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基础知识梳理课件 新人教版

shaoy****197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24MB
约136页
文档ID:111946769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基础知识梳理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1/136

第一编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复习篇目: 诗歌之部 《长恨歌》《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 愤》《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 一剪梅》《今别离(其一)》《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梦游天 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积雨辋川庄作》《旅夜 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将进酒》《阁夜 》《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国殇》《燕歌行》《登柳 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菩萨蛮》《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散文之部 《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 赋》《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 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种树 郭槖驼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 序》《项脊轩志》《游沙湖》《苦斋记》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一、作家作品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祖籍东海(治所 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 ,任前军参军。

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 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 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 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杨万里、范成大、 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 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 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黄遵宪(1848~1905),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 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 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 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二、文学常识 1.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 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 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 目咏写时事 2.骚体诗:骚体,也称为楚辞体它起于战国时的楚国,是屈原创立的 屈原以及其他诗人用这种文体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 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较自由,句尾多带“兮”字秦汉以后, 人们也将带有浓重骚体色彩的诗歌称为骚体诗,如项羽的《虞姬歌》、刘邦 的《大风歌》、蔡琰的七言《悲愤诗》、李白的《鸣皋歌》等等 3.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 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 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 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 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字音 《长恨歌》 回眸(móu) 凝脂(zhī) 云鬓(bìn) 春宵(xiāo) 鼙(pí)鼓 闲暇(xiá) 城阙(què) 花钿(diàn) 萦纡(yū) 池苑(yuàn) 驭(yù)气 寒衾(qīn) 绰(chuò)约 玉扃(jiōnɡ) 钗擘(bò) 凝(nínɡ)睇(dì) 迤(yǐ)逦(lǐ) 仙袂(mèi) 阑(lán)干 人寰(huán) 《湘夫人》 北渚(zhǔ) 眇眇(miǎo) 袅袅(niǎo) 白(fán) 骋(chěnɡ)望 沅(yuán)水 罾(zēnɡ) 水裔(yì) 西澨(shì) 偕(xié)逝 修葺(qì) 兰橑(lǎo) 门楣(méi) 薜(bì)荔 庑(wǔ)门 汀(tīnɡ)洲 芳馨(xīn) 搴(qiān)采 九嶷(yí) 褋(dié) 澧(lǐ)浦(pǔ) 潺(chán)湲(yuán) 《拟行路难(其四)》 酌(zhuó)酒 珍馐(xiū) 踯(zhí)躅(zhú) 一泻(xiè)千里 《蜀相》 祠(cí)堂 好(hǎo)音 黄鹂(lí) 柏(bǎi)森森 频(pín)烦 捷(jié)报 衣襟(jīn) 沄沄(yún) 《书愤》 瓜(ɡuā)洲渡 衰鬓(bìn) 千载(zǎi) 大散(sàn)关 伯仲(zhònɡ) 春雨初霁(jì)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梦寐(mèi) 薄帷(wéi) 孤鸿(hónɡ) 《杂诗十二首(其二)》 沉沦(lún) 无予和(hè) 投掷(zhì) 驰骋(chěnɡ) 《越中览古》 只今惟(wéi)有鹧(zhè)鸪(ɡū)飞 《一剪梅》 玉簟(diàn) 罗裳(cháng) 《今别离(其一)》 倏(shū)忽 须臾(yú) 顷(qǐnɡ)刻 绸(chóu)缪(móu) 万钧柁(duò) 留滞(zhì) 杳杳(yǎo) 车舟载(zài)离别 四、重点词语 《长恨歌》 御宇: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

列土:封爵赐邑 蛾眉:美貌的女子,指杨贵妃 萦纡:萦回盘绕 耿耿:天色微明的样子 迤逦:曲折绵延 阑干:纵横 《湘夫人》 帝子:天帝的女儿,指湘夫人,传说是古帝唐尧之女娥皇和女英 渚:水边的浅滩 眇眇:向远看的样子 骋望:放眼远望 荒忽:犹“恍惚”,恍恍惚惚、迷糊不清的样子 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拟行路难(其四)》 泻:倾,倒 断绝:停止 《蜀相》 森森:树林茂盛繁密的样子 频烦:犹“频繁”,多次 开济:开,开创;济,扶助 《书愤》 书愤:书,写抒发义愤 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楼船:高大的战船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 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 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守边御 敌的将领 名世:名传后世 伯仲间:可以相提并论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 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这是作者赞颂诸葛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寐:睡,睡着 号:哀号 《杂诗十二首(其二)》 沦:落下 景:通“影”,月光 无予和:没有和我应和的人 《越中览古》 锦衣:华丽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 之者?”后来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

《一剪梅》 玉簟:洁净如玉的竹席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 诗》,寄给她的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是反用 其义,指在外的丈夫寄给妻子的信 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 《今别离(其一)》 并力:合力,一起 绸缪:这里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强风,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 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 ,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 后因称逆风、顶头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忽然 五、演练场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踯躅(zhí) 旌旗(jīnɡ) 衣袂(jué) 修葺(qì) B.云鬓(bìn) 迤逦(lǐ) 鼙鼓(pí) 黄鹂(lí) C.绰约(chuò) 应届(yìnɡ) 荟萃(cuì) 潺湲(yuán) D.酌酒(zhuó) 参差(cēn) 门楣(méi) 翠柏(bó) 解析: A.“袂”应读“mèi”; C.“应”应读“yīnɡ”; D.“柏” 应读“bǎi”。

答案: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闲暇 踌躇 渺茫 金屋藏娇 B.逍遥 粉黛 飘缈 知人论世 C.恩泽 黄泉 亲睐 回眸一笑 D.元宵 殷勤 佳丽 信马由疆 解析: B.“飘缈”应为“飘渺”或“缥缈”; C.“亲睐”应为“青睐”;D.“信马由疆”应为“信马由缰 ” 答案: A 3.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夸张)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夸张、借代)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比喻、拟人) D.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对偶、比喻) 解析: C.没有拟人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 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B.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 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C.大乔嫁给了小霸王孙策,小乔嫁给了风流倜傥的周瑜一对倾国倾 城的姐妹花,同时嫁于两个天下英杰,堪称是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

D.他从小就有表演天分,长大后成为相当有名的梨园子弟 解析: A.伯仲之间:比喻二者不相上下,难分高下B.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C.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很美D.梨园 子弟:称戏曲演员 答案: B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感 事 □ 张 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江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 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十八年 (1358),张士诚重陷杭州,杨完者被杀,张昱从此不仕,流寓 城中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简要分析其用意 _______________ (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概括并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颔联运用了杞人忧天和精卫填海两个典故诗人先形容自己 就像杞国人怕天塌下来一样,担心时局混乱,国事不稳;再反用精卫衔 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之意,抒发心中的无奈之情用典抒情,语言委 婉含蓄,意蕴丰富而深沉。

(2)“此心”既含有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之情,又有无家可归的感慨和 有国难投的悲凉之感,还含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首联“寒”字语 带双关,奠定全诗情感基调,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 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颔联借典故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和无 奈,颈联托天上鸿雁、月中山河等意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山河破碎 的悲凉感慨,尾联一句反问,充分展露出诗人的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怅 惘之情 人的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怅惘之情 第二单元 一、作家作品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但有些典籍推算约660~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扬 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 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 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 自然的感觉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