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火烧云 【课前解析】本课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描写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奇特美丽启发我们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关注作者: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1928年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1933年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病逝于香港代表作有 《生死场》《小城三月》《呼兰河传》关注景象:早晨或傍晚,大气层云层比较厚,而且太阳光是斜射的,这就加大了光线穿透云层的难度这时,只有红色和橙色光在穿过云层时减弱得最少,自然只有它们可以穿透云层,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形成光彩夺目的火烧云奇景。
关注语言:课文语言平实但精妙首先用词丰富,尤其是颜色词如叠词:“红彤彤”“金灿灿”;不同颜色糅合一起:“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比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其次排比句的运用,如“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成串的排比写出了火烧云一连串颜色上的变化,读来赏心悦目关注拓展:◇ 带“云”字的四字成语:天高云淡 风卷残云 风起云涌 腾云驾雾 乌云密布 烟消云散九霄云外 白云苍狗 风云变幻 云开雾散 高耸入云 浮云蔽日◇ 与“云”有关的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教学目标】 1.认识“檀、喂”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2个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2.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4.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教学重点】1.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2.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檀、喂”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家1.夕阳西下、明月高悬,大自然有多少奇丽的景象,吸引着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去描绘、去赞美近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瑰丽的景象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作家萧红出示课件1.2:2.《火烧云》是萧红创作的《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4课,共同感受这壮丽的景象板书课题:24 火烧云) 出示课件3:3.同学们,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什么是火烧云?预设2: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学贵有疑,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认识作家,深度了解作品创作背景针对课题,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进行有效学习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出示课件4:2.检查读书情况 开火车轮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读音进行纠正3.学习生字词1)学习新词 ①自由读、指名读,相机纠正出示课件5: ②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生先交流自己的理解,师再小结出示课件6.7.8.9: ③ 进行词语仿写 出示课件10: (2)学习认字条 ① 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灿”,翘舌音“镇”,前鼻音“檀”,后鼻音“静 猛 盈 彤”等。
出示课件11.12: ②说说识字方法,小组交流,组长汇报出示课件13.14: ③组词大家的识字方法真不少!接下来咱们来玩开火车组词④学习多音字“模”本课认字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说话吗? 出示课件15:(3)学习生字表①这是咱们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先来读读它,男女PK,大声读一读出示课件16:② 集体交流同学们,认真看,说一说在写这些生字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呢?“灿 骑 秒 猛 接 镇”这几个字左窄右宽凶 威”是半包围结构强调“威 武 镇”三个字出示课件17.18:③生在练习本上每个生字书写两个,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解决字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在学习过程中,多给学生发言交流的机会,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1.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出示课件19:2.指名读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好在哪里呢?预设1:学生可能会找到“烧”预设2:对于“烧”字的妙处,学生可能体会得不太好教师引导:应该是“烧”字,这个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给人一种动态变化之美,而且点明了课题。
出示课件20:我们一起来看看火烧云上来的景象大家再次齐读这句话3.再次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写了火烧云的样子,对于顺序可能会找出时间教师引导:大家可以从文中找一找点明顺序的语句,如“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出示课件21:教师小结:课文以时间推移为顺序,主要写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变化过程板书:傍晚时分 上来 下去 变化)(设计意图:再读课文,解读题目,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而且在教学结束前,又引导学生对课文提出的质疑进行了解答四、课后作业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24课,解决了生字词,扫清了阅读障碍还初读课文,知道了课文以时间推移为顺序,主要写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变化过程那么火烧云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后请大家将词语表认真书写两遍五、板书设计24 火烧云上来傍晚 变化下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2.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至六自然段,感受火烧云的美丽。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进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火烧云》板书:火烧云)二、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火烧云那么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景象呢?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22:2.教师小结:从景物到颜色,这段话写出了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充化 3.集体朗读你们瞧!满天霞光,多么新奇,多么有趣!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三、细读课文,探究特点1.概括变化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变化极多”的?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学习出示课件23: 预设1:学生能从第4自然段中的语句中说出“颜色的变化”预设2:学生从4——6自然段中能够概括出“形状的变化”教师小结:二至六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那么他们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咱们来继续探究板书:颜色 形状)出示课件24:2.探究颜色变化的特点(1)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颜色变化的?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预设1:学生可能会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预设2:还有的小组可能会从四个“一会儿”感受到颜色变化很快2)学习表示颜色的词语①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②你有什么新发现吗?预设:第一组都是ABB式的词语,第二组是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拟,第三组则是不种颜色糅合在了一起出示课件25:③你能再仿说几个吗?出示课件26:④四个“一会儿”串连起表示颜色的词语一会儿”说明时间怎么样?从四个“一会儿”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颜色不仅多,而且变化得非常快师小结:四个“一会儿”构成排比句式,说明颜色变化不仅多,还非常快板书:变化多 快)出示课件27:⑤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它吗?预设: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色彩斑斓等等⑥真是一幅壮美的景象!谁想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段话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师生边看图边试着背诵出示课件28.29.30.31.32:(设计意图:捕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找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并通过重点词句引导背诵,水到渠成3.探究形状变化的特点1)火烧云颜色的变化令我们叹为观止那么形状的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呢?咱们继续交流,哪个小组想说一说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形状变化得多教师引导:火烧云的形状都有什么变化?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呢?出示课件33:(2)教师引导:除了变化得多,还变化得怎么样?预设:学生能说出变化得还快。
火烧云的形状变化也是很多、很快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找一找板书:变化多 快)预设: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出示课件34:(3) 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来概括吗? 预设:变化莫测、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4) 咱们来读一读,感受一下指名小组分读3个自然段出示课件35:(5) 梳理结构相似点,引领背诵同学们认真比较一下三段,你发现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咱们来梳理一下,你们看每一段都是先写出现的事物,再写形状变化,最后写消失,而且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了一起,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出示课件36:同学们根据根据梳理的结构、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背诵,大家先试着背一背出示课件37:小组背,展示背设计意图:本课课后有两个积累任务,其中一个就是背诵三至六自然段,所以抓住关键词句引领学生反复品读,为学生提供辅助记诵的支架6) 拓展延伸同学们,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独特之美你觉得它们还会有什么变化吗?发挥你的想象,按照咱们梳理的结构也来说一说吧!出示课件38:四、火烧云下去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一会儿工夫,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