度分析并得出(9:3:3:1)是 (3:1)2的展开式由此推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也是两对相对性状 独立遗传的结果。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减数分裂,不知道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 情况,要理解好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有相当的难度,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 尽量直观地展示多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的行为,并让学生充分讨论,理解 孟德尔假说的意义,也为下章学习减数分裂打好一定的知识基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