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月雨技术要求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3.36KB
约4页
文档ID:37878825
5月雨技术要求_第1页
1/4

轿车的淋雨试验有没有国标?有没有知道五月雨的试验标准淋雨测试箱试验标准及设备技术规格:1、淋雨试验分为摆管式淋水试验和喷头式淋水试验2、淋雨试验适用于航空、汽车、家电、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及汽车灯具外壳防护3、淋雨试验其标准有:GB 4208-2008 GB10485-89 GJB150.8-86 GJB150.8 淋雨试验标准(1)适用范围及试验目的GJB150.8 适用于可能遇到淋雨环境的军用设备,不适用于做淋雨腐蚀试验,也不适用于评定飞机挡风罩除雨器的适应性众所周知,军用设备无论是处于工作状态还是贮存状态,它们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水的影响,其中受淋雨影响最为常见,有些设备虽然有防雨措施,但还会受到暴露在其上表面的凝结水或泄漏水的影响当降雨时,由于雨水的渗透、流动、冲击和积聚,会对军用设备及其材料产生各种影响如暴雨会干扰雷达信号的传播;大雨滴能侵蚀高速飞行的飞机和导弹的表面;雨水能渗透到设备内部并毁坏其结构和部件因此,降雨对产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军用设备进行淋雨试验的目的是确定这些设备在淋雨条件下,其外壳防止雨水渗透的能力和遭到淋雨时或之后的工作效能它主要用于确定:a.保护罩或保护壳防止渗雨的有效性;b.设备在淋雨暴露期间或之后满足其性能要求的能力;c.设备由于淋雨造成的物理损坏;d.雨水排除系统是否有效。

2)试验条件GJB150.8 的试验条件是按三种不同的试验程序,即有风源的淋雨试验、滴雨试验和防水性试验给出的a.有风源的淋雨试验主要模拟自然降雨过程中风吹雨的情况适用于户外使用且没有防雨措施的设备,其主要雨量参数包括:降雨强度最小 10cm /h;雨滴直径0.5 ~4.5mm ;水平风速不小于 18m/s;试验时间30min ;试样温度每 30min 淋雨试验开始时至少比雨水温度高10℃;试验用水当地水源的水b.滴雨试验主要模拟滴水情况适用于有防雨措施但暴露在外的上表面可能有凝结水或泄漏水的设备其主要雨量参数包括:雨滴直径0.5 ~4.5mm ;滴水量不小于 280+30- 0L/ m2.h ;试验时间15min c.防水性试验不是模拟自然降雨,而是考核受试设备防水性,为设备的防水性提供一个较高的置信度适用于大型受试设备,有风源的淋雨试验不能满足试验要求时采用其主要雨量参数包括:雨滴直径2~4.5mm ;喷嘴压力不小于 375kPa ;试验时间40min ****************************************************************************************************************************************** GB/T 汽车淋雨试验标准发布日期: 2012-06-13 10:03:38 淋雨试验标准在对QC/T4449-19999 《保温汽车、 冷藏汽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修订时,保留了QC/T4449 —19999 中实践证明适合我国情况的部分内容。

对于整车基本性能的试验,基本采用了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并将可靠性试验以故障模式为考核依据,对于厢体专项性能试验,主要对漏气倍数和传热系数及静态调温等几项试验有所改动,以使其更加合理,符合国际规范淋雨试验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4449-19999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 B 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南考格尔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春曦、郜友乐、陈仁奎、张常菁、韩纪银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449—2000 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代替QC/T449 —1999 1. 淋雨试验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温车、冷藏车的试验方法淋雨试验标准适用于采用定型汽车二类底盘改装的保温车和冷藏车(本标准中系指机械制冷式冷藏车)及保温半挂车、冷藏半挂车,其它同类车型可参照执行2.淋雨试验标准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l496-19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 l4761-1999 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536-19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GB/T 12538-1990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GB/T 12539-1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B/T 12543-1990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45-1990 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2540-199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GB/T 12544-19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7-1990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 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 l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450-200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QC/T 589-1999 厢式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3.淋雨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保温车、冷藏车的试验条件和试验准备按GB/T12534的规定。

4 试验方法保温车、冷藏车尺寸参数的测量按GB/T12673的规定进行保温车、冷藏车重心高度的测定按GB/T12538的规定进行保温车、冷藏车质量参数的测定按GB/T12674的规定进行4.4 最高车速试验按GB/T1254 44 的规定进行4.5 加速性能试验按GB/T12543的规定进行4.6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按GB/T12547的规定进行4.7 爬陡坡试验按GB/T12539 的规定进行4.8 燃料消耗量试验按GB/T12545的规定进行4.9滑行试验按GB/T12536的规定进行4.10 保温车、冷藏车制动试验GB12676 的规定进行4.11 保温车、冷藏车最小转弯直径试验按GB/T12540的规定进行4.12 噪声的测量按GB1496 的规定进行4.13 汽油车的排放物测量按GB14761 的规定进行; 柴油机的排放物测量按GB3847 的规定进行4.14 可靠性行驶试验41.42.43. 4.14.1 淋雨试验标准试验目的考核车厢和制冷机组、车厢和底盘及其连接的工作可靠性4.14.2 试验方法试验行驶里程及里程分配 QC/T252 的规定进行, 试验时按 QC/T589-19 999 中 5.5 的规定对保温车、冷藏车出现的故障进行分类和统计。

