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标准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8KB
约31页
文档ID:40045562
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标准_第1页
1/31

《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授课教研室 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 授课学期 第 12 学期 中文 耳鼻咽喉科学 课程名称 英文 Otorhinolaryngology 课程类别 必修课 理论 30 习题 实验 实训 学时分配 总学时 30 上机 见习 1 周 适用专业 层次 临床医学八年制 (一)课程性质、地位 耳鼻咽喉科学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觉器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 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发育、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耳鼻咽喉科 学是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耳鼻咽喉科学涵盖内容广泛,器官多样,包括了耳、颅底侧颅底、鼻和鼻窦、 咽、喉、气管、食管及颈部在内的广泛区域耳鼻咽喉诸器官既相对独立又紧密 关联,同时又与头颈部乃至全身各系统相互影响本课程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从局部同整体相对独立与有机联系的观念出发,把耳鼻咽喉科学的专科知识与整 个临床医学体系相融合同时,耳鼻咽喉科学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不仅研究范畴 在不断拓展,诊疗技术手段日益更新,学科体系也在向多分支综合交叉方向发展, 衍生出头颈外科、耳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等多个新兴三级学 科。

在学习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同时,对本学科的发展性和前沿性应有所了解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意在突出临床医学院的实践教学优势,优化课堂教学与见习实习 时数比例,在增加教学内容的同时,强调实践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 分配,把各系统解剖分开到各系统疾病中讲解,并在临床见习中强调各系统的综 合性及横向联系,着重培养临床分析能力教学更注重人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注意诱导、培养学员对耳鼻咽喉科学正确、规范的临床思维方式和治疗技能;以提高学员的临床素质为教学目的,辅以传授本学科疾病的诊治知识,缩短学员从 理论到实践的距离,使学员具备对耳鼻咽喉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熟悉耳鼻咽喉科相关的解剖知识,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及创伤的基本理论 知识,对这些伤病做出正确诊断及防治的基本技能,培养有较强的临床能力、基本 的临床科研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的适应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耳鼻咽喉科专业 人才,树立成为耳鼻咽喉科军医的志向 (二)分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耳鼻咽喉头颈部气管食管及颅底相关临床解剖、生理及其临床意义 ⑵掌握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外耳道炎、中耳炎、 耳聋、鼻源性及耳源性并发症的病因、症状、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⑶掌握鼻咽癌、喉癌、上颌窦癌等耳鼻咽喉恶性肿瘤及常见颈部肿块的临床 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⑷掌握鼻出血、喉阻塞、耳鼻咽喉头颈部创伤、异物等耳鼻咽喉科急症的诊 断要点及急救处理原则 ⑸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眩晕、面神经疾病、颅底侧颅底疾病等 耳鼻咽喉头颈部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了解耳鼻咽喉科与其他临床学 科的相互关系 ⑹掌握额镜的使用方法,前鼻镜检查、口咽部检查、耳镜检查、颈部触诊方 法掌握耳语、秒表、音叉检查、纯音测听等常用听力检查方法及其结果判断分 析了解间接鼻咽镜、间接喉镜、纤维鼻咽喉镜、鼻内镜、气管支气管镜、食管 镜检查,了解鼻声发射、耳声发射、声导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前庭功能检查 的意义 ⑺掌握鼻腔填塞、上颌窦穿刺、咽鼓管吹张、蒸汽吸入、气管切开术的适应 症及操作方法 ⑻了解耳鼻咽喉常用药物及本科各种常用手术(如:鼻内镜鼻窦开放术、上 颌窦根治术、扁桃体摘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直接喉镜手术、乳突根治及鼓 室成型术、颈廓清术、面神经减压术等) 2.过程与方法 ⑴课堂授课 课堂教学以大班课为主,以教学标准为依据,注重对基本概念 和基本原理的阐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语言生动。

对重点内容应结合病理变 化过程阐述临床症状及体征,注意合理运用临床病例讲解,使学员加深印象适 当采用模型、标本以及多媒体幻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效果注意教 学互动,鼓励学员进行课堂讨论 ⑵见习 通过临床见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基本技能及巩固提高理论知 识的目的见习内容包括耳鼻咽喉常用检查,学习常见病临床表现、诊治原则、 常用药物的使用、住院及门诊病历书写规范在见习过程中,教员注意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在培养学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医德医 风和职业素养 ⑶教学查房 可针对某一病种或某一内容进行通过查房强调基本概念和基 本原理,进一步引导学员对基础和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对疾病的个体化认识⑷病例讨论 组织学员对典型病例进行问诊、体检及病例分析可指导学员 在讨论前进行相关内容的预习、检索等准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注重 对临床症状的分析鉴别和鉴别诊断,提高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可耳鼻咽喉科军医工作和专业特点,培养对各个独立 感官器官生理病理状态与全身系统机能统一认识、全面判断的临床职业素养,树 立成为耳鼻咽喉科军医的志向。

三、内容标准 理论教学部分 绪 论 [教学目标] 了解: 1. 说出古代耳鼻咽喉科史与现代耳鼻咽喉科学的形成、发展、现状 2. 说出耳鼻咽喉科学的进展与展望 理解: 阐述耳鼻咽喉科学的范畴与特点 掌握: 怎样学习与掌握耳鼻咽喉科学 应用: 总结学习耳鼻咽喉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时分配] 0.5 学时 [实施方法]课堂讲授,图片示教帮助理解概念 [学习策略]学员通过对耳鼻咽喉科学的大致了解体会怎样学习与掌握耳鼻 咽喉科学 第一篇 鼻科学 第一章 鼻及鼻窦的解剖和生理 [教学目标] 了解: 1. 说出外鼻静脉血循环特点及临床意义 2.描述鼻前庭、鼻腔四壁结构(着重于内、外壁),鼻腔粘膜分区 3.描述血管、淋巴及神经分布情况 4.说出鼻腔和鼻窦的生理功能,呼吸、嗅觉、共鸣、反射作用 理解: 1.阐述外鼻静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阐述鼻中隔的结构及 little’s 区的概念 3.阐述鼻窦分组及开口位置,鼻窦的毗邻关系 掌握: 1.鼻腔外侧壁结构特点(三个鼻甲及三个鼻道,重点中鼻道)及临床意义。

