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命科学》课件

san****01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84MB
约89页
文档ID:83519522
《生命科学》课件_第1页
1/89

1.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体、核孔;DNA,RNA) 2.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流动镶嵌模型、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3. 线粒体 4.内质网 5.高尔基体 6.溶酶体 7.叶绿体 8.细胞液,I、细胞的结构与组成,一.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1.结构特征---氨基酸是含有NH2的有机酸 NH2 NH3+ R C α COOH R C α COO-- H H 特点:(1)是α-氨基酸; (2)具有酸性的-COOH基及碱性的-NH2基,为两性电解质; (3)除甘氨酸(R基是H原子)外,都是L-型氨基酸,具有旋光性;,,,,,,,,,II、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性质,氨基酸的构型与旋光性,COOH H C α NH2 R D-型氨基酸 氨基酸的构型和旋光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COOH N H2 C α H R L-型氨基酸 构型:D-型,L-型 旋光性:左旋(-) 右旋(+),,,,,,,,,2.氨基酸的种类及其结构,(1)常见的20种氨基酸 甘氨酸Gly(G) 丙氨酸Ala(A) 缬氨酸Val(V) 亮氨酸Leu(L) 异亮氨酸Ile(I) 苯丙氨酸Phe(F) 酪氨酸Tyr(Y) 色氨酸Trp(W) 丝氨酸Ser(S) 苏氨酸Thy(T) 半胱氨酸Cys(C) 甲硫氨酸Met(M) 天门冬氨酸Asp(D) 谷氨酸Glu(E) 赖氨酸Lys(K) 天门冬酰胺Asn(N) 谷氨酰胺Gln(Q) 脯氨Pro(P) 精氨酸Arg(R) 组氨酸His(H) (2)稀有氨基酸 羟脯氨酸(Hyp) 羟赖氨酸(Hyly) 胱氨酸(Cys),根据R基团的结构或性质特点,巧记20种氨基酸的口诀: 甘、丙、缬、亮、异——脂链,(脂肪链R基团的5种) 丝、苏、半、蛋——羟硫添。

含-OH,-S者共4种) 天、谷、精、赖、组——酸碱;(酸性碱性者5种) 脯、酪、苯、色——杂芳环(芳香环和杂环R集团者4种) 门冬酰胺、谷酰胺——两种酰胺 都有密码属“常见”常见氨基酸都有特异的遗传密码),巧记20种氨基酸的口诀,1.根据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分类,(1)中性氨基酸:15种,最简单为Gly; (2)酸性氨基酸:Asp,Glu; (3)碱性氨基酸:Lys、Arg、His; 2.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分类 (1)脂肪族氨基酸:Gly,Ala,Val,Leu,IleSer,Thr,Cys,Met,Asn,Gln,Asp,Glu,Lys,Arg; (2)芳香族氨基酸:Phe,Tyr,Try; (3)杂环氨基酸:His; (4)杂环亚氨基酸:Pro;,二 .氨基酸的分类,3.根据R基团的极性分类,(1)非极性氨基酸 脂肪烃侧链Ala,Val,Leu,Ile;芳香环Phe,Try; 含硫氨基酸:Met;亚氨基酸:Pro (2)极性氨基酸 极性不带电氨基酸7种:Ser,Thr,Tyr;Asn,Gln;Cys; 极性带正电荷的氨基酸3种:Lys,Arg,His; 极性带负电荷的氨基酸2种:Asp、Glu;,4.根据营养功能分类,(1)必需氨基酸 人体和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中供给的氨基酸; 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2)非必需氨基酸 (3)半必需氨基酸 组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儿童必需的氨基酸),(二)非蛋白质氨基酸,重要的非蛋白质氨基酸有: β-丙氨酸:泛酸及辅酶A的组成成分; 鸟氨酸、瓜氨酸:尿素循环的中间体; D-谷氨酸、D-丙氨酸:参与细菌细胞壁组成的肽聚糖; D-苯丙氨酸:组成抗生素—短杆菌肽;,三 .氨基酸的性质,(一)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1.氨基酸均为无色结晶体或粉末,可用于鉴定; 2.氨基酸的熔点较高,一般都大于200℃; 3.光吸收性质—芳香族氨基酸具有特征紫外吸收,280nm吸光值测定蛋白质含量; 4.溶解性质—溶于水,在稀酸、稀碱中溶解度好,不溶于有机溶剂; 5.旋光性质--比旋光值[α]Dt,旋光性物质的特征常数;,(二)氨基酸的化学性质,1.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NH2 NH3+ R C α COOH R Cα COO- H H 兼性离子 两性离子是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放出质子的-NH3+正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COO-负离子,,,,,,,,,,,NH3+ NH3+ NH2 OH-- OH-- R CH COOH R CH COO-- R CH COO— H + H + 在酸性溶液中 晶体或水溶液中 在碱性溶液中 正离子pHpI,,,,,,,,,,,,,,等电点,等电点:当调节氨基酸溶液pH值,是氨基酸分子上的-NH3+基和—COO-基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时,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特点:溶解度最小 应用:谷氨酸的生产; 电泳法、离子交换法分离氨基酸;,2.由α-氨基参加的反应,与亚硝酸反应(α-氨基特有的反应):Van Slyke氏氨基氮测定的理论基础; 与甲醛反应—甲醛滴定法; 与2,4-二硝基氟苯的反应:氨基酸+DNFB→DNP-氨基酸,鉴定氨基酸或蛋白质结构测定; 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的反应----Edman法测氨基酸序列的原理; 酰化反应; 成盐反应 ; 形成西夫碱--羰胺反应(美拉德反应),食品褐变; 脱氨基反应—形成α-酮酸;,3.由α-羧基参与的反应,成盐反应 成酯反应 酰化反应 脱羧基反应 叠氮反应,4.由α-氨基和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与茚三酮的反应 蛋白质中凡含有α-氨基均与茚三酮在pH=5~6,t=100℃条件下反应 应用小结: (1)定性作为分离氨基酸的层析图谱上的显色剂; (2)定量比色(570nm)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3)通过测定气体CO2的量间接测定氨基酸的含量(定量); 成肽反应,一级结构:氨基酸的组成; 二级结构:多肽链本身的折叠方式; 三级结构:螺旋肽链结构盘绕、折叠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四级结构:蛋白质亚基聚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方式;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III、蛋白质的结构,一 .蛋白质的肽链结构—一级结构,1.肽的一般概念 肽:是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α-氨基之间脱去一分子水而通过肽键连接成的化合物。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α-氨基缩合失去水而形成的酰胺键 R1 R2 R3 R4 Rn H2NCHCONHCHCONHCHCONHCHCO………NHCHCOOH 肽链,氨基酸残基 N—末端:含有自由氨基的一端,书写用H表示; C—末端:含有自由羧基的一端,书写用OH表示;,,2.肽的命名及表达式,例如:H.Tyr.Gly.Gly.Phe.Met.OH(甲硫氨酸型脑啡肽) (1)用结构式来表示; (2)用氨基酸中文名称的字头表示; (3)用氨基酸英文名称的三字符或单字符表示;,NH2-酪氨酸-甘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COOH,3.生物活性肽,(1)谷胱甘肽GSH (2)神经肽—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 H.Tyr.Gly.Gly.Phe.Met.OH(甲硫氨酸型脑啡肽) H.Tyr.Gly.Gly.Phe.Leu.OH(亮氨酸型脑啡肽) (3)抗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稳定一级结构的化学键:肽键;,除一级结构外,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都属于空间结构,即构象(conformation)。