4.15 淋雨试验4.15.1 试验目的考核车厢及制冷机组电气控制箱的密封性能4.15.2 淋雨试验标准试验条件淋雨试验在专门设置的淋雨室内进行车厢门、制冷机组电气控制箱门正常关闭,以汽油机或柴油机驱动的制冷机组必须将其排烟管封堵4.15.3 试验方法淋雨检验时,降雨强度为5~7m mm/min ,方向与铅垂成45° 角,对车厢及电气控制箱进行30min 淋雨试验,试验后擦干车厢及控制箱外部水,打开门,检查各处,应无进水和渗漏现象4.16 气密性试验4.16.1 试验目的考核车厢的气密性能,漏气量的测量应安排在淋雨试验之后进行4.16.2 试验条件试验场所可控制环境温度的人工气候室 遮阳和无其它热源影响的室内或同等条件的自然环境车厢,空载,内部清洁,地板排水孔、蒸发器排水孔预先堵塞,门和通风装置处于正常关闭状态车厢内外压力差(100±10)Pa 感温元件布置距车厢外顶部中央上方和车厢内地板上方0.1m 处各设一个测温点,车厢内外温度在 288~298K 范围内, 每一感温元件稳定在 ± 1.5K 内,各元件间温差不大于3K 大于 273K ,每一感温元件稳定在± 3K内4.16.13 试验仪器a)温度计、感温元件;b)压差计 ;c)流量计;d)压力表;试验仪器精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16.4 试验方法淋雨试验标准用增压法利用气源对车厢内部加压,是车厢内外压力差达到规定要求,并保证供气稳定试验条件建立并稳定后,进行空气流量的测量,每隔5min 测量一次,连续测量次数不得少于6 次4.16.15 数据处理试验结果填入附录 B(标准的附录)表B1,所测流量应换算成标准状况(273K ,1.013× 105Pa )下流量,对容积式流量计采用公式(1)加以修正对其他流量计也应采用相应的修正方法,将测量结果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流量V= (P0T/PT0 )V0 式中: V—— 标准状态下的漏气量, m3/h ;V0 —— 流量计所测量的漏气量,m3/h ; T—— 标准状态下绝对温度,273K ; T0 —— 流量测量处空气的绝对温度,K; P—— 标准大气压力1.013×105Pa;P0 —— 流量测量处空气的绝对压力,Pa4.17 隔热性能试验4.17.1 试验目的考核车厢的隔热性能,应安排在气密性实验之后进行4.17.2 试验条件遮阳和无其它热源影响的室内或同等试验场所可控制环境温度的人工气候室条件的自然环境气流速度距车厢外表面0.1m 处不大于2m/s 车厢空载,内部清洁,干燥,地板排水孔和蒸发器排水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门和通风装置按正常方式关闭。

淋雨试验标准感温元件布置设在距车厢内外表面0.1m 处, 在车厢内外8 个顶角和车厢内外各4 个纵向表面的中心各设一个,内外各设12 个测点设在距车厢内外0.1m 处,在车厢内外6 个面的中心各设一点,内外各设有6 个测点温度平均壁温293~298K 不高于 308K 车厢内外温差不小于20K 车厢外温度感温元件最大差温不大于2K ,平均温差不大于1.5K 感温元件温差不大于3K,平均温度稳定在± 1.5 内车厢内温度感温元件最大温差不大于3K,平均温差不大于1.5K 感温元件温差不大于3K,平均温度稳定在 ± 1.5K 内,电功率波动最大加热功率与最小加热功率之差不大于最小加热功率的 3% 4.17.3 试验仪器a)瓦特表;b)温度计、感温元件;c)风速计试验仪器精度见附录A4.17.4 试验方法淋雨试验标准采用内部加热法,试验中所有加热器的工作温度应尽可能处于最低值,以减少热幅射的影响为保证厢内温度符合表2 中的要求,可使用一台或数台风扇,其风量以足够循环为宜,各个感温元件均应有热幅射防护措施达到试验条件后稳定1h 开始测量,每隔15min测量一次,连续测试时间不少于4h,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车厢内外温度及加热总功率均不得单调上升或下降。

4.18 静态调温性能试验4.18.1 试验目的测定冷藏车静态时在给定外温è e 的条件下保持额定内温è i 的功能4.18.2 试验条件试验分三级,其中第三级试验只使用于出厂试验见表3,其中第三级试验只使用于出厂试验淋雨试验标准可控制环境温度的人工气候室无直射阳光及其它热量影响的室同等条件的自然环境遮阳无雨的自然环境气流速度距车厢外表面0.1m 处不大于 2m/s 车厢空载、新车,门和通风装置按正常方式关闭,地板排水孔和蒸发器排水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淋雨试验标准感温元件布置除表 2 规定的布置外,另在蒸发器空气进出口处各均布4 个;除表 2 规定的布置外,另在蒸发器空气进出口处各均布2 个车厢内外各1 个温度车厢外温度稳定在(303± 0.5)K,感温元件间温差不大于2K 车厢外温度可在298~ 308K 范围内任意选定,并稳定在± 1.5K 内,感温元件间温差不大于3K,车厢内外温差不大于3K 车厢外温度不低于273K ,车厢内外温度不大于5K4.18.3 试验仪器a)瓦特表b)温度计、感温元件;c)风速计4.18.4 型式检验试验方法4.18.4.1 在测定车厢漏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