2.鼻窦的名称、分组、毗邻、开口位置及临床意义 应用: 1.使用 CT 片等资料正确辨认鼻腔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表现 2.使用鼻解剖知识解释疾病病理机制以及症状体征的解剖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 1.中鼻道结构(窦口鼻道复合体) 2.鼻窦的开口位置、鼻窦分组及毗邻关系 3.外鼻静脉血循环特点 难点: 解剖结构特点与鼻疾病、生理病理的关系 [学时分配] 1 学时 [实施方法] 课堂讲授,标本及模型观察 [学习策略] 学员应注重解剖标本及图片的观察,结合观看鼻腔检查录象, 形成鼻窦在颅骨中位置形态毗邻的立体概念,充分理解鼻窦开口位置及毗邻关系第二章 外鼻疾病 [教学目标] 了解: 说出常见外鼻疾病(鼻前庭炎、鼻疖)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注意事项 理解: 阐述外鼻急性炎症治疗不当可能引起严重颅内并发症 掌握: 常见外鼻疾病的诊断 应用: 总结常见外鼻疾病(鼻前庭炎、鼻疖)的治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外鼻疾病的治疗注意要点 难点: 外鼻疾病的鉴别诊断 [学时分配] 0.5 学时 [实施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学习策略] 通过临床案例帮助理解外鼻急性炎症治疗不当可能引起的颅内 并发症 第三章 鼻腔炎症性疾病 [教学目标] 了解: 1.说出急性鼻炎的临床表现 2.说出慢性鼻炎的分类及各类的鉴别要点、治疗原则 理解: 1. 阐述慢性鼻炎的病因(药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的病因) 单纯性鼻炎 和肥厚性鼻炎的鉴别 2. 阐述萎缩性鼻炎的症状 掌握: 1.急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全身治疗: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局部治疗:血 管收缩剂的应用 2.慢性鼻炎两种类型及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疗原则 应用: 总结慢性鼻炎的鉴别要点 [重点难点] 重点: 慢性鼻炎两种类型及临床表现 难点: 各型鼻炎的鉴别诊断 [学时分配] 1 学时 [实施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本课内容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中的 常见病和多发病,授课时应多结合临床病例及图例讲授 [学习策略] 学员可结合自身或周围人群中患病者的体会加深认识干酪性 鼻炎和药物性鼻炎可自学 第四章 鼻变应性疾病 [教学目标] 了解: 1.说出变应性鼻炎的病理机制 2.描述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花粉症。

理解: 1.阐述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 2.阐述变应性鼻炎的病理机制,鼻息肉与鼻变态反应的重要关系 掌握: 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 应用: 总结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识别 难点: 1.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识别 2.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区别 3.变应性鼻炎的病理机制 [学时分配] 0.5 学时 [实施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本章内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 床病例的讲述可加深学员印象 [学习策略] 学员可通过结合自身或周围人群中患病者的体会加深对变应性 鼻炎的认识 第五章 鼻中隔偏曲 [教学目标] 了解: 1.说出发生鼻中隔偏曲的解剖基础:外伤,发育影响,压迫因素 2.说出发生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及脓肿的原因及表现 理解: 阐述鼻中隔偏曲的类型 掌握: 鼻中隔偏曲的诊断及临床表现:鼻阻塞,鼻出血,头痛 应用: 总结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鼻阻塞,鼻出血,头痛 难点: 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与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炎、肥大性鼻炎、慢性鼻窦 炎的关系。

[学时分配] 0.5 学时 [实施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学习策略] 学员应充分理解鼻中隔偏曲诊断的依据(鼻中隔几乎无完全正 直者) 第六章 鼻出血 [教学目标] 了解: 说出鼻出血局部与全身的关系 理解: 阐述鼻出血的治疗方法 掌握: 鼻出血的病因、诊断 应用: 总结鼻出血急救和局部处理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和病因 2.鼻出血的急救和局部处理 难点: 掌握鼻出血的相关因素(与高血压、血液病、肿瘤等多学科的联系) [学时分配] 1 学时 [实施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际病例强调遇到鼻出血病人的 急救处理原则,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原因鼻出血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学习策略] 在学习中注意对鼻出血的量度(出血量) 、部位(经口经鼻) 以及有无系统性疾病进行全面把握鼻出血是耳鼻喉科与其他临床学科联系较多 的疾病,注意与其他临床学科相关疾病相互联系、融会贯通 第七章 鼻窦炎症性疾病 [教学目标] 了解: 1.说出慢性鼻窦炎的病因 2.说出鼻息肉与鼻窦炎的关系。

3.说出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关系 理解: 1.阐述前鼻镜检查(脓涕引流位置) ,位置引流,上颌窦穿刺,X线摄片, 牙的检查 2.阐述传统手术和内窥镜手术的概念和原则 掌握: 1.慢性鼻窦炎的局部症状:鼻阻塞、鼻分泌物、嗅觉障碍、头痛等 2.慢性鼻窦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