蛋白质构象通常由非共价键(次级键)维系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维系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化学键,维系蛋白质分子构象的非共价键,H,在蛋白质分子中,由于存在数目众多的氢键,故氢键在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氢键的键能较低(~12kJ/mol),易被破坏,1. 氢键: 氢键(hydrogen bond)的形成常见于连接在一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上的氢原子,与另一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如 C=O ┅┅ H-N2. 疏水键: 非极性物质在含水的极性环境中存在时,会产生一种相互聚集的力,这种力称为疏水键或疏水作用力(hydrophobic interaction)蛋白质分子中的许多氨基酸残基侧链也是非极性的,这些非极性的基团在水中也可相互聚集,形成疏水键,如Leu,Ile,Val,Phe,Ala等的侧链基团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主链原子局部的空间结构,但与侧链R的构象无关,仅限于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 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氢键蛋白质立体结构原则:,1. 由于C=O双键中的π电子云与N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发生“电子共振”,使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2. 与肽键相连的六个原子构成刚性平面结构但由于-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均形成单键,因此相邻的平面结构可以作相对旋转肽键平面——由于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使参与肽键构成的六个原子被束缚在同一平面上,称为肽键平面(酰胺平面,肽单位) 肽链中从一个α-碳原子到相邻α-碳原子之间的结构称为肽单位,即肽链主链上的重复结构肽键平面(肽单位),肽键平面的形成,肽键平面示意图,1. -螺旋(-helix):,左手和右手螺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类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螺旋,-折叠,-转角及无规卷曲等几种类型α-螺旋结构特征: (1)右手螺旋,类似棒状的结构,侧链R伸向外; (2)一个螺旋3.6个AA残基,螺距为0.54nm,每个AA残基沿轴上升0.15nm沿轴旋转100°; (3)螺旋结构主要靠氢键稳定; O …………………………… H ——C —(NH —CH— CO)3— N—— R α-螺旋结构常用SN表示,3.613,,-螺旋(-helix),影响-螺旋形成和稳定的因素:,(1)氨基酸R基所带电荷性质; 多聚赖氨酸在pH7时以无规卷曲形式存在,在pH12时,赖氨酸即自发形成α-螺旋结构。

(2)R基的大小 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Ile、Val、Leu,大R基,不易形成螺旋;(空间位阻) 连续的几个Ser或Thr,会破坏α-螺旋; 多肽链存在脯氨酸,α-螺旋即被中断,形成一个“节结”;,又称为β-片层结构,两条或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多肽链侧向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扇面状片层构象; 相邻肽链主链上的氨基和羰基之间形成有规则的氢键,维持这种片层结构的稳定性2. -折叠(-pleated sheet),β-折叠结构特点: 肽链几乎是完全伸展的,呈锯齿状; 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轴心距为0.35nm; 相邻肽链或肽段上的—CO—和—NH—形成氢键,氢键几乎垂直与肽键; R侧链基团在肽平面上、下交替出现; 平行和反平行式;,-折叠的平行式与反平行式排列,3. -转角(-turn),-转角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