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01KB
约6页
文档ID:434873246
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_第1页
1/6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周9.1—9.31、复习第1、2节章(1课时)2、§11—3密度(2课时)重点:1、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2、理解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的单位;难点:1、理解质量的含义;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3、质量、体积、密度的单位换算第二周9.6—9.101、§11—4测量物质的密度(2课时)2、§11—5密度与社会生活(1课时)3、第十一章综合复习、章测试(1课时)4、§12—1 运动的描述(1课时)重点:1、学习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难点:1、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三周9.12—9.171、§12—2运动的快慢(1.5课时)2、§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5课时)3、§12—4力(2课时)4、§12—5牛顿第一定律(1课时)重点:1、速度的计算;2、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3、力的产生条件、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示意图画法;4、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5、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引导学生逻辑推理;6、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难点:1、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2、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力产生条件、力的三要素;4、4、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5、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引导学生逻辑推理;6、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第四周9.19—9.211、§12—5牛顿第一定律(1课时)2、§12—6二力平衡(2课时)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2、能判断平衡力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2、能判断平衡力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第五周9.25—9.301、第十二章综合复习、章测试(2课时)月考重点:1、长度、时间的读数;2、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示意图画法;3、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2、平衡力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判断难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2、平衡力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判断;第六周10.1—10.31、月考试卷的讲评及分析§13—1弹力 弹簧测力计(1课时)重点: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读数难点: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第七周10.4—10.81、§13—2重力(1课时)2、§13—3摩擦力(2课时)3、§13—4杠杆(2课时)重点:1、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3、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决中的摩擦现象;4、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力、力臂的画法难点:1、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实验探究;3、杠杆平衡的条件及力臂的画法第八周10.10—10.151、§13—4杠杆(1课时)2、§13—5 其他简单机械(2课时)3、第十三章综合复习、章测试(2课时)重点:1、力臂的画法;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滑轮及滑轮组的绕线难点:1、力臂的画法;2、对滑轮、斜面的轮轴特点的探究;3、滑轮及滑轮组的绕线第九周10.17—10.221、§14—1压强(2课时)2、§14—2液体压强(2课时)3、§14—3大气压强(1课时)重点:1、压强概念的理解;2、压强的计算;3、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判断;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4、液体压强的计算;5、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6、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现象;难点:1、压强的概念理解;2、压强的计算及压力、受力面积的正确认识;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4、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的现象;5、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6、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现象;第十周10.24—10.291、§14—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课时)2、§14—5浮力(3课时)3、期中复习备考(2课时)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用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浮力的存在及方向;4、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5、浮力的计算;6、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悬浮、下沉、漂浮、上浮的条件;7、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条件;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用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浮力的计算;5、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悬浮、下沉、漂浮、上浮的条件;6、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条件;第十一周10.31—11.51、期中复习备考(2课时)期中考试2、期中考试卷的评讲与分析(2课时)第十二周11.7—11.121、§14—6浮力的应用(2课时)2、第十四章综合复习、章测试(3课时)重点:1、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浮力的影响因素;2、利用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生活现象;3、压强、浮力的计算难点:1、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浮力的影响因素;2、利用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生活现象;3、压强、浮力的计算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第十三周11.14—11.19§15—1功(2课时)2、§15—2机械效率(2课时)3、§15—3功率(2课时)重点:1、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2、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4、滑轮、斜面的机械效率计算;5、功率的概念理解和计算难点:1、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2、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机械效率的概念理解;4、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概念理解和判断;5、功率的概念理解和计算第十四周11.21—11.261、§15—4动能和势能(2课时)2、§15—5机械能及其转化(1课时)3、第十五章综合复习、章测试(2课时)重点: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探究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动能和势能的转化;难点:1、势能的概念;2、能量守恒的理解;3、利用机械能守恒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第十五周11.28—12.31、§16—1分子热运动(2课时)2、§16—2 内能(2课时)3、§16—3 比热容(2课时)重点:1、分子的热运动;2、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3、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4、内能与温度的关系;5、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有关计算;6、理解比热容概念并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难点:1、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2、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3、利用内能变化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4、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有关比热容的计算;5、利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生活现象;第十六周12.5—12.10期末总复习(一)重点:各章节基础知识点的梳理复习第十七周12.12—12.17期末总复习(二)重点:作图题专题、计算题专题复习第十八周12.19—12.24期末总复习(三)重点:问答题、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第十九周12.26—12.30期末总复习(四)重点:综合试卷复习第二十周1.3—1.7期末考试第二十一周1.10—1.14 阅卷、放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