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 《“探索者”钟扬》 学案

gege****6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19KB
约13页
文档ID:145422358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 《“探索者”钟扬》 学案_第1页
1/13

“探界者”钟扬【学习目标】积累重要字词;把握人物通讯特点体会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和通过事例、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手法以及衬托的写作手法体会钟扬在科学上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工作上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所表现出的崇高美学习钟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习重难点】分析概括人物主要事迹;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写人手法掌握通讯的写法学习过程】一、知背景2017年9月25日,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西藏大学教授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不幸离世的消息令学界深感悲痛,许多学者和记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撰文纪念这位良师益友①本文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注:①箪食瓢饮,筚路蓝缕,十六年如一日,他是将论文写在山川大地上的科学家,以53年的人生做到了别人100年也做不完的事二、拓知识钟扬事迹:立心天地厚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三、理基础1.记字音①拟南芥(ji) ②调侃(kǎn) ③悲怆(chung)④撰写(zhun) ⑤奇葩(pā) ⑥脑溢血(y)⑦收敛(liǎn) ⑧跌宕(dng) ⑨量身定制(ling)⑩戛然(ji)2.识字形① ②③ ④3.辨词义(1)执着执意辨词:“执着”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执意”指坚持自己的见解、主张等选词:①坚持是坚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使你执着向前走的品格,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②他执意要走,也只好各从其志,不再勉强了2)沟通勾通辨词:“沟通”指使彼此相通,是中性词语,如“沟通南北”勾通”指勾结串通,是贬义词,如“勾通土匪”选词:①他们内外勾通,侵吞了巨额公款②爱是沟通心灵的钥匙,愿我的爱心时时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4.积成语语境呈现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灾难,却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②在警方雷厉风行地扫荡之下,许多不法行业销声匿迹③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④李刚长得五大三粗,经常在放学的路上欺负小同学⑤班长为班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⑥他这人说话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些人不习惯释义①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而止②雷厉风行: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③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④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⑤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⑥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5.任务探究(1)《“探界者”钟扬》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答案:本文围绕钟扬为科学而探索的精神,选取了从求学少年,到采集种子、研究种子,担任科学队长,并做导师带学生,直到为科学而献身的各种经历素材,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行文的2)阅读《“探界者”钟扬》,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并加以赏析答案:原句: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戴着一顶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赏析:这里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钟扬在工作时的外表形象,“黑色双肩包”“磨白了的牛仔裤”“宽檐帽”,写出了他为了科研脚踏实地,在高原上不但探寻种子生命的边界,也在刷新自己生命的极限,突出了钟扬的奉献精神3)从语言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下面《“探界者”钟扬》开头一段文字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答案:用议论性的文字对人物进行全方位定位评价,让读者对人物有全面的认识,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于人物事迹的介绍反馈检测一、基础素养巩固(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调侃(kǎn) 奇葩(bā) 原核(h) 拟南芥(ji)B.收敛(liǎn) 撰写(zhun) 奠定(jin) 脑溢血(y)C.悲怆(cng) 戛然(ji) 担当(dāng) 毛坯房(pēi)D.跌宕(dng) 婉拒(wǎn) 屋脊(jǐ) 超负荷(h)解析:A项,“奇葩”的“葩”应读“pā”;B项,“奠定”的“奠”应读“din”;C项,“悲怆”的“怆”应读“chung”,“毛坯房”的“坯”应读“pī”。

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3分)A.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其中不乏《大流感》这样的畅销书《大流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相,语言风格多变B.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蓬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C.他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提高科学思维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致力于青藏高原的种子事业D.很少有人知道,这细腻而又富有文彩的文字,竟出自这位看起来五大三粗的理工男之手解析:A项,“包罗万相”应为“包罗万象”;B项,“帐蓬”应为“帐篷”;D项,“富有文彩”应为“富有文采”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地球生命历经了五次演化: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是3.65亿年前,海洋生物遭到重创;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2.5亿年前,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是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而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使得存在于地球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灭绝了 )。

在地球生命________中,在所有灭绝的物种里,恐龙是最重要也最难以置信的40多亿年间发生的无数________事件造就了今天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与地质历史上远古生物的________相比,人类只是沧海一粟地球在承载着生命与人类文明的同时,在过度开发、水质污染、植被破坏的影响下,地球已经________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然而,地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和强度,地球会不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B.恐龙等物种被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C.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是造成地球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D.造成地球上主要物种灭绝的原因是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解析:从括号所处的位置看,这个句子在第一段末尾,并且句末的标点符号是句号,由此可以初步断定这句话是承接、总括上文的再从四个选项来看,选项都是概括性的语言而A项“这五次物种大灭绝”紧承上文的“五次演化”,“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是对演化原因最恰当的分析答案:A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演化 偶尔 复杂性 疲惫不堪B.演变 偶尔 多样性 不堪重负C.演变 偶然 复杂性 疲惫不堪D.演化 偶然 多样性 不堪重负解析:“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演化”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这里搭配的对象是生命,应该用“演化”。

偶尔”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偶然”着眼于意外,结合语境来看,应该用“偶然”文段谈的是有关生物的内容,应该选用“多样性”不堪重负”指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答案:D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人们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巨大的生态压力让人难以承受B.数量庞大的人口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C.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使得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D.人们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解析: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人类不断地向地球索取资源;一层意思是人类不断地向地球索取资源,使得地球承受的生态压力巨大由此可以判断“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的主语不是“数量庞大的人口”,故此,最恰当的修改是C项答案:C6.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________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对于生命的意义,钟扬这样说。

①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②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③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④而我们采集的种子⑤但我毫不畏惧A.③⑤④②①B.③⑤①④②C.④②③⑤①D.①③⑤④②答案:B二、能力素养提升(32分)(一)课内阅读(12分)阅读“种子达人”与“生命延续”这两部分,完成7~9题7.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一直到最后,住房条件都没有太大改善,这和光鲜亮丽的上海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和他后来担任的复旦大学的职位产生了巨大反差B.经过数年的寻找,钟扬自己在“无人区”——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最终寻获“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C.探寻生命的边界时,钟扬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一个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的先锋者D.钟扬无论在上海还是西藏,都为国家的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析:由文中“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可知B项错误答案:B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种子达人”这一部分中的“种子”一语双关,既是指他收集的种子和培养的学生,又是指钟扬自己。

B.“生命延续”这部分,西藏大学的老师展示了钟扬2017年6月24日一天的密密麻麻的具体行程安排,这样的精准表述了钟扬“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C.文中多次引用了钟扬说过的话,直接表现了钟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了钟扬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实、准确、可信D.钟扬曾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使命感,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奔跑前行,直至生命尽头解析:“种子达人”这一部分主要写了钟扬冒着生命的危险收集种子,A项的表述过于拔高答案:A9.阅读完“种子达人”与“生命延续”这两部分,你认为钟扬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6分)解析:主要从普通人和科学家两个角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