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八下古诗赏析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7.50KB
约18页
文档ID:510345089
苏教版八下古诗赏析_第1页
1/18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 整体感知(一)、主旨:这首诗抒写的是:整理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二)、诗的内容:“弃我去者……”四句---------直抒心中的郁结,表现他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长风万里……”两句——借景抒情 “蓬莱文章建安骨……”以下四句——写登楼引发的感慨也是李白与族叔谈话的中心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刚健诗人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接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写诗人雄心勃发,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抽刀断水水更流……”以下四句——写壮志难酬的悲慨抽刀断水水更流”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举杯销愁愁更愁”写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诗人对现实的不满的激愤之词二、 模拟题1、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2、本诗中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相似的两句诗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3、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本诗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中间小谢又清发4、本诗中抒发时光易逝,自己怀才不遇,理想难酬而无法排遣的苦闷之情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1)生活中往往有人借酒销愁,其实酒并不能忘忧,反而会使人更忧愁,正如李白诗中所说那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2) 李白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5)本诗中表现整理消极避世的句子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谢灵运,“小谢”指 谢眺 “建安骨”又称建安风骨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曹操 曹丕 曹植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刚健清新的诗文风格6、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诗意:抽刀断水,水流得更急借酒消愁,更增添了许多愁写法:使用比喻和夸张,把“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生活现象用来比喻夸张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

举杯销愁愁更愁”写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这一比喻缘于眼前景,合乎心中情,读来自然天成二)、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 整体感知 1、主旨:这首词描绘塞外边地奇异的秋景,表现整理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复杂心情2、 内容: 上片写景----写西北边塞的秋景,悲凉奇异,充满了萧杀之气孤城闭”透露出军事态势的严重下片抒情------抒发爱国的情怀,思想的苦闷,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3、写法: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二、模拟题1、范仲淹在《渔家傲》以“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2、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或运用典故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思乡报国心里矛盾的句子)3.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人”包括全体边防将士,将军由于战争的持久和劳苦,发丝都白了,战士们国久戍边地,也不免 流下思乡的泪; D、诵读这首词,我们感觉到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一种悲壮的英雄气慨感染着我们,这就是作家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4、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词的上阕写景,以一异字统领,其表现为:①雁去将士留;②秋风边声起 ③落日孤城闭 5、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创造了一种空旷辽远的意境,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词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词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句意: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在层峦叠嶂中,只见烽烟直上,夕阳残照,一座孤城早早的关闭了城门意义: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7、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句意: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 感情: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三)、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 整体感知 这首小令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巧妙的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二、模拟题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试品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答]“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 4、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答]小令描绘了一副孤独、凄凉、冷清的深秋晚景: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的萧瑟的深秋景象 5、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 古道”,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人家 ”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断肠人在天涯 ” 6、结合末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谈谈这首曲子“情”和“景”的关系。

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前面一系列景物的渲染,为末句“断肠人”作铺垫1、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一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句意: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感情 整理直抒胸臆,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悲凉情感夕阳”一句点出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字写法:由景生情,一气呵成夕阳更生离愁,三个字“断肠人”总结全诗,直抒游子心中那无言的悲戚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 整体感知1、主旨:既表现了整理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内容:首联: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回想二十多年来两度遭贬,一直在远离京城的荒僻之地为官,心中感慨万端弃置身”表达诗人对自己被朝廷冷落的不满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

诗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许多旧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的吟诵“闻笛赋”表示怀念而已烂柯人”指传说中的人物王质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后人常引用此两句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二、模拟题(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通过引用典故来表现岁月流逝,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3)诗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士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揭示了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5) A.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6)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含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暗示贬谪的时间长,表现对事态变迁的怅惘之情8)诗中乐天指的是白居易9)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句意: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 手法: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忧伤,却有相当乐观,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答胸怀。

意义:这两句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哲理: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五)、无 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整体感知 首联:写暮春时自己与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的意思不同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即春风,“残”字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方”“始”,都是“才”的意思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的才停止流烛泪这里的“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